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科学家宣称 ,2 0 0 2年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 ,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空洞是 1988年以来最小的。据记载 ,1999、2 0 0 0和 2 0 0 1年同期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覆盖面积均超过 90 0万平方英里 ,而 2 0 0 0年同期则为 6 0 0万平方英里。科学家们解释 ,南极上空生成的极地气旋周围温度偏高是臭氧损耗减少的原因 ,2 0 0 2年 9月 ,臭氧空洞第一次分裂成两个 ,南极地区上空 7~ 14英里区域是臭氧损耗的主要部位 ,其损耗情况仍和近些年相似 ,但在 15英里以上区域 ,臭氧浓度较平常为高。南极臭氧空洞缩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2017年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大气常规污染物逐时监测数据,探究珠三角区域臭氧(O3)污染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三角O3浓度秋季高冬春低,在一年之内呈现2月、5月、9—11月从低到高3个峰值;在一天之内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结构,峰值大多出现在午后15:00时。珠三角中部城市超标天数较多,沿海城市超标天数较少,大部分城市每年O3超标天数逐渐增多。O3月变化和日变化与NO2呈现负相关。总体而言,NO2平均浓度越高的城市,O3昼夜爬升值越高。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秋季臭氧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秋季是珠三角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选取2004年秋季珠三角典型臭氧污染过程,运用臭氧来源解析技术等分析手段,研究珠三角臭氧污染特性,分析并量化各排放源区各类源对受体点的臭氧贡献。结果表明,东莞市对珠江口地区的臭氧峰值有重大贡献,下午2-3点东莞市前体物的臭氧贡献最大可达40ppb;而广州市区的前体物排放主要影响顺德区和南海区。在珠三角,排放源区一般对下风向40km范围内的地区臭氧贡献最大。秋季大多数情况下珠三角西部(江门东湖)臭氧受中部主要排放源区臭氧前体物排放与输送的影响很大,广州和佛山地区对江门东湖的臭氧峰值贡献达50ppb左右。交通尾气排放对珠三角各受体点的臭氧贡献最大,交通源对重污染区受体点臭氧的贡献最高可达40ppb~50ppb。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臭氧一直是大气层研究重点,这是因为它和人类生存“生死攸关”。 南极出现预先完全没有料到的臭氧空洞,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瞩目,认为是对我们地球的早期警报。瑞典环境保护大臣于1987年10月28月宣布臭氧空洞的扩大已达到危险程度,呼吁各国际组织采取紧急措施对付这一问题。一些科学家认为南极臭氧空洞是一先兆,将会在全球出现。 与此同时,1985年20多个国家在维也纳签署了《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环境部长和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通过一项关于限制使用破坏臭氧层化学制品议定书。42届联大亦通过决议,呼吁各国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臭氧层。  相似文献   

