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范元中  孔福生 《化工环保》1990,10(5):301-304
文中以大分子网状树脂吸附富集、二氯甲烷洗脱、KD浓缩器浓缩、GC/MSD分析鉴定,鉴定出造漆厂排水中有机污染物九十多个。并对部分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2.
陈正夫  张月贞 《化工环保》1993,13(3):168-170
应用大孔型树脂吸附和液-液萃取相结合的前处理及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CC/ITD),分离测定了再生胶脱硫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磊 《化工环保》2012,40(5):474-479
综述了Fe3O4-MnO2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Fe3O4-MnO2复合材料的负载方式,总结了Fe3O4-MnO2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同时,阐述了Fe3O4-MnO2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指出:Fe3O4-MnO2复合材料未来的研发方向是实现负载方式的多样性和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制备出形貌多样、结晶性能好、稳定性高、经济性好、功能多样的Fe3O4-MnO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的固化/安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俊康 《化工环保》2004,24(Z1):138-140
目前对污染物的固化/安定化处理主要有6大类,即水泥胶结、石灰和火山灰材料胶结、改性粘土吸附、热固树脂胶结、热塑材料胶结和玻璃化技术等.其中基于水泥的固化处理的机理是基于污染物与水泥胶结剂之间发生的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离子的同晶替代和物理匣限作用等.还简要概述了使用S/S技术处理一些常见污染物的方法以及污染物对基于水泥S/S处理的干扰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17种醛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空气中17种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PDA)分析方法.该法以2,4-二硝基苯肼(DNPH)的盐酸溶液作为吸收液,将醛酮类化合物转化为醛酮-DNPH衍生物,以醛酮-DNPH的特征吸收波长和色谱峰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工作曲线法同时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测定液中各醛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05~2.00μg/m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1.5%~98.9%,相对标准偏差为3.6%~9.4%,检出限为2~10μg/m3,可用于化工装置尾气及环境空气中醛酮类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火灾次生/伴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是各类企业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重点之一。以山东济南某废纸回收企业的原料仓库突发火灾为例,评估火灾次生/伴生污染物一氧化碳的环境风险。采用AFTOX模型模拟了突发火灾次生/伴生污染物一氧化碳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事故风险预测,同时提出火灾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电子废弃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尚未形成有效快速分析检测方法的问题,介绍了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微波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POPs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POPs的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生物传感器测定法、表面胞质团共振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等生物分析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全面分析了我国污泥的产生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主要的污泥干化处理处置技术。污泥干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并且不改变污泥热值,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污泥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收集、预处理、深度干化及返混、焚烧发电等步骤,分析了其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技术。借助示范工程实例中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一体化技术工艺的运行状况,对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技术进行经济性评估。  相似文献   

9.
范元中 《化工环保》1992,12(2):119-120
化工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常属于有毒有害化合物,当对污染源监督监测时,若采用萃取法,则存在溶剂干扰待测轻组分、预处理步骤繁琐、分析时间长等缺点。本文介绍测定化工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顶空色谱-质谱法。该方法采用质谱定性,并省去了样品的预处理步骤,使分析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梅竹松  胡相华  吴伟 《化工环保》2018,38(5):599-604
针对某退役化工企业地块的关注污染物硝基甲苯一氯、二氯代物的历史形成、污染状况和土质特点,在小试技术验证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淋洗—H2O2-O3-UV复合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受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较好地适用于关注污染物的土壤修复工程,修复后指标明显优于目标值,且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物料平衡原理,推导出了稳态下A/O流程中含氮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计算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工况下氮污染物可能的排放状况。  相似文献   

12.
陈燕斌 《化工环保》2021,41(2):241-245
为了去除石化行业乙烯装置裂解炉烧焦尾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对传统用于气体除尘的旋风分离器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旋流除尘器,并将其应用于乙烯装置裂解炉清焦过程中.经新型旋流除尘器处理后,出口气中焦粉颗粒质量浓度基本控制在15 mg/m3以下,符合GB 31570—2016《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20 m...  相似文献   

