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环境》2016,(7)
正在一个装有控制室的造纸厂模型中,通过监控需水量、原料成分、热能消耗等各项数据,并调节生产流程,生产出来的新型纤维产品可替代石油、木材等原料。这是记者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看到的数字化驱动传统产业变革的一幕。4月底,这个世界最大的工业展在德国举行。今年展会的主题为"工业融合——发现解决方案",聚焦智能化、数字化工厂与能源系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6):30-30,38
2007年前三季度.天津开发区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稳定,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星、丰田等多数工业企业增长态势良好,能耗水平稳步降低。  相似文献   

3.
生化法净化工业有机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处理后的废气能够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填料塔处理浓度有机废气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应用试验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当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梅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3):42-43,48
建立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 ,对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工业领域,余热资源大量存在且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本文介绍了工业余热的分类、余热回收的途径,并以某焦化企业的烟气余热回收项目为例,说明了工业余热回收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可观,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领域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共生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工业共生的3要素。介绍了工业共生的质参量兼容原理,共生能量生成原理、系统进化原理。阐述了工业共生模式的4种类型:共栖,互利型工业共生。寄生型工业共生,附生型(异生型)工业共生,混合型工业共生。分析了工业共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2003年-2007年广州市各种工业结构企业工业总产值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市工业生产规模结构、轻重工业结构、行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①广州市三种生产规模的企业中与工业三废关联最大的是小型企业,其次是中型企业,大型企业最小;②相对重工业,广州市轻工业与工业三废的关联较大;③广州工业主导行业与工业三废的关联度排序:纺织业〉石化工业〉电子产品制造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冶金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相似文献   

9.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表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产值将达2.4万亿美元,成为继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该报告称,包括风电设备、保温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乙醇生产设备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2007年获得了9300亿美元的收益,已超过了全球制药行业收益的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基姆·卡斯滕森说,  相似文献   

10.
工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但可通过加强管理将事故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文章在对工业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污染事故管理的工作程序和响应的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指出,建立工业环境污染事故管理信息系统将是加强污染事故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杨伟利 《环境》2006,(9):36-39
在我国,按照三大产业的分类法,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合称为第二产业,这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有所不同。遵从公众习惯,我们在此提到的工业也是指第二产业。相对于农业和第三产业而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也为农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基础的设施和装备,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理所当然地成为后工业时代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工业生态学的演化与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当前工业生态学(IE)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IE的演化进程,阐述了IE的原理,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指出:IE是一门以提高工业过程中原料使用效率、降低废物排放弃为目的,研究工业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其化过程经历了孕育、萌芽的提出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生态系统,而工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工业生产部门;工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毛建素  曾润  杜艳春  姜畔 《环境科学》2010,31(11):2788-2794
中国工业是资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头,解析工业各行业的生态效率可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必要信息.在分析工业构成并构建工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选择能源消费和废水、固体废物、SO2、工业烟尘、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研究的环境影响类别,界定了与这些环境影响相关的生态效率,估算了中国2007年的工业生态效率现状,结果为:能源效率615.5万元·ktce-1;废水和固废方面的生态效率分别为54.3万元·kt-1和1.9万元·t-1;工业SO2、烟尘和粉尘方面的生态效率分别为59.6、169.2和184.6万元·t-1.深入分析了39个工业部门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以上几种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不均衡性,表现为不同行业在不同类型生态效率中的工业排序明显不同;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态效率,不同工业行业的数值可相差几百倍到几万倍,表明通过优化工业结构将具有较大的提高工业生态效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工业水污染与工业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紧密相关的事实,通过分析城市工业水污染经济学特征,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模型。并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将水污染排放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以及水污染损失模型整合在系统中,构成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最后,在分析了黄河流域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工业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该市工业水污染特征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提出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到 2000年前要实现达标要求,现在各地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执法攻坚力度,督促企业作最后的冲刺,着力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任务的落实。   现将全国工业污染源截至 9月底达标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1全国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持续稳步提高,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今年 9月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企业 23.8万家,已经达标 22.3万家,达标率为 93.4%:占全国污染负荷 65%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 17925家,已经达标 15347家,达标率为 85.6%: 620家国家重点企业 (部分大公司按二级法人单…  相似文献   

16.
德国北部博览会之都汉诺威的世界博览会展馆内,除了有大量和电子科技有关的展览会入驻以外,每两年举办一届的L1GNA(世界林业和木材加工技术)博览会也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展览会。2009年的LIGNA虽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参观人数从2007年的顶峰10万人下降到83万人,但是,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在危机中求生存,从木材中得到更多,利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却充分展示了世界林业和木材加工业的新趋势——应对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沈阳市主要工业行业的40多种重点固体废物,开展了生物急性毒性和生物遗传毒性的初筛鉴别和分类评价.急性毒性鉴别将小白鼠法与发光细菌法相结合,进行毒性等级划分.遗传毒性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进行毒性筛选和等级划分.最后,综合各毒性鉴别结果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生物毒性的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8.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2011年11月19日举行的2011中国(成都)国际循环产业经济博览会高峰论坛上指出,为确保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工业领域"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六项工作。周长益说,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通过把好各种工业项目的入口关,搞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工业垃圾处置和出路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采用自然通风,能有效焚烧工业垃圾,无黑烟,无臭并能回收热量,属于节能型焚烧炉,实现了可燃性工业垃圾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县及县以上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93267万t,危险废物将达到1399万t。中国主要工业行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表明,采掘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将继续占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