5.
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执行情况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每 4年一次共同发表关于平流层臭氧层状况的评价报告。 1998年发表的 4年评价表明 ,由于 1991年 Pinatubo火山喷发的百万吨物质进入平流层 ,和氯一起加速臭氧消耗 ,使全球臭氧量跌入低谷。科学家们由此预测臭氧状况会更加恶化。可是 ,2 0 0 2年 8月发表的臭氧层状况评估报告表明 ,平流层中的氯已处于峰值 ,今后氯可能下降 ,臭氧会增加 ,10年以内南极臭氧空洞会开始缩小。同时观测到 ,从 1997年至今 5年 ,北极有 4个春天的臭氧损耗呈减小趋势 ,可以认为 ,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问题,利用绍兴市3个国控监测站点2016—2018年的监测数据,对绍兴市臭氧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综合考量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绍兴市2017年臭氧最高时均质量浓度为355μg/m~3,显著高于2016年(267μg/m~3)。臭氧日浓度曲线呈单峰型特征,峰值出现于14:00左右,谷值出现于6:00左右。2016年夏季臭氧浓度最高,而2017年与2018年春季臭氧浓度最高。臭氧高值首次出现日期提前与温度有关。气象因素上,温度≥30℃,40%≤相对湿度70%,风向为东北风时,绍兴市更易出现臭氧高值。2018年绍兴市西南部臭氧浓度峰值显著低于其他区域,可能是NO_x等污染物减排后传输作用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7.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制革园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浙江省某印染制革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处理规模36~120 t/d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中试研究,对臭氧预处理进行优化,考察了臭氧预处理优化后与不同填料BAF组合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当臭氧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25 mg/L,三点投加且投加比为6:3:1,臭氧接触时间为42 min时,处理效果较好且最经济;在此臭氧预处理条件下,臭氧-活性炭BAF的出水COD能稳定在50 mg/L,色度稳定在5度,满足《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要求;臭氧-混合填料BAF的出水COD和色度也能基本达到一级B排放要求;而臭氧-陶粒BAF出水COD和色度都未能达到一级B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以Fe2O3-TiO2-MnO2/A12O3作为臭氧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镀镍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300 mg·L-1,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水中COD可从532 mg·L-1下降至285 mg·L-1,去除率达到46.4%。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镍具有较好的破络效果,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1,反应为60 min后进行混凝过滤,水中镍的去除率可达到86.7%。紫外全波段扫描分析发现,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各波段的吸收峰均有大幅度下降,位于254 nm和320 nm处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说明水中的苯环类物质和共轭结构被破坏。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幅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出水B/C由原来的0.12提高到0.36,为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应用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油船含油压载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船含油压载水大量排放入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在研究中,通过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臭氧,应用臭氧氧化方法来深度处理含油压载水,模拟实验表明在臭氧投加浓度达到120mg/L,在较短的接触时间(2min)内,臭氧对不同浓度的含油压载水中的油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同时使芳香族类物质显著减少,降低含油污水的生物毒性,处理方法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东江、西江和北江3种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系列处理,研究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及臭氧化副产物的产生和转化。结果表明,东江、西江和北江水中CODMn、UV254、甲醛和溴酸盐沿各处理单元过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CODMn总去除率分别为60%、51%和39%,uV。总去除率分别为74%、96%和97%,最终出水甲醛浓度分别为0.004mg/L、0mg/L和0mg/L,B-O3-分别为3.1μg/L、8.7μg/L和35.5μg/L;CODMn的去除主要在预臭氧和活性炭过滤2个处理单元,预臭氧对UV254总去除率贡献最大,甲醛和溴酸盐浓度在主臭氧处理单元达到其峰值(西江甲醛除外);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低、pH值较高的北江原水,出水溴酸盐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加入量的简易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与臭氧有着不同反应活性的3类有机污染物,探讨并建立了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较优投加量的简易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中存在溶解臭氧是H2O2与臭氧降解效率具有协同作用的必要条件,另外,H2O2的较优加入量直接依赖于目标有机污染物与臭氧的反应活性。对于不同的有机物及在常规的臭氧化水处理时间内,H2O2加入量控制在单独臭氧化处理时水中溶解臭氧的20-30倍(质量比)之间为宜。这种简易控制H2O2加入量的方法对推广O3/H2O2技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真空紫外光臭氧降解偏二甲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比较了臭氧氧化(O3)、紫外臭氧(O3/UV)和真空紫外臭氧(O3/VUV)对推进剂——偏二甲肼的处理效果,O3/VUV最为有效,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O3/UV和O3高39.8%和65.6%,中间产物——甲醛去除得更迅速,反应50 min即无法检出。初始pH 9时,O3/VUV降解偏二甲肼的速率最快,达到0.4461 min-1;反应速率常数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偏二甲肼初始浓度从100 mg/L增加到2 000 mg/L,反应动力学由一级转为零级。碳酸盐浓度在0~2 mmol/L范围内对O3/VUV降解偏二甲肼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偏二甲肼的无机氮产物以氨离子为主,无机氮只占总氮的40%~60%,说明仍有相当比例的氮以有机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3.
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刘国荣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55-57,116
综述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技术、臭氧/过氧化氢、臭氧/紫外辐射、臭氧与活性炭协同作用等技术,介绍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复合预氧化技术控制副产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预氧化工艺中,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会生成臭氧化副产物,如可同化有机碳(AOC)、溴酸盐和甲醛.因此,提出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技术,并对照预臭氧化技术,进行了消毒副产物前质及臭氧化副产物控制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预臭氧化(1.5 mg/L臭氧)相比,复合预氧化(0.6 mg/L臭氧 0.4 mg/L高锰酸钾)能促进混凝沉淀对消毒副产物前质的去除,总去除率与单独预臭氧化的去除率相当.而且又能降低AOC生成量,并促进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合计AOC去除率达43%左右.此外,对溴酸盐和甲醛生成量也有明显去除效果,比单独预臭氧化降低了78.4%和21.2%.  相似文献   

