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人类生活的地球在逐渐变得温暖起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球的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骤上升,这是由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能量的大量消费而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果。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为200亿吨。目前大气  相似文献   

2.
1.温室效应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剧烈地改变着地球的大气组成,散发出多种数量虽然不大但有着显著影响的气体,把从地球表面反射出来的红外辐射热吸收起来。随着吸收热能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平均温度会逐步上升。二氧化碳的散发是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最大原因之一,地球温度的升高大约有一半是这种气体造成的。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 (ppm为百万分之一),连同大气中的水蒸汽,使地球温度保持均衡。19世纪中叶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约增加了25%,浓度接近350 ppm,并以每年0.4%的速度继续上升。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都会不同程度地放出二氧化碳,这是该气体浓度增高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土地退化、森林锐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O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等是目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因此,如何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物圈的主体,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同化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抑制其浓度上升的功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研究和分析西山森林公园碳汇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和标准林业CDM碳汇法,计算得出西山森林公园森林碳汇总价值约为723.37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正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对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由美国记者罗斯·格尔布斯潘斯所著的《炎热的地球——气候危机,掩盖真相还是寻求对策》一书以大量的事实和可信的论证,详细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可能造成的各种破坏性影响,认为气候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将给人类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政治动乱、社会冲突甚至爆发战争。作者在书中指出,其罪魁祸首是燃烧石油、煤炭的企业所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了温室效应。为此,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个危机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如…  相似文献   

5.
通过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含量的测定表明,在不同时期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严重性。热带森林的土壤和人类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解决人类改变地球气候的方法是控制能源燃烧、保护现有热带雨林、大大减少已在退化的热带森林地区的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6.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郑京 《山东环境》2003,(1):51-52
1896年,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阿仑纽斯首创地球“温室效应”概念,如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如CO2、H2O等气体,能让太阳光短波辐射通过,但却可以强烈地吸收长波辐射,就象罩了一层玻璃的温室一样,使地表大气温度提高,所以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地球上早已存在的自然现象,根据科学家估算如果不存在温室效应,地球的表面的年平均温度是15℃左右,而且历年来变化不太大。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环境适宜于地球上的生命存在,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随着人类对燃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  相似文献   

7.
吴继星 《环境》1994,(11):10-11
如何缓解地球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无不为之冥思苦想,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例如,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驱散大气中的硫磺微粒;在极地海洋增施营养肥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大量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不同地区上空释放高达几十亿个铝气球以反射太阳光;减少石油的使用量等。直到不久前,许多科学家才醒悟过来,发现许多策略或为“马后炮”,或非根治之法。于是,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挑战,温室效应、酸雨的降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在哭泣,地球在呼吁:“救救我吧!”环境保护问题已超越了国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气侯改变是一种有害的趋势”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先生在世界气侯与发展会议上所作发言中的评述,他指出,气侯变暖的警钟已向我们每个人敲响,这种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大气增温是全球性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一改变,也没有人能够超脱。一、气候变暖以及影响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用石化燃料大量增加,使排入大气中的CO_2等废气相应增多以及森林大量砍伐,空气中CO_2气体没被植物所吸收。CO_2气体增多,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可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CO_2所吸收,使大气增温。的确,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10.
地球环境产业开发的国际趋势爆炸性人口增长和产业活动的迅速扩大、全球性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引起了地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并且,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根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世界各国团结一致,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地球环境问题。 1989年11月,在荷兰召开的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环境课题是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性变暖问题。此次会议强调,各国政府都应重视制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规章制度。会议还认为,应尽早采取措施,使二氧化碳及其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趋于稳定,并规定降低排放量的标准和期限。地球环境产业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地球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急剧扩展和人工物质排放量的增加,地球的自然循环负担加重而产生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人类活动的扩大与自然界大循环相一致和相谐调,否则,人类活动的范围很有可能因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地球气温的变化是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加剧,从而造成“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等气体增加.“温室效应气体”含量的增减,将会大大影响地球的气温.也有人认为地球连年高温是“厄尔尼诺”现象所引起的.近年有关环境气温的改变,各国科学工作者都在积极研究.提出了以下学说.1.“废气影响”学说1997年9月10日,来自12个国家的100名科学家聚集在美国海洋研究所,讨论如何在明年1月进行“印度洋试验研究计划”.产生这一计划的理论是:飘浮在空中的含硫烟雾中的数以亿计的小微粒,它们像数亿个小镜子,将太阳往地球的能量反射回去,使地球得到的能量少于正常.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大量的烟雾与浮云混合在一起,形成“大镜子”,冷却效应更加明显.因此,他们设想:工业国家向空中排放的废气中的硫和其它化合物会和其它化合物起到反射阳光的效果,从而达到冷却地球的作用.如果试验证明这一理论成立,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地  相似文献   

