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以河北某市作为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研究的典型地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用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面积分别为577.4、1 459.2、10.5km2,为该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明原因肾病(CKDu)是斯里兰卡亟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其地下水源饮用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原因。系统分析了北部中心省内高、低、非发病区及对照区(HR、LR、NR、CR)干湿季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DOM特性,结果表明:地下水主要呈Ca-Mg-HCO3型,硬度和F-超标率较高,是地下水作为饮水安全保障最关键的指标;地下水中DOM主要为自生源,芳香性和腐熟化程度较低,主要为富里酸、腐殖酸和小分子蛋白质类物质;湿季DOM浓度较高,是Fe浓度增加的关键原因;而干季地下水中微生物活性较高,腐殖质和蛋白质发生分解,小分子络氨酸/赖氨酸的浓度增加。同时,发现不同区域地下水中DOM的生物利用性表现为HRLRNRCR。其中,HR区地下水中的DOM最稳定,SUVA为(3.29±0.44) L·(mg·m)-1,芳香性较高。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赋存形态、生物可利用性的变化可能是CKDu致病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吸附-除F-软化-NF-消毒"的处理策略,通过有机物吸附处理、阴离子交换除F、软化除硬分离预处理及NF深度处理等技术有效解决地下水中DOM、F-、Ca2+和Mg2+超标的问题,实现饮用水的供给。本研究全面分析了CKDu病区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组成,并提出解决策略,可为斯里兰卡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构建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对其净水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条件下,阶式生物氧化反应器的三阶对太湖水源水中DOC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4.4%、40.2%和47.5%,对BDOC的总去除率为68.4%,除生物降解外,填料拦截、生物吸附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对去除原水中的DOC仍有重要作用。DOC分子量分级表明,太湖源水中含量最大的是分子量〈500Da的DOC,含量最小的是分子量在5k~500Da间的DOC。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分子量〈500 Da的DOC的去除率在60%以上,而出水中5k~500 Da区间的DOC含量相比原水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4.
桂烈勇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63-66,80
根据太仓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认为地表水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地下水的水质较差,已不适合于直接饮用。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法律法规与行政手段、技术支撑、经济支持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局部地区出现了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现象,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结合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特征,构建了以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为框架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为目标层;以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污染源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地下水型水源情况、重点污染源状况以及地下水监测情况为准则层;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关系为依据,采用PSIR模型构建指标层,共设计了32个指标,其中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层指标分别有12、9、2、9个。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需要优先保障饮水安全和控制工业园区、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北京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改变和破坏了该地区水资源平衡状况,使地下水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硬度升高,影响工业生产,增加能源消耗,据北京70个工厂的统计,每年软化硬水需花费五千万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首都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探讨北京地下水硬度升高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勘探和模拟试验等研究工作,就以下问题谈谈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防治及水源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地下水中的硝酸盐的污染现状、主要来源以及危害,并针对污染提出了硝酸盐的去除方法,最后提出结合风险分类、划分水源保护区的方法对区域地下水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石油污染防治技术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通过模拟装置对地下水生物除油技术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中投加除油菌群4天时间内,油的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其净化过程沿整个地下水污染带自然进行,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红层浅层地下水是重庆西部农村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在重庆西部的工业用地、农田、居民区和林地共布设52个地下水监测点,对浅层地下水中"三氮"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氮"在地下水中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大,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超标率分别达27.5%、20.0%、2.5%。地下水埋深和用地类型是影响地下水中"三氮"空间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硝酸盐氮/氨氮(质量比)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增大,地下水埋深越深,硝酸盐氮所占比例越大;地下水埋深越浅或包气带缺失,则氨氮所占比例越大。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氨氮与亚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农田氮肥施用。与历史监测资料相比,"三氮"在地下水中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其中硝酸盐氮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用北京市某供水区域铸铁管段搭建2套模拟管网装置,对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铁离子释放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为水源,通过调节进入管网的水中氯浓度为1.0~1.1 mg/L,溶解氧浓度为7~8 mg/L,经过40d运行后,管垢成分主要为α-FeOOH和Fe3O4。切换地表水源后,新的管垢组成更有助于铁氧化物中铁的氧化还原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切换条件下铁离子的释放,管网出水浊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持了管网水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环保局一份关于美国某些电子产品的再循环问题的报告表明 ,1 998年美国有 2 0 0 0万台以上个人计算机遭废弃 ,其中仅 1 1 %再循环利用 ,其余绝大部分堆在货仓、地下室或作填埋或焚烧处置。但是 ,随着电子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要求再用或再循环的压力日益增加 ,出现为到期的大量电子产品找出路的多种尝试。报告预测 ,从 1 998~ 2 0 0 7年 ,电子产品再循环行业将每年增长 1 8% ,并发现便携式电脑将是电子产品再循环中增加最快的美国大量废弃电脑的处置问题已引起关注@谢先德…  相似文献   

