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针对排污单位证后守法情况,以火电企业为例,设计了三阶段的“审计式”合规核查机制,主管部门可以依次对执行报告及其支撑材料、自行监测和台账记录等内容进行完整性、规范性、逻辑性核查,以识别企业在按证守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存在的未按期提交执行报告、未按技术规范要求计算排放量、台账数据不合逻辑等潜在的线索,为下一步进行现场检查及现场执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面对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监管的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设计排污许可管理辅助系统,一是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企业按证守法管理的规范性;二是能够为监管部门审计式核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数据的全面性、规范性、逻辑性进行分析,为现场执法提供支持,提升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效率,提升排污许可证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真正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要求,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同时,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塑料人造革和合成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管理现状,分析总结了该行业排污许可管理中存在的分类管理要求不统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依据不一致、行业标准落后、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主要问题;提出统一分类管理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依据、推进行业标准修订与实施、加强制度宣传与监督管理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萌 《环境与发展》2020,(4):217-217,219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一项重大内容。宁夏自2017年开始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改革,积极推进排污许可证的核发。本文对宁夏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并从工作机制、证后监管、信息化平台、培育第三方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实施时间不长,依证执法监督在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证后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核发质量、强化机制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非现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4日,记者从省环保部门获悉,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开始执行,其中取消了排污许可证年检制度,同时规定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5年。《实施细则》中明确,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已列入国家污染物排放重点监控范围的设计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含)规模的火力发电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工作。其他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权限由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自  相似文献   

7.
面对2019年我市排污许可证核发行业多,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但企业基础信息缺乏的突出矛盾,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筛查汇总功能,在初步确定我市核发企业名单、核定企业管理类型及明确核发关注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为我市排污许可证核精准核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提出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在排污总量许可方面的指导意义及不足。  相似文献   

8.
2019年全面启动了汽车制造行业、锅炉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在申请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应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做到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排污许可有效衔接。为此,在文中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查阅与分析,对当前汽车制造行业、锅炉两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的建议。为环评与排污许可的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许可证类型、实施程序、与环评的衔接、制度特点的角度,系统梳理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排污许可制度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排污许可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特点进行总结,从借鉴国外经验和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进行了排污许可证后审计式合规核查、执法试点工作及案例研究,初步建立了审计式合规管理制度框架。在企业守法方面,以排污许可制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加强对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帮扶、监督、检查,建立全员参与的环境管理制度模式,落实企业守法主体责任。在政府监管方面,以执法计划为关键手段,建立非现场审计式核查和现场审计式执法检查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促使企业守法。  相似文献   

11.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内容应包括排污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各个方面。其中,应重点关注与排污单位权利义务、政府部门权责配置、各主体法律责任等相关的事项,如排污许可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实施主体、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对于实施排污许可所涉及的技术性问题,如标准、名录、技术规范等,可通过条例授权生态环境部门进行规定。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制定完成之后,应及时对《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2.
水泥行业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整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通过梳理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指出水泥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中存在环评和排污许可两个名录的分类管理要求不一致、环评文件与许可证内容没有完全衔接、环境监管执法与排污许可互动不足、多套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导致“多本账”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环评和排污许可两个名录、创新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方式、完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政策与标准体系和统一排放量核算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排污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健康具有破坏性影响,环保部门对每种废物排放都有严格标准,并要求企业对排泄物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排出。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企业进行非法排污或超标排污。由于这些违法行为隐蔽性强,具有群体性,与政府部门利益相关,因此环保部门在采证和处罚上都存在较大阻力。本文介绍了超标排污的现状及原因,并分析了环保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方法和困难,最后分析了超标排污处罚的采证及争议处理。超标排污的现状及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笔者认为,应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摒弃"下不为例"。第一,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大多数规章制度不会规定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种情况可以按"下不为例"来处置,更不会规定什么人或什么单位出现"问题"可以按"下不为例"处理。虽然企业中个别制度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除外"等类似说法,但这仅仅是针对一些超出企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2018,(6):106-106
作者:生态环境部规划财务司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书号:978—7—5111—3636—7定价:273.00元出版日期:2018年8月 为进一步总结排污许可制改革推进情况,帮助广大从事排污许可管理的工作人员和排污单位及时熟悉掌握政策要求,提高工作水平,生态环境部规划财务司组织编写了《排污许可管理手册(2018版)》,书中较为全面系统地收集汇编了与排污许可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和文件等。  相似文献   

16.
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触电和高处坠落等不安全因素。同这些不安全因素相关的要害作业如动火、动全、设备检查、抽培盲板。高处作业、进塔入罐、吊装、用电等都要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作业票证是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手段,是落实“安全第~,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发生事故后分清责任的依据。因此,作业票证制必须严格建立而且要认真申请办理,注重办票质量,认真按措施执行。作业完毕,严格验证,妥善保管。笔者举一实例,用以说明作业票证的重要。1993年4月4日,无锡市…  相似文献   

17.
输气站的有序运行依赖于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行为流等过程流的交互约束。为了更系统全面地评估输气站排污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将其看作一个网络结构研究各种流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气站排污系统风险评估的多层级模糊着色Petri网方法。首先,以火灾、中毒、人身伤害作为结果事件,在过程流视域下对输气站排污系统进行风险辨识与分析,确定推理规则;其次,从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行为流的角度对规则进行抽象,构建多层级着色Petri网模型;最后,通过现场获取的置信度经验值进行模糊推理,计算得出中间库所与终止库所的置信度。结果表明,输气站排污系统发生火灾、中毒、人身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但行为流因素对输气站排污系统事故风险影响最大,因此在排污过程中应当重点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监检工作中发现制造厂在热处理质量控制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按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的编制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未接工艺要求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选用的不当、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热处理曲线及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已对申领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拟领取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用人单位与职工就工资问题的劳资纠纷日趋增多,一些职工一天工作8小时,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却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一些职工认为,只要按时上、下班,起码能够拿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应该受最低工资制的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上未严格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二是用人单位、职工对最低工资保障的具体规定了解得不够、理解得不深刻。2006年是各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针对在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正确理解最低工资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