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富 《劳动保护》2006,(5):40-43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同时,首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个综合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划指标纳入《纲要》。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也首次将上述2个综合指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个专项指标纳入国…  相似文献   

2.
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简称《年报2020版》)发布。《年报(2020版)》计量指标统计显示:《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复合总被引频次为9 081,复合影响因子为1.602,5年影响因子为1.861,他引影响因子为1.199,他引5年影响因子为1.593,即年指标为0.110,影响因子学科排序为2/18,影响力指数学科排序为1/18。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态指标的煤矿瓦斯爆炸区间数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评估煤矿瓦斯爆炸的安全性,根据瓦斯爆炸的形成条件和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评价体系。然后采用一种新的区间数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传统的区间数模糊评价方法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该对象的优劣,不能进行多个对象之间的评价。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最大隶属度和评语集,提出区间数的内积公式,进而得到每个对象的综合分数,通过比较其大小进行多个对象之间的评价。考虑到决策者不同心态时对决策方案的影响,引入心态指标,通过调节心态指标来比较综合分数,从而得出煤矿之间的安全性大小。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3所煤矿,运用基于中点值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对综合评判向量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该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21-22日,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会上各地安监、煤监部门交流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引导作用的一些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杂志1998年第2期刊登了王新南同志《谈谈降低工伤事故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笔者读后,对其“伤亡指标的问题”阐述颇难苟同。根据王新南同志的论述,应得出以下结论:对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不应下达伤亡指标,只要有安全生产法规存在,就应完全避免事故...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在国家安监总局的一再强调下,无疑已成为中国生产安全领域最重要、最严肃的指标之一。但同时,这个“指标”也显得那么敏感,一方面一些人不解,甚至在质疑;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一再进行澄清与解释。越是这样,越令某些“好事者”更加议论纷纷。不能不说,“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0日,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汇报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主持会议并讲话。在听取了各地情况汇报后,王德学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工作成效明显,全国事故总量持续大幅度下降,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成绩来之不易。对于2014年控制指标体系方案,王德学指出,由于总局党组和栋梁同志的高度重视,动手早、抓得紧,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提出的框架思路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二是实事求是和突出重点的精神;三是科学合理和不断完善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为了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乃至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目前各地普遍实行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量化和考核,以达到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目的。现行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主要是指某一时期和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的人数的界限值。这个界限值,可以是十万人死亡率、百万吨煤死亡率等,也可以是死亡人数的绝对值。笔者认为,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控制无可非议,但现行的控制指标的量化分解与考核应在许多方面改进,以更符合客观规律,下面谈一下具体看法。现行控制指标分解和考核的弊端大家知道,事故具有因果性、潜伏性和偶然性的属性,任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状况逐年稳定好转,传统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层层分解的方法正面临着分解空间日益狭小、指标难于分解的挑战。为增强指标分解方法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力求真正意义上反映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成效,本文作者以创新方法为突破口,结合现代数学理论中"加权平均预测法"、"弹性系数预测法"等数学思想,对我国安全控制指标分解方法进行了延伸性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五年平均降幅定权重法"和"相对指标反推绝对指标法"两种控制指标分解方案,为安控指标的分解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Delphi法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指标进行了研究。咨询专家就各备择指标对工作重要性及发生事故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专家积极程度与意见集中程度良好;事故重要性与工作重要性排序一致性良好,两者呈高度正相关。依据专家对“重要性”的排序,再通过专家会议与现场考证等方法,最终确定了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7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统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各项统计指标再次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这次在内蒙参加了中安协组织的各地安防协会及《中国安防》杂志编委会工作会议,由于期间讨论了安防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内容,涉及一些行业统计的指标和数据,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借此机会谈谈相关指标概念。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以安全生产相对指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最终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结构、经济活动水平和社会活动水平角度筛选出14个指标为观察对象,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第三产业增加值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并建立了回归模型。应用弹性系数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推测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将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构建了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找出重点评价指标是制定防震减灾计划、行政监管与法律保障及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抗震性能保证等,并给出具体的应用实例。对某特定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揭示,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地方政府和社区防震减灾计划、建设规划管理和落实抗震法律法规及抗震设防要求等,最后给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和社区等防震减灾计划、科学规划并合理选址、制定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的地方配套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抗震设防要求等对策和建议。评价模型的推广应用将促进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的系统化,提高中小城镇防震减灾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出版的《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学术计量指标为: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不断从一些报刊上看到非议或责难下达伤亡事故控制指标的文章。有人认为,政府每年下达死亡控制人数,是对职工生命极不负责.是不尊重人权的行为,这顶帽子是很吓人的。但尽管有这些责难,各地每年仍然下达伤亡事故控制指标;最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在一次讲话中,针对煤矿事故多发的情况,提出5年内实现三个控制目标.即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5%.事故死亡人数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别下降30%,公安部领导也表示.各地若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所在省领导要作检讨。这种伤亡事故指标管理.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是对职工生命的践踏还是更好的保护职工生命.笔者以为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安全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事故指标的性质和作用,识别影响事故系统的经济社会因素,构建事故控制指标预测的多变量灰色方法模型。引入事故折减系数对政策干预成效进行量化表征,并构建事故折减系数的预测模型,得到基于安全改善的绩效指标。结合事故指标历史数据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变量灰色模型在事故指标趋势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发出《关于表彰2010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对2010年度安全生产总体控制指标在年度目标以内,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广西等14个省(自治区)予以通报表扬。2011年3月17日,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在国务院安委会《通报》上作重要批示:"广西在表扬之列,值得总结和庆贺。望巩固提高,再创佳绩。"2月18日,自治区马飚主席也在国务院安委会《通报》上作重要批示:"我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从3月10日下午举行的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获悉,2005年,福建省煤矿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77起,死亡95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了6起,下降7.23%,死亡人数减少5人,下降5%.全省煤产量1530万吨,百万吨死亡率6.21,比控制指标低0.43.  相似文献   

20.
研究驾驶过程中随着疲劳的产生驾驶员生理信号的变化规律,提取反映驾驶疲劳程度的综合指标。采用驾驶模拟器对20名被试进行驾驶模拟试验,用MP150多导生理仪实时采集并记录驾驶员在60 min驾驶任务过程中的心电信号、脑电信号、肌肉电阻信号、皮肤温度信号和呼吸频率信号。运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比一般回归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克服了一般回归分析许多变量不显著的缺点,得到了最优的驾驶综合指标方程,确定了与各项指标相关的驾驶疲劳评价综合指标,并通过3名被试模拟驾驶试验验证了综合指标作为评价驾驶疲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