15.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莱恩·巴里认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不过尚未递增。"在此之前,不断有研究组织和科学家发表报告,对大气臭氧层未来的变化给出种种预测。多数科学家认为,大气臭氧层损耗速度已经减缓,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望在2050年前后消失。不过,也有研究认为南极上空臭氧洞的消失将是2068年以后的事。人们对大气臭氧层损耗的高度关注是完全应该的。因为大气中臭氧的损耗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虽然人类做了很多措施,但是努力还远远不够,近年来的观测资料显示,就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等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焙烧法合成了铜铈二元复合催化剂(CuO-CeO2),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以草酸为模型化合物,应用CuO-CeO2为催化剂进行连续流催化臭氧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25 min时草酸去除率达到97.66%,远高于臭氧(2.66%)、CuO/臭氧(7.38%)和CeO2...  相似文献   

17.
臭氧氧化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接触反应柱对污泥臭氧氧化过程中污泥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臭氧投量下,低浓度臭氧分解污泥的效率较高;在臭氧投量为0.1gO3/gss、臭氧浓度为16.8mg/L时,臭氧化使污泥溶液中的溶解性TOC从114.9mg/L增加到803.7mg/L;臭氧氧化后溶解性IC(无机碳)从2.63mg/L减少到1.02mg/L;臭氧氧化显著提高了污泥沉淀性能,氧化后污泥的SV和SVI相当于氧化前28.9%和58%。臭氧氧化使污泥的pH从初始的7.13降低到投量增加到0.44gO3/gss时的4.40。污泥臭氧化的最佳投量点为0.1gO3/gSS。  相似文献   

18.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AC)上负载氧化铈(CeO2)制备催化刺CeO2/AC催化臭氧氧化去除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考察了臭氧投加量,DMP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H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AC催化臭氧氧化去除DMP的最佳臭氧投加量为50mg/h,DMP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H对CeO2/AC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在DMP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溶液初始pH为5、臭氧投加量为50 mg/h、反应60 min时,CeO2/AC的加入(1.5g/L)有利于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TOC去除率由AC催化臭氧氧化的48%提高到68%.而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的TOC去除率仅22%;且单独臭氧氧化与AC、CeO2/AC催化臭氧氧化DMP的矿化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eO2/AC催化臭氧氧化DMP时TOC降解的二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0015L/(mg·min),分别是AC催化臭氧氧化的2.5倍和单独臭氧氧化的7.5倍.  相似文献   

19.
对与臭氧有着不同反应活性的3类有机污染物,探讨并建立了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较优投加量的简易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中存在溶解臭氧是H2O2与臭氧降解效率具有协同作用的必要条件,另外,H2O2的较优加入量直接依赖于目标有机污染物与臭氧的反应活性.对于不同的有机物及在常规的臭氧化水处理时间内,H2O2加入量控制在单独臭氧化处理时水中溶解臭氧的20~30倍(质量比)之间为宜.这种简易控制H2O2加入量的方法对推广O3/H2O2技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臭氧法水处理系统对地上游泳池的循环水进行灭菌消毒,研究了臭氧用量、循环水流量和运行时间等因素对臭氧法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PEM臭氧发生器应用于21.2 m3的地上游泳池,在4 m3/h的循环水流量下运行12 h后,水中的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群数达到国家标准,去除率均在99%以上。与盐电解法水处理系统相比较,臭氧法水处理系统的优势在于:杀菌快速高效、出水水质的理化指标较好和运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