12.
大气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随着有关微量气体效应和人类繁衍知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工农业生产会给全球的温度和气候带来重大影响。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复杂性使人们预测未来状况变得非常困难。然而,二氧化碳以及其它许多天然和人造的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已得到证实。事实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每年增长近1%。到下个世纪,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长一倍,  相似文献   

13.
一、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地球自然系统的承受力,使大气、水体受到了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物种濒临灭绝,许多地区食品和燃料生产下降,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正在继续遭到破坏。由排放硫氧化物而形成的酸雨正在超越国境危害更多的国家;含氯氟烃和其他物质的大量排放有可能使大气臭氧层耗竭,最近许多科学家已在南北两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继续上升,温室效应可能使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异常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其危害日益严重和扩大。掠夺式的开发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4.
依据“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等国际协议,通过林业碳汇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通过碳汇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固定,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输送上来的水分转化为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就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在森林的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和森林土壤里,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温室效应,这一过程成为森林碳汇。  相似文献   

15.
<正> 早在1962年,苏联气候学家和气候学家第一次发表了一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大量燃烧各种燃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阻止来自太阳和地球深处的热从地球表面释放到太空中,这会引起正像在玻璃温室里看到的那种效应.由于这种温室效应,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起初,苏联许多学者对这种新思想都表示怀疑,认为这一过程只会有轻微影响,不会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因为,大气中过量的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温度逐渐升高的罪魁祸首。不过这一结论直到不久前还只是科学家们根据地面的测量结果得出的 ,如今来自宇宙卫星测量结果首次证实了这种温室效应。测量结果表明 ,地球的大气层正在越来越多的吸收从地表辐射出的热量。伦敦皇家学院以约翰·哈利斯为首的科研小组在最新的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说 ,天然的温室效应对地球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假如地球外外层大气不能把地表辐射出的热能吸收住的话 ,那么地球面的温度将是始终是低于零度的。由于有了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一类温…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系统和大气间的温室效应气体交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敬国 《环境科学》1993,14(2):49-53
农业生态系统是温室效应气体的一个重要的源和汇.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直接或者间接的与这个系统有关,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农业利用,包括稻田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氮肥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主要温室效应气体的释放,又减少了土壤对甲烷的吸收.本文还讨论了土壤过程与温室效应气体释放和吸收的关系以及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呼唤新能源。人类生活、生产都要消耗大量能源,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人类无法生存。迄今为止,人类所使用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大部分都是从地下采挖得来。但上述能源储量有限,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从现在开始,地球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够30年的开采,煤也只能使用200年。此外,常规能源均为化石燃料,使用中必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如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种种自然灾害,大气的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还世界以蓝天碧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一、温室效应当今,世界上存在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这三大环境问题均与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有关。温室效应还是一个与全球气候相联系的特殊问题。首先,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CO_2浓度相关性极大。大气中的CO_2,可使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可见光谱范围)透过大气层而辐射到地球表面,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吸热后的CO_2,再将吸收的辐射能逆辐射到地球表面。多次辐射,使近地面的大气升温。大气中的CO_2好似防止地层热能散射到宇宙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天气越来越热对地球碳循环的影响·森林火灾更多,向天空排放更大量的碳,同时森林脱除碳的速率降低。·由于土壤变暖,树木呼吸更快,这将意味着森林吸收的碳减少,并大规模地引起森林中等程度的破坏。·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更快,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