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环境》2007,(6):7-7
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排放前先经过衰变或用活性炭吸附,达到允许标准后才由高空烟囱排至大气。排出物中只有氪-85、氙-133和碘-131对公众有轻微影响。一般用相对危害指数来比较各种有害排出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与生活中常见的污染和常规污染相比,核电站产生的废物,及其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实际上是被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日本目前有核电站十二个,发电容量为1738万瓦.这些核电站全都建于海滨.福井县核电站最多,共有五个,建于若狭湾和敦贺湾海滨.若狭湾风光秀丽,海水浴场相连,入夏大量游人依然划船游泳、品尝海鲜.美浜、大阪、高浜三个核电站分布于若狭湾沿岸.福岛县两个核电站运行后,推动了沿海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日本核电站附近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日本核电站的低放射性废水经过二回路冷却水和海水的两次稀释后,海水中放射性已达到很低的水平.美浜、大阪、高浜三个压水堆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11,(5):95-96
法新社2011年09月4日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当地时间9月3日23时29分并入伊朗国家电网发电。在经过长达37年的建设后,这座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电站终于开始运转。伊朗原子能组织称,核电站目前并没有满负荷运转,联网的功率只有约60兆瓦,仅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核电的国家,1953年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到1994年,英国的核电已经有14个电厂,31个反应堆,总装机达到1200多万千瓦。由于国内反核压力,英国停止建设核电站20多年。英国目前有8座核电站,发电量占英国用电量的20%,将在2030年前后到期退役。同时,英国的火电厂将在2025年前后全部关闭。为了替代目前老化的发电机组和降低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未来英国急需新建核电项目。而中国企业也将在英国重启核电计划的首个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3):58-58
核电站的基本构成 核电站是实现核裂变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与火电站最主要的不同是蒸汽供应系统。核电站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系统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核燃料的核裂变能加热外回路的水来产生蒸汽。从原理上讲,核电站实现了核能一热能一电能的能量转换。从设备方面讲,核电站的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起到了相当于火电站的化石燃料和锅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从1951年美国建成第一座100千瓦的试验性核电站以来,到1979年末,全世界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核电站228座,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还有520多座核电站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中,装机容量达6亿千瓦左右,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0~19亿千瓦,将为总发电量的45%。目前,我国为了四化建设需要,改变长期电力不足的局面,也在拟建核电站。从长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5):31-31
放射性三废管理一般原理 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虽然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量很少,仅为同等规模火电厂的十万分之一。然而核电站排放的一些废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必须加以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5,(11):3
大亚湾核电站作为我国内地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先行者,从原原本本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起步,虚心学习吸收,科学消化创新,不仅创造了国际水平的核电站安全运行纪录,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翼双飞,如一只展翅的大鹏,在南中国的天空翱翔。  相似文献   

9.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去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14日在结束为期5天的理事会例会之际,核准了将提交这一机构第46届大会审议的“2001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在介绍“世界范围的核能”时指出,核能仍然是许多国家能源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报告说,到2001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发电量为353千兆瓦,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6%,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1万堆年,1个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报告说,尽管迄今核电站主…  相似文献   

10.
海上核电站     
《环境》2006,(1):55-55
提到海上核电站,你会不会感到惊奇呢,也可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少小问号:核电站建在海上不污染海水吗?发出来的电又怎么送出去?建造海上核电站的投资比陆地上的高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核工业每况愈下,核工业刊物上的文章也日渐稀少。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核能署副主任斯卡耐辛在60年代曾预测:核技术未来将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2.3万亿W。但在1980年,此预测数字却减到7500亿W,而到了1990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则预测,到220年全球控能发电量只能达至05000亿W,然而目前最现实的估计是,在2000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降到3800亿W。核电发电量的逐渐减少是因为西方国家正在不断淘汰污染环境的核电站,虽然亚洲地区的核电站仍在增多,但在全球范围内核电萎缩趋势已不可阻…  相似文献   

12.
自1954年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投入运转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在运转的核电站已由1970年的80座发展到1985年的374座,其中,工业化国家285座,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67座,其它国家22座,核发电能力1985年达到249625兆瓦(其中工业化国家203434兆瓦,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33887兆瓦,其它国家12304兆瓦)。1985年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7,(3):9-9
核电站的设计和制造标准比常规工业要高得多,并且,为达到这些标准而实施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也要严密得多.核电站甚至以可能性极小的假想产生最严重事故作为安全设计的依据,并加以纵深层层设防,确保安全.实际上,核电站发生最大假想事故的可能性很小.核电站是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它的科学设计、精心制造、可靠的运行和多重安全措施使之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比其他自然或人为灾害(如飞机失事、火灾、地震、水坝决口、飓风等)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5,(12)
<正>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思路。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未来,平均每年投产和新开工机组都要达到6台左右。进入"十二五",虽然受到日本福岛事件影响,中国核电建设仍保持了一定的规模,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在建规模则雄踞全球之首,核电站建设能力、设备制造能力、核电站运营能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     
关键词:监测核辐射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反应堆3月12日发生氢气爆炸当日,中国政府就启动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环境核辐射监测、核设施安全检查,实时公布核辐射监测结果。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从12日起每天向公众发布最新的核辐射监测数据,监测范围包括全国部分城市以及中国在运行核电站的周围环境。据专家介绍,中国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均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抗震标准、防洪标准等都做到了"高一级"设防。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核电站首次实施18个月 换料以来,世界各国核电站都逐渐转向18个月或更长周期换料。这些电站的实践证明长周期换料具有许多原来12个月燃料所没有的优越性,它使电站更安全、更经济,也因此提升了核电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5,(7):73
正确选址是确保核电安全的第一关 核电站建在什么地点最合适,这不单是建设者们需要反复严格论证、绞尽脑汁去思考的事情,也是社会公众对核电站安全的关注之所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十多万居民迅速迁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在全世界有400多座核电站,每天将强大的电力悄悄地送达各家各户,人们坦然享受着它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这一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普谝震惊仍久久长存。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环境》2010,(9):46-47
核电站的运行,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物,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物。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减轻核电站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是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首座冰区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的建成,冰区核电的冷源安全保障技术受到管理者和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核电站冬季冰期海水利用工程安全保障的监测需求,分析了雷达在取水口近岸海域监测浮冰的优势,并以雷达技术为核心设计了面向冰区核电站的雷达海冰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在红沿河核电站中的应用。系统实时提供的海冰信息,可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前言随着核电站的发展,原子能发电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目前我国正在广东、浙江兴建核电站,其他有关省市,特别是能源紧张,污架严重的省市也正在计划兴建核电站。但不少人对核电站还很陌生,特别是对核电站安全、核电站废物的安全、核电站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如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