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王孔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6):110-115
核电火灾是现代消防安全的重要部分。依据核电厂的实际组成构造对其进行了层次划分,建立了由堆本体、一次冷却系统、化容控式系统堆安全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和燃料操作系统为中间层的核电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收集到的相关核电事故数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核电厂各系统部位引发火灾造成的核电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各组分的统计权重,得到了针对核电厂各构造部位的火灾危险性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打分的方法对核电厂进行调查模拟评价,计算出核电厂各组成部分消防安全状况的危险指数,所得结果比较符合核电火灾实际统计。 相似文献
4.
5.
健康风险分析(HRA)在石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少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5):26-30
结合参加南海石化项目管理承包商(PMC)的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工作的体会,简要介绍了南海石化项目中使用的主要健康风险分析的方法(HRA),包括HRA的意义、范围和方法,举例说明了如何进行HRA.同时笔者还提出了HRA和中国设计报批相结合的思路,指出HRA可以作为职业卫生专篇的编制依据.通过进行HRA,找出设计中有可能影响健康的所有因素,确定危害部位,并初步提出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给出了职业卫生工作在工程设计中的结合点.对今后工程中HSE一体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根据燃煤热电厂工艺设置的要求和所使用原料的性质,分析了燃煤热电厂的火灾危险性,用事故树方法分别对输煤皮带火灾、锅炉燃烧室爆燃、汽轮机油泄漏火灾、电缆火灾等4个生产单元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洪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6):5-13
为进一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污水处理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和生物气溶胶2类危害因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矩阵法和剂量-反应模型等3种评估方法;噪声和人机工程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风险评估、暴露特征污染物的识别、复合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职业与非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等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9.
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是电力职工从反事故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方法.将其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安全工作中,使电厂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危险而认识危险.分别对锅炉运行中的锅炉制粉系统和锅炉检修中的焊接作业进行危险点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特点、实施效用等方面,对QRA与RBI两类风险评估技术进行比较,选择使用RBI技术方法对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内静设备及管道实施风险评估。运用挪威船级社的ORBIT Onshore软件定量计算评估范围内设备、管道风险值,评定风险等级,辨识隐患设备,然后从后果、可能性两方面分析产生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分析得知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受H2S、HCl腐蚀减薄影响轻微,但NaOH导致的碱应力腐蚀对聚合反应后序工段中部分管道设备失效可能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装置内存在的不同损伤机理提出检验优化策略,为装置定期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西部流域梯级开发水电站环评及其显现的环境问题案例,产生对流域梯级开发项目进行分割式单项环评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对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贯穿流域规划,建立累积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从其管理机制及公众参与机制上保证流域开发环评的有效实施,使环评在流域梯级开发中真正发挥对生态环境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RBI方法原理,实施化工装置压力管道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将装置内各腐蚀回路中的压力管道按照管径、材质及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组,以得到各压力管道组的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抽检比例,制订在线检验策略。以某厂环氧乙烷/乙二醇〖JP2〗(EO/EG)装置为对象,应用壳牌S-RBI软件完成装置内274组(共458条)压力管道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共抽取178条压力管道实施在线检验,考虑到该装置存在的减薄机理,在线检验技术手段以测厚和宏观检查为主,并对部分中高风险等级以上的压力管道进行数字射线检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RBI技术的压力管道在线检验策略能够有效发现压力管道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船舶动力装置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船舶动力装置安全综合评价水平,依据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化策略,将其应用于船舶动力装置的安全评价之中。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船舶动力装置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及实现方法,并以实例论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209-213
安全评价是衡量风险,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为了不同的评价目标开发出来的各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认清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助于系统地运用安全评价方法衡境目标的风险。安全评价软件有助于弥补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并提高安全评价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ERA)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的ERA定义,深入分析ERA的内涵和类型,在重新给出涵盖性更全面的ERA定义的同时,对3种评价内容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横向比较。收集整理了ERA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从时间、范畴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划定了ERA的外延。 相似文献
16.
国外已经对火电厂的安全评价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国内对此项工作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尤其对火电厂危险化学品更缺乏相关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研究。在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中,需使用到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由于使用、存储不当,极易造成重大事故。根据某火电厂实际情况,结合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运用道(DOW)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火电机组氢冷系统(GRH)单元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GRH单元的本质危险性很大,经过安全措施补偿后危险性较轻,说明利用道氏法对火电厂危险化学品使用状况进行评价,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改善火电机组运行环境的安全。评价结果可为火电厂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风险形式多样化的电网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的电网综合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现代电网面临的风险因素,从网架结构、运行状态、能源供给3个方面重新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博弈赋权模型融合指标主观权值与客观权值,最大化消除了单一赋权法造成的权值偏差;然后,通过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计算风险指标样本在理想解上的投影,并以风险指标样本对负理想解的优属度来表征电网综合风险大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研究所得电网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对电网调度规划决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电力建设工程中对危险源动态风险研究不足和混淆重大危险源概念导致的危险源难于分级管理与控制的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法律、规范等界定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引入了危险源动态风险系数的概念,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确定了动态风险系数的19个影响因素,基于此改进了LEC评价法,并划分了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级别。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工程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动态风险系数引入的必要性,测算了危险源实际风险度,并根据实际风险的划分结果建立了“3+2+1”危险源控制模式,实现了对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