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化物诱发生物有机体体内或体外的毒理学效应.本文简要地综述氟化物对有机体的不同亚细胞组分:酶、胶原、染色体、线粒体、膜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用紫花苜蓿(Medieago sativa L.)作为宿主植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和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单接种及双接种对PCBs复合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共生体系中,紫花苜蓿对土壤中PCBs的降低起到明显作用,使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中PCBs浓度分别下降了15.8%、23.5%,紫花苜蓿单接种菌根真菌和苜蓿根瘤菌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中PCBs浓度分别下降了14.8%、24.1%和20.6%、25.5%,双接种后土壤PCBs分别降低了23.2%、26.9%,而且也改变了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程度,改善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可见,紫花苜蓿豆科植物.菌根真菌一根瘤菌特殊共生体对PCBs污染土壤显示了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3.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菌根真菌-紫花苜蓿-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滕应  骆永明  高军  李振高 《环境科学》2008,29(10):2925-2930
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宿主植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和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单接种及双接种对PCBs复合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共生体系中,紫花苜蓿对土壤中PCBs的降低起到明显作用,使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中PCBs浓度分别下降了15.8%、 23.5%,紫花苜蓿单接种菌根真菌和苜蓿根瘤菌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中PCBs浓度分别下降了14.8%、 24.1%和20.6%、 25.5%,双接种后土壤PCBs分别降低了23.2%、26.9%,而且也改变了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程度,改善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可见,紫花苜蓿豆科植物-菌根真菌-根瘤菌特殊共生体对PCBs污染土壤显示了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4.
黑麦草-菌根-蚯蚓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稻土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蚯蚓-菌根对多氯联苯(PCB)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试验土壤中PCB含量为307.2 ng·g-1,并设添加蚯蚓(E)、种植黑麦草(R)、黑麦草-蚯蚓(RE)、黑麦草-接种菌根(RM)及黑麦草-菌根-蚯蚓三者联合修复(RME)5个处理,以不加黑麦草、蚯蚓、菌根的土壤为对照(CK),并...  相似文献   

5.
氟化物是自然界广范存在的化学物质.它能在人体许多器官中残留.因此弄清氟化物能否致癌、致畸、致突变是很必要的,但是关于氟化物能否“三致”问题,从国内、外各项研究来看,存在很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氟化物有“三致”效应,而另一种观点则否认氟化物有“三致”效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氟化物同其它致癌共同作用时,加强或抑制了其它致癌物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6.
氟是自然界中固有的化学物质,它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水、土壤、岩石、动、植物和人体内都含有氟。土壤和岩石中的氟多以磷灰石[3Ga_3(PO_4)_2·GaF]、萤石(GaF_2)、冰晶石(Na_3AlF_6)等形式存在。当地下水流经含氟地层时,氟可溶于其中,主要是氟化钙,而使地下水含氟量增高。氟在自然界中分布情况如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7.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豆科-禾本科植物田间修复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涂晨  滕应  骆永明  潘澄  孙向辉  李振高 《环境科学》2010,31(12):3062-3066
选择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禾本科植物黑麦草和高羊茅作为供试植物,初步探讨了这3种植物在单作和间作条件下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田间修复效应.结果表明,经过270 d的田间原位修复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中土壤多氯联苯的去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紫花苜蓿单作处理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去除率最高,达到59.6%.土壤多氯联苯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都降低了土壤中二氯联苯的比例.3种植物中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最大,其根部积累的多氯联苯含量最高可达355.1μg/kg,显著高于黑麦草和高羊茅根中的含量.各处理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提取修复效率依次为:紫花苜蓿单作紫花苜蓿-黑麦草-高羊茅间作紫花苜蓿-黑麦草间作黑麦草单作紫花苜蓿-高羊茅间作高羊茅单作.豆科植物紫花苜蓿是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田间原位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原位修复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生态调控措施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经添加石灰、翻耕、种植紫花苜蓿、种植水稻等修复阶段后,土壤中PCBs含量呈显著降低,平均去除率达86.9%;同时也降低了土壤中类二英PCBs毒性当量.对土壤PCBs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控翻耕与种植紫花苜蓿修复阶段,主要对低氯代PCBs进行降解去除;在种植水稻修复阶段,则主要降低了高氯代PCBs含量.结果还显示原位生态调控修复并未对土壤微生物生态产生较大影响.