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这双手,我们才能从事各种劳动,也才会有“双手创造了世界”的说法。但是,手臂也是很容易遭到伤害的部位,电击、酸碱腐蚀、机械伤害等都可能对手臂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如何避免手臂在生产劳动中遭受伤害呢?手臂防护用品能够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龙 《安防科技》2004,(6):35-35
手指切伤、手臂压伤、失明等可怕的伤害都是机械所可能造成的伤害.而护板与个人防护具可以保护劳工免于不必要的伤害.机械危害基本上可分为切、割、夹、卷等危害.危害点发生在作业点、动力传送设备、物料传送装置与其它移动零件等.某些机械运转即使是很平顺缓慢,也会卷入衣物,将手臂带至危险的位置.当运转的部位有螺丝、螺帽等凸出物时则危险性更高.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零件、功能或程序都应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手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的双手创造了世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没有对双手进行认真的保护,导致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部受到伤害的比例最高.根据《职业卫生安全百科全书》(2000年3月出版)中统计,手部和手臂受伤害约占工业事故伤害总数的25%,而美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是40%.  相似文献   

4.
手部的伤害,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终生残疾,进而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因此,手和手臂的保护是职业安全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手部伤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阐述了手部伤害的症状并提出了手部伤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机工程学要研究如何使劳动环境适应人的视力、身长、体力、行走速度等问题,尤其是要具体研究人的手臂所能碰得到的危区。危区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防止机械的作用给劳动中的人类机体带来伤害的问题。 人手臂接触机器防护挡板有5种可能的动作,因而危区对防护挡板的研究也分成这5种: 1.伸手向上动作的危区(图1),是指一个人踮着脚尖站着伸手向上所能够得着的最大距离(从脚尖量到手的中指尖)。这个距离的取值,国际职业安全与健康中心是采用2.44米。 2.将手伸过挡板顶部动作的危区。这要看防护挡板的高度,有如图2所示的4种情况。 若挡板只达人的…  相似文献   

6.
工业生产中,人的双手要不断接触工具、设备以及工件,是身体最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国际工联的统计报告指出,在总的外伤统计中,手和手臂的外伤占总外伤数的25%,其中由于手部受伤和致残所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占整个损失工作日数的首位。按手受伤害的频度和伤势的重轻排列,切割伤害居首位,依次为刺伤,烧伤,炸伤,脱臼,撞伤和挤压伤等。其中烧伤的轻重程度,取决于热、电能量的大小,并与所侵犯  相似文献   

7.
<正>手是人体最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一般情况下,手的伤害虽可能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但却可导致受害者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所以手的保护是职业健康与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手部伤害可以归纳为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机械性伤害和生物性伤害,其中化学性伤害和生物性伤害在其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  相似文献   

8.
个体防护用品在我国也称为劳动保护用品,它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避免或减轻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辅助性的防护装备,在受到条件限制的一些生产场所,不可能装备较完善的工程防护措施时,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就成为主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你好:工作中我不小心压到了双手,失去了劳动能力,但是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保险,公司态度也不明确。我该怎么做?是走法律途径好还是私了好?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你的情况,首先要能确认劳动关系。可以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国际消息     
全球八分之一儿童劳动负担过重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5月6日说,全球每8名儿童中就有1人承担着与他们的年龄和体力不相称的繁重劳动,并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和智力造成伤害。目前全球共有2.46亿儿童被用作童工,其中1.79亿儿童在从事挖矿、捕渔和建筑工地上的重体力劳动。另有840万儿童被迫充当奴隶、童子军及从事色情业。  相似文献   

