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有关欧洲地表酸化水体大范围化学恢复的文献层出不穷,而有关生物恢复的报道并不多见.建立在现今欧洲排放减少计划之上的模型研究表明,化学恢复仍将继续.而影响恢复进程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未来生态系统内氮的可能行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列4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因子可能对未来恢复进程产生影响:①海水盐分入侵事件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②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上升;③有机碳交换周期加快;④硝化作用增强.目前降低水体酸化程度的国际性协作是成功的,但是未来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对未来硫、氮排放减少后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酸化地表水体的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变化需要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其次是温度、光照、水动力条件等物理因素,第三为生态失衡.通过对其水质系统分析与评价,得出镜泊湖水质初期的处理措施合理,并逐年变好趋于稳定,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为进一步改善镜泊湖水质,共提出三大措施,一为建立污水处理厂,二为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措施,三为辅助人工湿地、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方式,减少二次污染,使镜泊湖水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湖泊生态修复后小型城市湖泊不同区域水生态状况的长期响应特征,并探讨利用不同水生生物类群评价水体水生态状况的适用性,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对湖南小型城市湖泊松雅湖水质及不同水生生物类群分别进行了逐月和季度监测,并对其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生态修复之前相比,修复后松雅湖全湖相关水质指标均优于修...  相似文献   

4.
沉床微生态控制体对水体TP及COD的去除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逆境,以个体沉床微生态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即通过控制其非生物和生物成分,局部构建以满足水生植物适生环境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结构体,由个体到总体,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总体生态功能目标的恢复。此法融合了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自我设计理论,并突出人为干预的主导作用。通过沉床微生态控制体改善水质的正交试验,运用数量化理论分析方法,筛选出最佳组合为陶粒箱+页岩+金钱蒲+雨久花,在静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76.6±1.17)%,COD的去除率达到(37.4±2.27)%;在动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39.5±1.17)%,COD的去除率达到(16.03±1.41)%。其显著性与可靠性均达到95%以上,此结果可作为两种水体恢复应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依据生态修复的目标,结合相关水质改善工程案例,围绕水底地形塑造、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构建四个方面,浅析城市景观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要点及难点,以期为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圆明园水环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现状,掌握圆明园生态修复区长期恢复状况,于2017年对圆明园水系末端长春园开展水质、大型水生植物、蜻蜓目(Odonata)昆虫、鱼类(Piscium)和软甲动物(Malacostraca)的调查.结果表明:圆明园经过园区内水生生物群落的净化作用,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Ⅲ类~Ⅳ类水体标准,属于...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不少城市湿地出现退化,表现为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等问题,使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逐渐丧失。文章分析了城市湿地生态恢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退化的城市湿地进行生态恢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生态恢复之前,要设定合理的生态恢复目标;然后制定完善的工程规划,进行截污、管网改造等;重新构建其生物多样性,使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最后,还需合理地较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河道水质恢复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分析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的基础上,介绍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城市河道水质恢复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预测了城市河道水体恢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德州行政中心水体所出现水体污染现象,采用生物强化技术、浮岛植物净化技术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质提升和水华防治,并通过技术应用过程中水质指标和藻类受抑制程度的变化,对生物—生态综合修复技术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生态综合修复技术可有效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有效预防水华的发生;水体COD、NH_3-N、TN和TP等水质指标明显改善,为同类水体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3年7个航次渤海湾天津段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质、沉积物环境数据,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首次尝试采用AZTI海洋生物指数以及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确定参考点,同时采取标准化方法筛选生物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阈值分级标准,从而构建出生物完整性指数.取参考点生物完整性指数值的90%分位数作为基准值,得出该海域生物基准值为5.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生物完整性指数能够较好地指示研究区受干扰的生态质量状况,较为敏感地响应营养盐及重金属压力,也适用于评价该区域的底栖生态质量状况.因此,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法来确定生物基准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