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5年,在西德迪塞尔多夫召开了第九届国际采矿会议,并举办了采矿、运输、凿岩、提升、井下风机和风速测量仪表等设备的展览。现将展出的井下风机和风速测量仪表作一简单介绍。主扇与局扇  相似文献   

2.
我矿井下作业有4个主要工种:凿岩,爆破,扒装,支护。矿山井下的粉尘危害主要表现在这4个工种的作业工人矽肺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我矿作业工人矽肺病发病率高的工种,并不是粉尘浓度合格率最低的凿岩工种,而是扒装和爆破工种。表1为我矿1974~1983年4个工种岗位年均粉尘浓度测定汇总;表2为1990年作业工人矽肺检查结果。据此,我们对凿岩工种岗位粉尘的  相似文献   

3.
在一切需要凿岩放炮的土石工程中,凿岩机作业除尘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通常的钎杆中心孔注水的湿式凿岩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据我的调查,许多中、小型矿山却仍然“干打眼”。什么原因乃至如此? 1.矿山缺水源; 2.小矿缺资金和原材料,难以铺设井下供水系统; 3.高寒地区,冬季水管易冻结; 4.湿式作业弄得工人全身湿透,易患风湿病。特别是冬天,工人在井下要穿雨衣干活,很不方便: 5.用水量大,恶化作业环境。 针对前3条原因,目前已有“除尘车”措施。即车内装水下井,以泵供水,湿式凿岩。然而,此措施亦难推广。原因是: 1.“防尘车”储水量心…  相似文献   

4.
深井铁矿井下作业环境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大型深井铁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综合测试,掌握了该矿主要作业面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氡及其子体辐射危害等方面的实测数据。数据分析发现一些凿岩工作面、采矿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超标,井下主要作业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国家工业卫生标准限定值,但是部分作业点由于通风效果欠佳,氡及其子体辐射水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井下通风排污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安全》2015,(8):71-72
<正>安监总科技〔2015〕63号(二)金属非金属矿山。1.采矿机械化、自动化。大型矿山数字化采矿系统。在大型矿山采用井下信息采集与高带宽无线通信、精确定位与智能导航、空区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智能爆破、智能调度与控制等技术,应用自动化的采掘凿岩台车、装药车、铲运机、地下运矿卡车、多功能辅助台车等装备与充填自动化系统,实现凿岩、装药、出矿、运搬、充填等生产工艺的机械化、自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普通工人,尤其是井下矿工饮食营养的研究,于1984年5月~10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对广东、江西、辽宁、云南、甘肃、湖南等省有色金属系统的10个矿山,12万矿工的饮食情况、能量消耗及身体状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对有关企业改善矿工饮食营养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矿工饮食营养普遍不足 井下工人(如凿岩工、爆破工、支柱工、搬运工等)能量消耗调查,井下矿工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每个工人每班的有效劳动工时为358.44分种(接近6小时)。据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测定,井下主要工种工人每分钟的能量消耗为3.2752千…  相似文献   

7.
目前,井下一般是采取喷雾洒水和湿式凿岩的方法来抑制和捕捉粉尘,这些方法对5微米以上的粉尘降尘效果较好,但对于5微米以下的微细粉尘降尘效果较差。从卫生学的观点看,这些微细粉尘对人危害较大,因此,采用抑制和捕捉微细粉尘效果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矿山井下凿岩、爆破、通风、运输等各项作业,都有强大的噪音产生。一般来说,噪音最大、作用时间较长的是凿岩机和通风机,其次是爆破、耙矿、装载、倒矿、二次破碎、铺轨钉道、支护,甚至压气管道阀门漏气,都会产生令人讨厌,尖锐刺耳的噪音。这些噪音的声级,绝大部分在95~110分贝(A)之间,有的超过110分贝(A)。其噪音频谱特性,多为高、中频。矿山井下几种主要机器噪音如表1。  相似文献   

9.
大冶铁矿尖林山车间井下有尖林山与龙洞两个采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设计年产量分别为70与30万吨。尖林山采区,1981年已达到设计年产量。由于掘进与采矿均使用凿岩台车,矿、岩铲装及运料均使用柴油车设备,机械化程度高,产尘强度大,柴油设备排出的尾气对井下空气污染严重等原因,致使原有的尖林山采区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于1983年对该通风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0.
矿山井下粉尘浓度的测定和改善作业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尘肺与防止措施的现状矿山的防尘措施主要是湿式凿岩、洒水(抑制粉尘的发生)和佩戴防尘口罩。在地面的车间内也要测定粉尘浓度,规定评价标准,努力改善作业环境。目前,矿山从事接尘作业的矿工罹患尘肺病所占的比重仍高于产业部门。加之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产尘源多,粉尘浓度的变化大,给粉尘治理增加了困难。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在通产省矿山安全技术委员会之下设置了一个防尘分会,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就井下矿山粉尘  相似文献   

11.
在采矿工业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都产生矿尘。为了防止矿尘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安全生产,必须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洗巷道壁等综合防尘措施。但仍有一部分微细矿尘浮游于井下空气中,必须用通风的办法稀释和排除。通风是现代技术条件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尘手段之一. 迄今为止,巷道型采场排尘通风所需的  相似文献   

