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生物质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49,自引:1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2007年各省市生物质燃烧消耗量和排放因子,估算了中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所导致的NOx、SO2、CO、CO2、CH4、NMHC、PM、BC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分生物质类型的排放清单.研究表明,2007年中国生物质燃烧排放的NOx、SO2、CO、CO2、CH4、NMHC、PM和BC排放量分别为109万t,17万t,5930万t,94663万t,220万t,303万t,362万t和43万t,2000—2007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3.0%、2.5%、2.6%、2.5%、2.2%、2.6%和2.6%;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排放量较大的包括山东、河南、黑龙江、安徽、河北等省区;各类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差异显著,其中秸秆和薪柴燃烧是NOx、CO、CO2、CH4、NMHC、PM和BC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二者合计贡献了95%左右的排放量;而秸秆和薪柴对SO2的贡献率仅占74%,牲畜粪便燃烧由于排放因子相对较高而导致其对SO2的贡献率为19%.  相似文献   

2.
在试样质量及其他试验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对不同温度下单一的煤、渣、11∶渣与煤的混料及其做成的有型燃料随温度变化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渣和煤混料或制成有型燃料燃烧能大大降低HCl、SO2和NO2气体排放。结果表明,混合燃烧盐酸水解残渣和煤的有型燃料,不仅解决了大量残渣给环境带来的固体废物污染,而且能综合利用废物和煤炭资源,降低锅炉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高玉宗  姬亚芹  林孜  林宇  杨益 《环境科学》2021,42(12):5585-5593
本研究根据调查的西宁市生物质燃烧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方法,建立了 2018年西宁市生物质燃烧源9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清单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不确定性.结果表明,西宁市2018年生物质燃烧源CO、NOx、SO2、NH3、VOCs、PM2.5、PM10、BC 和OC 的排放量分别为 11 718.34、60...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基于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结合的方式获取活动水平,引用文献和本地实测数据结合的方式选取排放系数,采用排放系数法结合GIS技术,建立了贵州省2019年3 km×3 km生物质燃烧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1)全省生物质燃烧源CO、 NOx、 SO2、 NH3、 VOCs、 PM2.5、 PM10、 BC和OC的排放量分别为:293 505.53、 14 781.19、 4 146.11、 8 501.07、 45 025.70、 39 463.58、 41 879.31、 6 832.33和15 134.74 t.户用生物质炉具CO、 SO2、 NH3和BC的排放量贡献率最大,秸秆露天焚烧NOx、 VOCs、 PM2.5、 PM10和OC的排放量贡献率最大.(2)各市(州)生物质燃烧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分布不均衡,主...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清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中国2007年间CH4、SO2、NOx、NH3、EC、OC、NMVOC、CO、CO2、TSP、PM10、PM2.5的排放总量,建立了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了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及不同生物质燃烧类型对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贡献率,重点完善了各省市生物质燃烧排放不同粒径颗粒物清单.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CH4、SO2、NOx、NH3、OC、EC、NMVOC、CO、CO2、TSP、PM10、PM2.5排放总量分别分为3332.7, 335.3, 951.3, 7754.9, 783.7, 267.7, 6049.6, 76579.6, 743743.7, 7677.8, 6668.9, 4043.7kt.四川、安徽、广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生物质燃烧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北京、天津、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各污染物排放量较少.不同地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生物质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量区域间差异显著.人类活动是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秸秆和薪柴燃烧是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2种生物质,其对各种污染物的贡献率为93.8%~98.7%.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烟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基于MODIS - MCD64A1数据提取2001—2016年浙江省森林、灌丛、草地火灾面积和作物秸秆火点数据,结合植被类型、生物质密度和燃烧效率,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16年间浙江区域露天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总量. 结果表明,2001—2016年浙江区域露天生物质燃烧总量为58.78 mt,其中乔木、灌木、草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和油菜燃烧总量分别为202.18 kt、10.43 kt、300.10 t、46.66 mt、1.94 mt、2.45 mt、3.45 mt和4.06 mt. 