12.
用北京市某供水区域铸铁管段搭建2套模拟管网装置,对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铁离子释放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为水源,通过调节进入管网的水中氯浓度为1.0~1.1 mg/L,溶解氧浓度为7~8 mg/L,经过40 d运行后,管垢成分主要为α-FeOOH和Fe3O4。切换地表水源后,新的管垢组成更有助于铁氧化物中铁的氧化还原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切换条件下铁离子的释放,管网出水浊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持了管网水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杭州第二棉纺厂采用地下水调温调湿,空调废水和原地下水一样仍含有大量铁离子(50毫克/升)和氯离子(2400毫克/升)。过去,空调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江河,严重影响了自来水厂水源,并使附近生  相似文献   

14.
PRB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渗透反应墙(PRB)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采用PRB技术治理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反应介质的选择和介质配比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以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零价铁粉、活性炭、沸石和陶粒4种混合介质,设计了5个PRB反应器,分别为A、B、C、D和E,对PRB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的反应器充分考虑了反应器的渗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混合介质反应器A、B、C、D和E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9.6%、75.6%、77.0%、78、9%和79.9%;对NH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3%、82.1%、92.1%、98.8%和88.5%。验证了PRB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对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自动测定技术为地下水中微量农药的监测提供了便利。S.Lacorte等报道了一种能测定万亿分之一浓度水平有机磷农药的方法。他们使用液相色谱和常压离子色谱进行自动固液革取和测定。将一个100mL的酸化水样通过液相色谱进入常压离子色谱而得以浓缩和洗提,操作在阳离子态或阴离子态。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12种农药的定量测定限在5~37ng/L,测定的重现性为17%~25%,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地下水中农药的测定@小刘  相似文献   

16.
O3-生物沸石-GAC处理宁波姚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宁波姚江水源水的特点,进行了臭氧(O3)、生物沸石、活性炭(GAC)的除污染组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去除CODMn、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量分别为30%、60%及80%以上,从而为微污染源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长,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也随着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水体来承受的.水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水体的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如在美国1978年就发生过三十二起水源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工厂企业和居民生活的废污水,尤其是北郊的污水集中灌区大多未经处理而大量排放。还有每年百万吨的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倾倒郊野,日晒雨淋,极易通过黄土盖层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总硬度,近几年正在连年升高。根据1973~1979年的七年系列资料,用三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确立其预测模型,并规定了城市人口、工业产值、水位下降为三个自变量,预测到1990年和2000年的总硬度值。由于硬度急剧增高,显然对于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都很不利,所以应采取保护地下水源地不受污染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中轻质有机污染物(LNAPL)透镜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二维砂槽模型中模拟了轻质油在均匀多孔介质地下水非饱和区中的运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毛细区是轻质油污染的重点区,除了LNAPL的残留以外,进入地下水饱和的LNAPL终将被地下水顶托回到毛细区中,毛细区以上的约大多民将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毛细区中,试验中观察到达稳定状态时LNAPL透镜体的上边缘略微高出毛细区。利用多孔介质毛细管模型,建立了利用界面张力、接触角、介质特征孔隙直径等物理量估算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20.
消毒剂和溶解氧对管网铁释放影响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调入受水区城市后,可能引起管网铁腐蚀产物释放的问题,从北方某受水区城市的实际管网中挖取了原通地下水的3个地点的铸铁管道,在丹江口搭建了中试模拟系统,开展水源切换以及消毒剂和溶解氧对管网铁释放影响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管道管垢较薄且稳定性较差,在水源切换初期有"黄水"现象发生;增加进水硫酸根浓度,管网系统出水总铁浓度和浊度均有所增加;在0.3~3.6 mg/L的范围内改变进水自由氯浓度对实验系统铁释放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但进水氯胺浓度从1.3 mg/L增加到2.0 mg/L时,YS系统的铁释放有所升高;进水溶解氧浓度从8 mg/L增加到15 mg/L时,实验系统的铁释放都有明显的降低,但再增加到20 mg/L时,铁释放反而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