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调查评价试运行期地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地铁X号线9个新车站共抽取了63个空调送风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铁X号线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仍存在卫生问题。建议地铁运营方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为卫生监测等工作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及运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和建议,对某城际铁路10个车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公共场所卫生学验收检测及日常检测,并对比两次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验收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7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40%。日常检测送风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100%,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低。提出该城际铁路车站候车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微生物指标超标风险,应定期检测、清洗、消毒,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7,28(3):65
该项目属暖通空调领域,适用于暗挖工法施工的地铁及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主要研究了适用于暗挖工法施工的地下车站的新型通风空调系统的形式、构成、运行模式及控制方式.项目在世界地铁领域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在暗挖工法施工的地下车站中采用满足地铁特色需求的新型“空气-水“通风空调系统.新系统由车站全新风系统、小新风系统、空调末端装置、空调水系统、排烟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排烟系统和冷凝水蒸发冷却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4.
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兼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平时运行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防排烟,既可以节省建设费用又可以减少占用空间.本文阐述了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兼用的可行性,并强调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兼用时需注意风量一致和选用风机时如何进行管路阻力计算.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包括项目建设方案、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状况测算、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等内容;在项目综合能源消费增量及其影响、能效水平、建设方案、用能装置(设备)、节能措施等方面的审查意见具有法定约束性。本文分析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耗能系统的构成及各用能系统的能耗比重关系,提出了地铁系统主要应从列车牵引和车站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电扶梯、照明系统采取节能措施;通过节能评估,在敷设方式优选、节能坡设置、采用综合节能管理控制系统技术等方面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叶鸣 《安防科技》2012,(2):21-26
分析了现代工业建筑的基本形式与特点,阐述了工业厂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既节能又有效地改善高大空调厂房的室内空气品质以及防爆空调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取某烟厂车间通风空调系统,分别对风管内表面及设备部件表面附着的聚积物进行实测与分析.通过对所采集样品的C、H、N、S等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自然状态下的着火点参数以及灰熔融性参数等的实验分析,得到了烟厂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中聚积物的燃烧特性,为工业建筑火灾的预测评价及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FTA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开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矿井通风系统缺陷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从矿井瓦斯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入手,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根据事故树分析的结论研究构建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规范,提高其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和日常管理的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和房地产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建筑通风空调的舒适性、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建筑的通风空调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空调舒适性又要保证必要的卫生条件.在前几年预防突发的传染性流行疾病中,特别是"非典"尤为典型,这就对我们的通风空调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就关于现代建筑通风空调工程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诱导通风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在建筑空调中的优势,并以某一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Fluent和Airpak软件对室内的气流组织和空气龄进行模拟,并利用PPV-PPD对室内的舒适度作出综合评价,并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通风较高的通风效率有效地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污染物,PPV-PPD图显示室内的热舒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客流对我国各大城市铁路车站旅客的安全潜伏着极大的隐患,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在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旅客可能发生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拥挤踩踏、灾害、公共卫生、犯罪、自身发病等意外事件;提出建立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研究了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流程;从车站客流组织和管理角度、车站设计角度、服务设施角度等方面来研究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安全保障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保障旅客安全是车站工作的重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从各方面综合、严密地进行管理和组织,才能实现铁路车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内地第一条速度达到 2 0 0km/h的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在技术上超越了我国现有铁路技术水平 ,因此 ,该专线的修建和管理是最具创新意义的项目 ,因此 ,在进行组织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 ,努力实现系统安全工程。本文介绍了项目建设管理目标模式 ,讨论了安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的各方面关系 ,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模糊层次评价的一般方法;对我国铁路主干线某一提速区段中间站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显示,基础安全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笔者建议,在我国铁路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发展方向下,应当加强提速区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认真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地铁车站火灾烟控和乘客疏散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铁防排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结合某多层结构地下车站,给出了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对通风排烟系统火灾事故情况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评估。计算表明,隧道烟控流速、楼扶梯开口流速、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等指标均可达到规范的要求。提出的设计方案和事故运行模式可提供作为一种地下车站通风排烟系统设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分析了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特征及影响因素,从“人、机、路、管”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资质管理、安全设备设施、运输设备设施、安全管理4个层面的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体系。针对指标间存在的冗余性问题,采用基于改进区分矩阵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评价体系进行精简,并以成都铁路局某条危险货物专用线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托运人资质、安全监控系统等10项指标为属性约简后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某矿通风系统的改进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矿通风系统现状分析和通风参数的测定,确认该矿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风量低,污风串联和污风循环严重,导致作业点通风效果差,部分作业地点空气中CO、NO2和CO2含量超过“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标准;根据测定、分析和计算,结合该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矿山通风状况的多种可行性方案,并对这些方案采用计算机通风网络解算与优化,经方案比较,提出了井下通风系统改进与优化设计的最佳方案和通风系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出入站客流量会因为节假日、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等突发事件出现大规模聚集。当车站出现高密度客流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出现踩踏等事故。为应对车站大客流情况,首先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其中黄、橙预警用于应对车站高密度客流情况,而红色等级预警则用于应对短时间内车站需迅速疏散客流的紧急情形和大量客流长时间无法乘车离开的情形。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不同等级预警的应对方案。所提出的大型客运站大客流预警与应对方案实际应用于北京西站,经过多次春运和暑运检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安全约束条件下客站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优化问题,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建模方法建立基于安全约束的晚点列车到发线分配模型,避免列车出现行车事故和晚点传播,设计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宝鸡车站为例,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晚点时间较短情况下,安全约束对非晚点列车及车站作业影响较小,可采取“先到先服务”原则;当有多列列车晚点且时间较长时,优先安排非晚点列车进站作业。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格拉段货运环境特殊性及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货运环境特殊性和格拉段铁路货运的突出特点,指出了影响格拉段铁路货物运输持续、畅通的主要原因,即铁路货运能力和货运需求的季节性波动;对青藏铁路货物运输影响极大的公路集疏运条件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从实际情况出发,着重探讨保证格拉段货运安全的对策,提出了做好包含货运量的空间分布,铁路运能、公路集疏运能力和客运需求的时间分布,年度到发货运量计划的货运量的时间分布计划;以在格尔木设立大型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强有货运作业车站的仓储能力;进出藏适箱货源集装化和适当增加车站线路等措施,并构建格拉段铁路的货运安全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