森林和秸秆火次数分别为1783次和23257次,森林火灾多集中在浙江南部区域,秸秆火多集中在浙江北部区域. 森林和草地火灾次数主要集中在3月和10月,作物秸秆火点主要集中在5、7和8月份,占全年75%以上. 各污染物CO2、CO、NOx、VOCs、PM2.5、TC、OC和EC排放总量分别为667.20、26.40、1.13、4.92、5.12、2.85、2.59和0.23 mt. 该研究揭示了浙江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为深入揭示生物质燃烧对区域环境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使用量的迅速增加,由其燃烧产生的烟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国内对其工业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其控制研究相对缺乏。在上述背景下,该文以现场监测和文献资料调研为主,开展工业生物质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其控制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燃烧会产生颗粒物、SO_2、HCl、NO_x、重金属、VOCs和二英等污染物;现场监测的4台生物质锅炉烟气中颗粒物、NO_x、Hg、VOCs的排放浓度较高,分别为112~412、120~652、0.033~0.065、104~133 mg/m~3,普遍超过现行排放标准要求,需开展有效治理;此外,对HCl、Pb、As、二英等污染物的排放也需加强关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等综合途径来实现生物质锅炉烟气污染物低排放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清单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根据2000年各省市生物质的消耗资料,结合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所排放的SO2、NOx、NH3、CH4、EC、OC、VOC、CO、CO2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排放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中南地区的各省市;各种生物质燃烧对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贡献差异很大,其中秸秆和薪柴是最主要来源;单位面积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的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中南围绕中国的主要农业产地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研究天津市家用生物质颗粒采暖炉的污染物排放性状,同时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天津地区生物质燃料成分和采暖炉不同运行负荷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杆和棉杆两种成型燃料在同一采暖炉的相同工况下燃烧时,稻杆灰分含量较棉杆高,造成较高的烟尘和CO排放,同时稻杆较棉杆S元素含量低,导致SO2排放较低.棉杆成型燃料在同一容量的采暖炉上燃烧时,随着燃烧器负荷的增加,CO和SO2的排放增加,NOx的排放减少.两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在该采暖炉上燃烧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种类均依次为酮类、苯系物、醛类.本工作试验用家用生物质颗粒采暖炉运行过程中NOx、CO、SO2、烟尘的平均排放值分别为672.70,2297.94,124.00,109.35mg/m3,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现象,可通过增添水浴除尘设施,合理调节不同燃烧负荷下的风机送风量,维持适宜过量空气系数,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还需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政策加强对家用采暖炉和成型燃料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的研究对于了解大气VOCs来源和评估其对O3和PM2.5生成贡献,构建各VOCs排放源的成分特征谱和完善VOCs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测试方法梳理与排放特性研究状况的分析,比较研究方法的差异性,总结排放特性一般规律,提出生物质燃烧VOCs检测和排放特性的研究建议,该研究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VOCs排放研究方案设计与排放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5~2017年8~9月2 m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北京市平原区平房面积和分布进行遥感监测,其中2017年增加北京周边地区(廊坊、保定)的监测,获取平房信息,并利用平房采暖面积调查、燃煤量入户抽样调查等技术手段,估算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平房燃煤总量,同时结合排放因子,测算了燃煤PM2.5、SO2、NOx的排放量.结果表明2015~2017年,北京市平原区平房燃煤量大幅度下降,燃煤总量下降了75%,煤改电(气)措施效果显著.现阶段(2017年)北京城六区、南部平原城乡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燃煤散烧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区,其中昌平、顺义区燃煤量均超过30万t,平谷、延庆区的燃煤量在15万t以上.从空间分布来看,2015年燃煤量空间呈环状分布,2016年呈半环状,燃煤集中在位于环面区域的昌平、顺义、通州、大兴区.2017年各区平房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污量差别明显,其中昌平区的SO2和NOx排放量最高,分别为1113.3 t和279.2 t.2017年保定、廊坊市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初见成效,但燃煤总量依然较大,煤质差、使用方式粗放,燃煤强度由北至南逐渐增大.保定、廊坊市平原区燃煤量分别约为1043万t和407万t.保定市近郊村庄燃煤量普遍较少,北市、南市和新市区村庄燃煤量均低于5万t.