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缺憾传统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只理解为人类社会向自然界索取的能力,而不同时理解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必须有所偿还,维护和保持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的能力。这种生产力观的片面性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使人类社会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以往的生产力概念出发,历史上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也同样是元限的,这必然导致在经济发展中采用了一种粗放式、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浪费。这种掠夺式经营只关心近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无视资源环境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市的自然资源结构中,水资源量大质优,地位突出,农业自然资源配合协调,城市建设的相关资源组合较好,能源与矿产资源相当贫乏。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察,人均资源量将日趋减少,水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城市土地资源尚具潜力但矛盾日益显露,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制约性是深刻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对省区自然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的相关结构,研究了各类资源的开发潜力,最后对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烧、沤、饲的传统利用方式已转变为堆积在田头、路边或作为废弃物付之一炬的处理方式。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妨碍交通,污染环境,浩成烧毁树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增长往往随着对自然系统压力的增加和对环境质量显著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地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要保护自然系统长期的生产力,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并使环境质量恶化减少到最小程  相似文献   

6.
2000年的 11月从初冬微寒的上海浦东,来到温暖如春的南国深圳,使人感受到绿色的生命与意义。在与参加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表彰大会的各位代表一起来探讨绿色学校这一话题时,大家都在思考:绿色学校,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认为绿色学校带给我们的是对环境与教育的认真反思与客观审视。   现有的地球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历经 38亿年沧桑演化贮存起来的。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自然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耗。伴随工业革命成长发展的现代教育,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时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这种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世界11%的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作为 "世界重要湿地"的成员单位、国家级林业科普基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得出该区域目前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其发展必须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新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地广人稀,开发潜力很大。新疆土地面积165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现有人口仅13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每平方公里人口8人,全国平均为106人。这说明  相似文献   

9.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只有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的巨大潜力,是一个资源型省区。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的国民经济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大批的工农牧业产品和原料,积极支援了国家建设。其中,乡镇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到1987年,全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的分析,本文讨论了光热资源和水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提出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集约化的半闭路式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促进河西走廊农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延津县沙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治理的方向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同类地区风沙化土地的开发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的发展观的确立, 绿色GDP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进以传统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真正实行绿色GDP却面临重大技术障碍。举其要者,大致有三: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非货币贡献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 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增长的贡献。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危机, 其根源在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模式。在物质层面上,这一经济体系是由环境生产力支撑的,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当前的经济体系无视甚至否定环境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3.
刘丰 《环境教育》2015,(3):48-49
过去几年里,发展这个词用得特别多,大家都在讨论怎样才能发展得再快一些。但是当我们暮然回首,忽然发觉生存已经出现了问题。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再发展下去的话,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将有可能会被我们全部透支掉。如果连可持续生存都无法保证的话,发展还有多大意义呢?先把生存当回事,再去谈发展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文明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最开始的原始共生阶段。那时,虽然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但因为自然资源丰盛,并且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按照各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建设高效益,高功能和形成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它是在吸收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生产力的新技术的同时,摒弃了有害于环境和导致农业生态恶化的弊端。建设生态农业是使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和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园户村乡各级干部和村民,在科技示范乡建设的进程中,发展农业生产,自觉和不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走廓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的分析,本文讨论了光热资源和水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集约化的半闭路式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促进河西走廓农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试论自然资源保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保护法属于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还不十分完善,与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针对自然资源保护法存在的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利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     
辛静 《环境教育》2007,(11):42-43
特别策划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对环境破坏甚微。3.近现代,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形成了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已逐步对环境造成危害。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倡“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国家建设只强调数量,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中国开始高度重视环境问题,1973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6.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片面强调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的环境危机已完全爆发。4…  相似文献   

18.
确立新资源观:跳出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思维定式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开发发展的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是,如果不跳出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发展的思维定式,确立新的资源观,这一优势不但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可能成为我们开发发展的包袱和障碍因素。  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发展不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分析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资源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的富集程度并非与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相反,它们之间主要表现为反相关关系。综观世界经济可以得出加下结论:自然资…  相似文献   

19.
生产离不开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在生产上只能与自然一道来进行工作。”国土规划量大面广,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进行国土规划需要不少必备的基础性工作,自然资源研究同其它基础性工作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行性质。因此,制定国土整治、开发、利用规划时,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研究的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生态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保护生存条件、保障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及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前提、建设生态道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