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问题乃是激起求知欲望的刺激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巧妙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现将课堂提问分为如下几种方法:一、激趣性提问数学是以抽象性、逻辑性著称的科学,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加以处理,转化为较有乐趣的内容。教师在授课之前,有意识地设计课堂提问,可以创造  相似文献   

2.
把握提问技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技巧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课堂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所以精心设计一堂数学课的提问,孩子们的生命潜能将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将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主要由教师发起和引导的多元对话与多维交往活动。维系这种对话与交往活动的根本要素是"问题"。以2011年江西省"赣教杯"中学化学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学录像中的教师提问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以便引起高中一线教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视,努力提高课堂提问质量,让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以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现状。2000—2011年,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文献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关注。该领域涉及作者6 012名,核心作者129名。著录发文机构共1 067家,发表论文100篇及以上的机构3家,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发文数量居首位。被引次数排在前10位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为3 188,被引次数最高的前3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土壤通报》、《科学通报》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其前身《农业环境保护》)刊发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居于榜首,《安徽农业科学》刊发89篇,位居第2。关键词分析表明,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土壤修复方式以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电动修复较多,化学修复、物理修复、淋溶修复较少;原位修复较异位修复研究为多。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而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师可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及经典课堂评比活动,从课堂导入、课堂提问、活动衔接及课堂拓展四个方面对"我"的概念设计及运用进行思考,并在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巧妙使用"我"的概念,以"我"为媒介,促成师生及生生间更流畅的交流方式,实现更为有效的口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气化是实现生物质分布式开发和能源化转化的有效途径,用途广泛灵活性强,助力清洁能源系统构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结合S型曲线及可视化工具,对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 Core数据库中"Biomass gasification"主题的12034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气化主题研究论文以稳定的年增长率从2001年的58篇增加到2020年的1517篇;发文量的S型曲线表明: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未来的15年仍有很大的创新及发展潜力;中国的累计论文发表数量最多(3201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26.60%),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而欧美国家的发文质量相对更高;关键词共现及演进路径分析表明,生物质气化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新型气化工艺的开发(耦合工艺、化学链气化)、对碳中和的潜在贡献及"能源、火用、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评价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效课堂逐渐走进农村学校课堂,为农村教育教学指引出一条新思路、新方法,彻底将以往单纯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小组协作意识。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后进生普遍偏多等特有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提问频繁且显得随意,常常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如何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一、预设与生成,有效提问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教师就要学会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时间与空间,等待提问  相似文献   

10.
过往研究甚少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国大学从事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情况,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学系1944-1949年间的三篇本科毕业论文为核心文本作学术史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电化教育研究在研究领域、问题及学术规范上均有创获,并在形成中国本土电化教育研究"科学共同体"、实现电化教育理论由单纯引进向本土化的重要转变及促进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深化上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现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较为被动,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西门豹》的教学为例,探讨以"三重假设法"实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东西可想,有事可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两节小学数学课堂录像为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出发,借用文化互动、文化与人格学派、解释人类学、仪式象征等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师性别与课堂提问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阐释男女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差异与文化原因,以期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问题面前引起教师及管理者对教学中教师性别差异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造成浙南地区重大损失。文章以重灾区泰顺县为例,根据应急调查结果和现场踏勘情况,通过统计及对比分析,认为泰顺县因"苏罗迪"台风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为:时空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仕阳镇;多发生在台风登陆前3小时和登陆后6小时;具群发性,以滑坡(浅层土质)为主,虽多为小型,但危害较大;多发生在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为15°~25°,以第四系残坡积层及晚侏罗世西山头组(J_3x)火山岩为主。地质灾害与罕见的台风暴雨直接相关,与不规范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预测了泰顺县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分级管理和分类治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提问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提问的针对性不强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在何时设疑、要达到什么目标、突破什么难点,都没有进行认真考虑,而是来个"满堂问"。课堂气氛看起来热闹非凡,但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15.
教学始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既是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活动的需要,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需要。本文对多个案例的剖析,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英语课堂发言"冷场"现象与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评价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英语课堂发言"冷场"现象不利于发展初中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不利于教师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提高自我效能感。采取优化课堂提问方式、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讲究课堂评价艺术等策略可以有效改变课堂发言"冷场"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具活力与激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所以,课堂的科学提问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英语课堂中科学提问的相关措施与建议,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新课改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在新课改的浪潮下也不断摸索实践,在数学课堂上先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组,以课堂自学为主,刚开始学生只是把看书当成了自学,当学完后再提问时学生只记住了书上有的知识点,并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及为什么,我只得一点点地提示他们,随着方法的进一步实行,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文以全国范围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对1991—2011年长达21 a的农业净碳汇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间变化角度可以发现,整体上我国农业在长达21 a内均以净碳汇为主,并且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净碳汇净增93.7%;2)我国农业碳汇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者共同占到了80%左右,而碳源结构则在1991—2011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由1991年农药为主,化肥、牛为辅转变成为化肥为主,农药、地膜、牛为辅的结构;3)空间分布方面,我国县域农业净碳汇量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存在4种农业碳生态类型区;4)1991—2011年间净碳汇为负值的县级单元数量增多,并且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与内蒙古。农业种植量相对较小,作物生长碳吸收不明显,单位产量农业投入要素多以及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是这些地区农业净碳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 第12届国际放射性碳会议已于1985年6月在挪威特隆赫姆市挪威技术学院的校园内举行。到会代表来自24个国家,共140余人,我国有两名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会议历时5天。会上宣读了91篇论文,另有67篇论文以张贴形式作了书面介绍。我国~(14)C 工作者向大会提交了6篇论文。其中4篇是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的。从本届大会的论文总数来看,比上届会议多20份,特别是有关加速器质谱仪测量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