廊坊市平原区燃煤量空间分布较为平均,其中文安县平原区燃煤量最多,为69万t,大厂回族自治县燃煤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TA-TG-DTG设备实验研究了FeCl3、FeCl2和Fe2O3等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几种含铁化合物均能够改变燃煤污染物的排放规律,但不同种类的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影响机理不同,所取得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也不同.在煤燃烧以及煤中S与N向SO2及NO转化的过程中,FeCl3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又起吸收剂的作用.FeCl3催化作用表现在降低了SO2和NO生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使SO2和NO能够在较低温度时迅速形成,加快了SO2和NO生成反应的速率.FeCl3的催化效果与S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有关.FeCl3的吸收作用表现在FeCl3本身能够参与SO2的吸收反应生成FeSO4或Fe2(SO4)3.此外,FeCl3还能够改变CO的排放特性,即能够改变煤的燃烧特性.FeCl2对烟气中SO2、NO和CO排放特性的影响与FeCl3相似,但影响效果比FeCl23略差.Fe2O3也能够降低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分数,但Fe2O4只是吸收剂,对SO2和NO的生成过程没有催化作用.Fe2O3对CO排放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型煤工业成型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原有生物质型煤高压成型机的局限性和不经济性,成功地开发了完全利用生物质纤维的交联作用实现成型的新产品,初步考察了煤种、成型压力、生物质形态及配比和成型水分对新方法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方法对不同煤种和生物质普适性强;型煤机械性能随生物质配比的提高而增强,纯生物质成型性能优异,适宜的低配比为15%;能将生物质交联作用固结下来的成型压力特征值<120MPa,过高的成型压力反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调高生物质配比和降低成型压力能显著缓解水分对高压成型的不利影响,大同煤的许可成分高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农村生活燃煤情况调查、排放估算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方重灰霾频发时段与集中燃煤在冬季高度重合,引发了对农村散煤严重污染的担忧,但缺乏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持. 2014年9月,在河北保定开展了当地农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入村调查,共获得5个村庄中543户家庭的能源使用数据. 结果表明:①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电、液化气的使用覆盖率均很高,分别达到97%、100%和94%,反映了当前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更倾向于商业购置;而木柴和秸杆的使用覆盖率则较低,分别为13%和11%,表明传统的依赖于木柴和秸杆的能源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②目前煤炭在农村能源结构中仍居主导地位,占近80%(其中散煤占76%,蜂窝煤占2%),其次为电力(10%)、液化气(5%),秸杆和木柴的比例(小于5%)均较低. ③调查估算,保定农村地区在2013年冬季采暖季(2013年11月─2014年3月)散煤用量超过500×104 t,高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河北全省2012年农村散煤的用量(467×104 t),表明现有能源统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④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的烟粉尘(即PM)和SO2排放量分别为5.4×104和11.2×104 t,均超过了《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3)》中保定的工业废气和城镇生活领域相应的排放量(甚至超过2个领域排放量之和),表明农村散煤燃烧的排放问题确应引起特别关注.由于农村散煤燃烧排放高度较低,其单位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要远高于高架源排放,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置于当前能源结构调整计划的最优先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农村散煤使用的污染排放,这可能是应对当前冬季灰霾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1995~2005年煤炭消费量及排污量关系分析可知,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性较大,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内蒙古"十一五"煤炭消费将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煤炭发展对未来内蒙古的区域和城市大气环境影响较为显著,应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对老污染源进行脱硫,同时提高新污染源SO2脱硫效率,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的力度,才能保证能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某电厂利用生物质发电为例,从原燃料的用量、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利用生物质发电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燃用高灰(38.49%)高硫(3.47%)煤,并安装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WFGD)和静电除尘器(ESP)设施电厂的汞排放状况,以及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对烟气中汞形态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中灰分比例高导致锅炉出口烟气中颗粒汞(HgP)的比例明显高于气态汞;静电除尘器的协同脱汞效率高达80.56%,这主要由颗粒汞在烟气汞中所占比例决定;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对烟气中汞形态和浓度的影响不明显;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对烟气中汞的协同脱除效率仅为28.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