可见,该技术对于修复PCBs污染农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协同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微域试验,初步研究了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对多氯联苯(PCB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协同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对PCB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高于紫花苜蓿单作,其中紫花苜蓿-海州香薷混作、紫花苜蓿-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种植120d后,土壤中PCBs含量比紫花苜蓿单作时分别降低43.0%和47.8%,强化效果显著.与紫花苜蓿单作相比,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可有效提高植株总生物量,增强植物对土壤中PCBs的吸收富集能力.土壤PCBs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植物可有效降低土壤中低氯代PCBs含量,植物混作栽培模式可以促进高氯代PCBs组分向低氯代PCBs组分的转变.可见,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对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田土壤具有较好的协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本文对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对人体、动物、植物的污染生态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环境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2.土-水-气-食物链中氟化物的迁移和积累与地方性氟流行病;3.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植物氟毒效应;4.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蚕桑氟化物污染;5.环境中氟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从事国家“八五”课题中《多氯联苯(PCB)工业性焚烧技术研究》专题的实践过程所涉及到的“专用场地的建设”、“焚烧工艺”及“前景展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半个世纪的应用,从变压器到考克画,20世纪70年代后期,多氯联苯(PCBs)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而被禁止使用.但鲜为人知的PCBs正在伊利诺伊州、新斯科舍省州和新泽西州的城市和水域中出现.研究人员怀疑这种化学物的出现范围远不止此,但不知道它如何或是否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观察氟化物的细胞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短期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效应实验表明,氟化物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显著(P<0.01),而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延迟细胞周期动力学过程都不显著(P>0.05)。以上三项指标的观察结果虽不相一致,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显著改变却证明,氟化物仍显示一定程度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5.
氟化物与桑蚕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氟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家已把氟列为重点防治的六种大气污染物之一.大气氟污染对农、林、牧、副业有很大危害.由于家蚕对氟污染极为敏感,因此养蚕  相似文献   

16.
用MCF-7细胞增殖法研究国产多氯联苯的类雌激素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试验,对两种国产多氯联苯混合物PCB3和PCB5的细胞增殖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和黄型雌激素17β雌二醇相比,PCB3在7.8pg/mL水平表现出其类似的生物效应,其相对的细胞增殖效应分别为0.94和0.86。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氟化物与癌症的相关性及其机理,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分别从氟化物对癌的诱发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性研究以及促进致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氟化物对肝癌、纤维肉瘤、肿瘤性转化等方面具有诱发作用,与口腔癌、咽癌、结肠癌、直肠癌、肝胆管癌、排泄器官癌、男性骨癌、泌尿系癌、淋巴造血系癌、肺癌、膀胱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具有某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多氯联苯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多氯联苯(PCB)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变电站变压器油污染的土样中分离出25株PCB降解菌,底物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可以利用多种PCB作为唯一碳源,对其中三株菌作了鉴定,都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用气相色谱法和氯离子测定法检测了八株菌对各种PCB的降解能力,降解率一般为20—50%,高的可达60—100%,降解能力随含氯量的增高而降低,不同异构体降解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差别,在PCB的降解中有氯离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多氯联苯的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联苯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每分子PCBs含1~10个氯原子。同一氯原子数的PCBs各有数目不同的异构体。商品PCBs一般按氯原子数或按产品中氯含量分类。PCBs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不易挥发,不易氧化,是理想的绝缘油和异热油。所以,长期以来,被大量用于变压器、电容器等电器设备中;也用于传热系统、液压系统中;还用作颜料、无碳复写纸、切削油等的组份。从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逐渐发现,PCBs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新陈代谢系统可造成严重的损害;更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