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质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段歌词,勾起了无数江边人对长江的回忆。对于他们来说,长江这条“母亲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长江人,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了五味杂陈的厚重回忆。  相似文献   

2.
佟伟 《绿色视野》2012,(9):36-38
初到中原腹地襄樊,一条穿城而过的江就让人怦然心动,好似一幅渲染得极好的水墨画。这条江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流经襄樊195公里,是滋养580多万襄樊人的母亲河。在襄樊的一次环保经验交流会上,笔者见到了一个幽默健谈、精神面善的68岁老太太,她叫运建立。此后通过几天的接触,笔者一步步地在她身上求解到汉江丽质的谜底。  相似文献   

3.
长江呼唤着生命的原色,生命的原色正走向长江,一场炎黄子孙保护母亲河的“绿色革命”正在华夏大地掀起。——题记环境敲响的警钟没有一个华夏子孙不为拥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长江而深感骄傲。作为母亲河,与发源于同一座雪峰下的黄河一样,长江曾诞生和哺育了我们的华夏文明。远古时代的长江曾是一片清幽:“自三峡七百里中,  相似文献   

4.
运建立和她的“绿色汉江”,已经成为古城襄樊的骄傲。今年4月,中国首个民间环保奖项——“SEE生态奖”评选活动揭晓, 由“绿色汉江”发起的“保护母亲河绿色汉江行动”,在全国13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滋根奖”。由美国公众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格林纳达电视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摄制组还专程来襄樊拍摄“绿色汉江”在湖北进行环境教育的实况。从2002年“绿色汉江”成立至今, 不到三年时间,运建立把“绿色汉江”推向了全中国,推向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为博大壮美的长江所折服,尽情宣泄心中的情愫,给后者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这条在中华大地奔腾了数千年的母亲河,由于受“病痛”的折磨,正在失去她昔日的娇美。保护长江、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她的儿女们发出了源自内心的呼喊!  相似文献   

6.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入皖后,在长达416公里的日夜奔腾中滋养着江淮儿女。盛夏七月,走进长江安徽段,放眼望去,碧波荡漾、绿草茵茵、白鹭翩飞,一幅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皖江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叮嘱“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其流域是秦巴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具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汉江还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这为汉江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汉江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和汉江水文化旅游资源的项目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开发方案,以塑造水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汉江旅游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外婆常说:开县的河唯有大进河最清,开县的水唯有大进水最甜。清亮的河水中,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可如今,大进河已面目全非,河水污秽,河床狭窄,垃圾成山,臭气熏天,再也找不到鱼儿的影子了,人们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干净的饮用水。学校团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养育了大进人几千年的母亲河为什么不能饮用了?又如何治理母亲河?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4位同学做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目的:通过大进河水资源状况的调查,以事实警醒世人:环保刻不容缓;以事实提醒政府官员:治理大进河势在必行。调查方法:1.观测水的透明度、颜色、气味、漂…  相似文献   

9.
张伟 《环境教育》2014,(12):78-79
正大兴路小学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深处,离学校不远就是汉江。"长江和汉江的水质好吗?""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吗?"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多少年来,这所小学师生用自己的努力呵护着汉江。为了弄清汉江的水质问题,2012年,学校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长江水学校"项目,全校四至六年级学生隔周学习一次《水知识读本》,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还与附近的龙王庙公园共  相似文献   

10.
<正>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八百里皖江是安徽人民的"母亲河"。我们要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用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母亲河述说     
童年时,我知盘古开天地后面脉化成了江河湖海;不惑之年时才真正理解把江河比作母亲的含义,更理解了为什么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建在黄河、长江、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密西西比河畔。然而,当我看到黄河断流,长江出险,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污染告急时,才懂得把“母亲”这世上最美最伟大的词汇献给江河,只不过是文人墨客对人类发祥地表达真爱的一种方式而已。因为,人们根本没把哺育他们的江河当成母亲一样来侍奉和孝敬,这也折射出人们虚伪的一面。我也如此。作为辽河的儿子,我多次溯源寻踪地走遍辽河,每次都看到母亲河的病入膏育,听到母亲河在痛苦呻吟。作为一名文人,没有回天之力,更无调动千军万马的权力,但我有母亲河遗传下来的一腔热血,我要把母亲河的真实情况告诉给千千万万个辽河儿女。  相似文献   

12.
江河源生态环境保护专辑(一)编者按众所周知,发源于青海省境内,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哺育着中华儿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逐年严重,黄河年断流天数1997年已经超过了180天;长江的含沙量也在增加,专...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初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市大兴路小学绿色教育传统由来已久,环境教育与时俱进。从2013年开始,学校涉足湿地教育,持续开展汉江生态考察活动。极富特色的生态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写下浓重一笔,也开辟了湿地教育的崭新路径。聚焦汉江学校利用毗邻长江汉水交汇处、与汉口龙王庙(汉江终点)咫尺之遥的地域优势,将关注的视野投向荆楚大地的"生命之源"——汉江。2012年6月,大兴路小学在汉口龙王庙成立了汉江流域首个校外实践基地,开启河流湿地研究。师生每月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7日,皖浙青年手牵手“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活动在黄山市启动,本刊记者随队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活动。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市境内,地跨皖、浙两省,流域总面积达11674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一江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两岸人,  相似文献   

16.
摩天滴露’润土发祥。姜古迪如冰川’乃六千三百公里长江之源’海拔五千四百米’壮乎高哉自西极而东海’不惮曲折’经十一省市’浩浩汤汤’由亘古至长今’不择溪流’会九派云烟’坦坦荡荡。如此大江精神’民之魂也’国之魂也。江河畅’民心顺;湖海青’国运昌。感念母亲河哺育之恩’中华儿女立碑勒石’示警明志¨治理长江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玉洁冰清’还诸天地;青山碧水’留以子孙长江源环保纪念碑记@孙建军  相似文献   

17.
万州区境内河流纵横,大大小小30多条次级河流全部注入长江水系。据万州区环保局局长龙伦成介绍,万州区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8条,包括江北的苎溪河、瀼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新田河。龙伦成说,虽然长江万州段水质基本满足《地表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江河正是生命之源的载体。千百年来,人类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江河哺育了人类,也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四大古文明,无一不依水而栖。长江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她源远流长,博大深湛,见证了炎黄子孙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向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先人面对滔滔江水,曾感叹“不废江河万古流”。然而, 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江如今已渐渐容颜衰老,身形憔悴。长江蕴育了中华文明,可反过来我们的文明却在残忍地扼杀着它。其实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大江大河流域最为重要,也最有代表性,这里往往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区域,它的生态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江流域覆盖了全国1/3的人口、1/4的耕地和2/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倘若没有长江,中华民族也就会失去立足的根本。我们为母亲河献歌,就是要使人们重新认识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对人类生存的不可替代作用,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母亲河的命运,树立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关爱意识和保护意识,让长江的明天清澈丰沛,岁岁安澜!  相似文献   

19.
<正>一面红旗,一排竹筏,一杆竹篙。一位老者,撑着竹篙,喊着号子,在青山绿水间静静漂移,仿佛是从画卷中走来……画中老者是李其柱,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退役老兵。自2017年成为一名护河员以来,李其柱在西衖河上义务巡河已达7年之久,年打捞垃圾近万斤。如今,在龙舒大地上,七旬老兵守护母亲河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水     
长江,中国版图上华美的乐章。长江三峡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华章,也是全世界旅游者向往的胜地。(图片提供:全景quanjing.com)长白山天池,像一块蓝色的绒布,拥有着丝滑的质感。桂林,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