11.
眼面部是人体直接裸露在外面的器官 ,在生产作业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伤害。职业性眼伤害约占整个工业伤害的5% ,占眼外科医院外伤的50%。锻压、焊接、切割、激光及灯光作业人员在劳动时 ,眼面部会受到有害辐射线、强的可见光、有害物质飞溅的碎屑或熔融物质的伤害。轻者可能会引起角膜炎、电光性眼炎、出血、面部划伤、烫伤等 ,重者可能会造成视力下降 ,以至失明。一、生产中的眼面部伤害眼面部伤害的因素很多 ,各种高温热源、射线、光辐射、电磁辐射、有害液体、气体、熔融金属等异物飞溅、爆炸等都是造成眼面部伤害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现在的饭店、商场的卫生间都有免费的洗手液,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免费的洗手液里有“猫腻”,有的洗手液用过之后,会让自己的手越洗越脏,甚至可能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1 名词、术语 1.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 损失工作日 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 暂时性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2 事故类别 见下表。3 伤害分析 3.1 受伤部位 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劳动组织(I.L。D)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由于外物飞来、落下或人员跌倒、坠落等原因引起的工伤事故中,头部伤害占15%。日本对人力装卸搬运作业工伤事故的有关资料表明,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伤害,头部伤害占13%。这两个数字(均不包括面部伤害)说明,头部受伤的频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宣传工作帽的知识,让有关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好好使用工作帽,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工作帽的种类很多,按品种和用途分类有安全帽、矿工帽、女工帽、普通工作帽、特殊用途工作帽五大类,下面分别叙述它们的使用知识。 安全帽 在保护劳动者头部免受损伤和减轻伤害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相同点 :原则上讲 ,伤亡事故属工伤范畴 ,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均应视为工伤。具体地讲 :( 1)伤亡事故和工伤的伤害对象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职工 ;( 2 )伤亡事故和工伤均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 ,或虽不发生在劳动过程中却是由于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设备设施和作业条件不良而发生的 ,或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工作发生的 ;( 3)伤亡事故和工伤均包括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不同点 :按照两者的定义范围和相应解释 ,工伤的定义范围比伤亡事故要大。其中 ,不属于伤亡事故的工伤有 :( 1)非急性中毒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感觉器官中,眼睛是传递信息量最多的器官。一个人的视觉功能优劣,对维持正常生活和保持工作秩序至关重要,而且还影响人的心理。面部是人体裸露部位,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伤害。职业性眼伤害约占整个工业伤害的5%,而眼部面积只占人体表面积的1/600。这就是说,相对其他人体器官,眼部更易受到职业性伤害。锻压、焊接、切割、激光等作业人员在劳动时,眼、面部会受到有害辐射线、强可见光、有害物质飞溅的碎屑或熔融物质的伤害,轻者引起角膜炎、电光性眼炎、出血、面部划伤、烫伤等,重者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17.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以及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它通常是一种预防辅助设施,但对某些特殊行业,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对劳动者又是一种主要防护设施。因此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好坏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致使劳动防护用品行业有了蓬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手部造成伤害,如机械伤害,高温、低温伤害,微波、放射线等电磁、电离辐射伤害,电伤害,化学品腐蚀或过敏反应.长期泡水皮肤表面组织受损以及微生物引起的皮炎、感染等。  相似文献   

19.
自从国发(1983)85号文件下达之后,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劳动保护法规相继出台,工矿企业和经济部门也正在贯彻执行。但是,科研单位的劳动安全工作却尚未得到真正重视。目前,中科院没有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在院保卫局内设一技安处);基层的安技人员多为兼职,说了不算;地方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对科研单位一般过问的也不多。 在科研工作中,各种有害因素,时刻危害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健康。自1980年以来,在中科院一些研究所里,触电致死、机械伤害致死、烧伤致死及高处坠落致死等类事故都相继发生过。就劳动安全而论,科研单位有七多: 1.…  相似文献   

20.
施倚 《劳动保护》2011,(10):112-11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上市公司职工。1999年4月24日,我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造成牙槽骨骨折、牙齿脱落、左手臂骨折、脸部肌肉穿透伤、一只眼睛视力模糊等伤害。回公司后我所在的生产分厂按工伤申报程序将工伤申报材料报到公司安环处,安环处也审批核实并按工伤办理了相关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