13.
制药废水有机污染物特性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某制药企业废水生物处理站进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气相色谱—质谱图谱,提出了根据废水水质特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的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进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物质,且主要来源于车间5排放的COD比重大、水量小的工段废水;采用旋转蒸馏预处理法处理车间5废水,可使...  相似文献   

14.
曹向禹 《化工环保》2013,33(1):39-42
采用ClO2氧化法预处理联苯胺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探讨了影响COD和联苯胺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并采用GC/MS技术对ClO2氧化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组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ClO2加入量为45~55 mg/L,ClO2与联苯胺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在(3.0~3.5)∶1,反应时间为 30~35 min。在此条件下,ClO2氧化后出水中联苯胺去除率达到80%以上,联苯胺类污染物含量得到有效降低,废水BOD5/COD由原水的0.18提高到0.40。该方法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较好的生化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天禄  杨琦 《化工环保》2019,39(6):641-645
采用混凝—A/O生物膜法处理乳液聚合ABS树脂生产废水,确定了混凝预处理工序PAC和PAM的投加量,考察了混合液回流比(R)和A/O段总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中COD,NH_4~+-N,SS,TN等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RT为18~24 h、R为2~3的工艺条件下,A/O生物膜法好氧段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小于60.0 mg/L,ρ(NH_4~+-N)小于5.0 mg/L,TN小于15.0 mg/L,达到了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解法产生活性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考察了活性氯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并对Ti/RuO2-IrO2-TiO2电极电解实际含氯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Cl-浓度和电流密度、减少SO42-浓度和极板间距、降低电解温度的方法能够提高活性氯产生量,从而提高电极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对于Cl-浓度为0.005 mol/L、COD为49 mg/L的废水,使用Ti/RuO2-IrO2-TiO2电极,在极板间距为0.5 cm、电解温度为20 ℃、电流密度为20 mA/cm2、初始pH为8.0的条件下电解处理60 min,废水BOD5/COD值由0.04提高到0.25,COD降至24 mg/L,达到DB 11/307—2013《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排入地表水体污染物B类排放限值(COD≤30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多水期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法对某在役炼化场地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炼化场地土壤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砷、钴、苯、苯并[a]芘、乙苯和石油烃(C10~C40),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铊、铍、铅、钒、镍、间/对-二甲苯和二苯并[a,h]蒽等;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钒、铊、钼、苯乙烯、苯并[a]芘、石油烃(C10~C40)、苯、硫化物、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钴、砷、镍、铍、铅、甲苯、1,2-二氯丙烷、乙苯、间/对-二甲苯、二苯并[a,h]蒽、氟化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本工作构建的特定场地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简捷有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WSH-2型催化剂在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装置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废气处理量86 000 Nm3/h、设定反应器进口温度250~300 ℃、设定进口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1 000~2 200 mg/m3的条件下,无论单系列还是双系列运转,采用WSH-2型催化剂均可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气体中的NMHC、苯、甲苯、乙醛、SM等的含量均符合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MHC去除率达到92.9%以上,装置运行稳定。按照目前的废气排放工况推算,预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可达5 a。  相似文献   

19.
陈凯伦  李方敏  黄河 《化工环保》2017,36(5):497-502
采用4种表面活性剂解吸老化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其解吸动力学特征及残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相同(0.5 g/L)条件下,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解吸率的大小顺序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曲拉通X-100(TX-100)吐温-80(TW-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SDS的解吸率最高,经48 h累积解吸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解吸率为38.7%;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的解吸动力学曲线用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70 2~0.995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TW-80)对石油污染物中饱和烃组分的解吸率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而对芳香烃组分的解吸率不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SEM、能谱分析(EDS)、FTIR以及GC-ICP-MS等方法对被污染反渗透膜表面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表面的无机污染物主要为CaCO3、CaSO4、MgSO4、Ca3(PO4)2、SiO2胶体和Al(OH)3胶体物质;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石油类和环烷类有机物(如亚甲基环戊烷)等;被污染反渗透膜表面的微生物含量为5.3×109CFU/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