12.
我矿坑内作业以平巷掘进为主。矿石及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较高,平均为50%,最高达70%。矽尘危害比较严重。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预防为主”的方针,矿党委以路线为纲,书记亲自动手,大搞群众运动,建立健全了通风防尘机构,开展了防尘的技术革新活动,进一步落实了以“风”、“水”为主的综合降尘措施。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使矽尘合格率由1971年的6%,提高到60%,最高的月份达到751%,减轻了矽尘危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一、平巷掘进的通风防尘 平巷掘进的过程,也是岩石破碎的过程。无论是凿岩、爆破、装碴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井下…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地下开采矿山(特别是金属矿山)井下使用的柴油设备不断增加,有些矿山从采矿到出矿都使用无轨设备,如凿岩台车、锚杆台车、装药车、碎石机、铲运机等配套采矿设备。铲运机是矿山普遍使用且用量最大的柴油设备。这些设备都以燃烧柴油为动力(有些仅行走部分),不同程度地排出废气。这些废气中除含氮气、二  相似文献   

14.
在井下开采矿石或煤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一般产生粉尘的工序有:凿岩、爆破、破碎、装载、回采、运输、漏斗、放矿、工人沿巷道走动、采空区充填、巷道刷大、支架等。特别是回采工作面的机械化,采矿生产的集中化,都要求加强通风和提高风速,结果造成粉尘在矿内沿巷道飞散。由于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矽(SiO2),在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时,就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防止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采矿生产基本上都采用了湿式作业,如: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水幕等方法,来抑制粉尘的发生和飞散。利用水,可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DX—1型多向干式凿岩孔口捕尘设备。这种设备可在下向、上向、水平及各种仰角等不同方向凿岩捕尘,弥补了GP—81型干式凿岩捕尘器单一下向凿岩之不足,并与其配套使用。使用这种捕尘设备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该设备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永丰县中村钨矿是1952年开办的手工开采的小矿。由于手工凿岩,供水不足,通风不良,采空区面积暴露过大,井下粉尘浓度很高,矽肺病人日益增多,职工思想波动。1971年以来企业连年亏损,已面临停产的绝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地劳动部门于1978、1980两年先后拨给该矿劳动保护措施经费7.5万元。矿上用这笔钱加上自筹资金2.9万元,修建了1,800米长的环山水渠和10个大小蓄水池;购置了电动凿岩机和局部通风设备;在较大的采空区架设了天棚;在井下危险地段构筑了混凝土安全墩;对主要运输巷道进行了清理,并加强了支护。 改造之后,劳动条件得到改…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94-94
日前,一种大断面、宽履带式全液压掘进钻车下线,经试车,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产品的问世为我国煤矿、冶金、铁路、水电等隧道工程作业又提供了一款高性能的矿山专用机械凿岩装备。CMJ27全液压掘进钻车采用了先进的变量泵和比例阀控制系统,可实现双臂全方位凿岩作业,凿岩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该机选用加宽型履带板,减小了接地比压,  相似文献   

18.
我矿是富含石 英脉的露天矿床, 矿岩中含二氧化矽在95%以上。在二次破碎和边坡修理工作中,小风钻产生大量矽尘,长期飘浮在采场中,对人危害很大。由于我矿地处高寒地带,不适合湿式凿岩。我们于1977年,在指挥部和矿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研制了小风钻干式捕尘器。经过现场使用,证明其效果良好,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移动方便,并可用于井下作业。 这套捕尘装置包括捕尘罩、引射器、除尘器及管路(见图1)。引射器一端与压气管路相通,一端由皮管和孔口捕尘罩相连。压缩空气在沿管路进入小风钻的同时,也进入引射器上部,并通过喷咀高速喷出,使引射器…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江津地区小型矿山井下凿岩作业是“干打眼”,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消除矽尘危害,江津地区劳动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在江津地区水电机械厂试制成功“空压自动喷雾降尘器”。去年一月在永川县花果山煤铁厂试用后,经有关单位初步鉴定认为,该降尘器耗材少、费用低(每台初步核价为465元)、结构简单、降尘效果良好。用降尘器后,煤铁矿井下产尘点的粉尘浓度比原来下降 42-80%,保持在8-0.5毫克/米3以内,接近和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结构及原理 构造由5部分组成:1.装水受压容器;2.双气筒打气泵(是向容器内打气加压设备);3.滚轮架(为短…  相似文献   

20.
1976年,东北某矿在井下大爆破装药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炸药燃烧引起严重的炮烟中毒事故。这次大爆破是在深孔阶段强制崩落法采场进行的,使用Ⅰ号铵油炸药药卷,总药量17.7吨。该采场分上、下两层凿岩峒室,当下层峒室药卷叠放至20层(约高1.5米)时,因悬挂的电石灯突然落到药堆后面,将底部药卷点燃。经扒倒药堆,用棉工作服扑打及用炮泥覆盖,均无济于事。约5~7分钟,该峒室的3.5吨炸药便全部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