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氧化塘是一种和自然水域自净过程极其相似的污水处理法。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由塘内的好氧性细菌进行氧化分解,而细菌赖以生长、繁殖的氧,主要由塘内繁殖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污水氧化塘处理法涉及的问题较多,本文仅就氧化  相似文献   

2.
生物氧化塘是生物处理方法最早的一种,它是利用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生物氧化塘处理污水的机理是:氧化塘中污水合的有机物通过两类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而去除,一类是异养微生物,它将有机物氧化降解而产生能量和合成新的细胞;另一类是藻类,它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新细胞和放出氧气。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是供异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所利用,对污水中的有机污  相似文献   

3.
华北稳定塘氧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溶解氧(DO)是氧化塘内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动力,本文介绍了华北稳定塘中的妤氧塘和强化塘进行污水妤氧处理所需氧的来源主要是浮游藻类光合放氧。在春季和秋季藻类产的氧可占水体溶解氧总来源的80%左右,氧的消耗是以“水呼吸”耗氧为主,“泥呼吸”耗氧为次。从氧平衡的角度阐述了各塘有机物降解与藻类产氧、生物耗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藻类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国内,应用藻类处理污水的研究,还不多;而在国外,应用藻类处理污水已工业化。如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浮选铅矿,即采用藻类系统处理该矿污水。本文以桂林漓江水生长的藻类为净水剂,探索治理工业废水的新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藻类净化废水的原理藻类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群体。它由C、N、P、S、K、  相似文献   

5.
氧化塘是一种和自然水域自净过程极其相似的污水处理法。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由氧化塘内的好氧细菌进行氧化分解,而细菌靠溶解氧维持生存,溶解氧主要由塘内繁殖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此外,也有用机械设备提供部分溶解氧的。一、氧化塘的发展简况氧化塘由来已久,是一种最古老的污水处理法。它是利用天然池塘、洼地、沟渠和人工建造的池塘来处理污水的。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内,氧化塘的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加里福尼亚州就开始用氧化塘处理污水。五十到六十年代氧化塘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1957年美国有六百三十一个处理城市污水的氧化塘,到1961年  相似文献   

6.
高效藻类塘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高效藻类塘在国外研究和应用较多。文章着重介绍了高效藻类塘中藻类和细菌的作用,污染物、氮磷的去除机理,塘内藻类的去除及不同季节塘内的优势藻种。与传统的稳定塘比较,高效藻类具有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费用低等优点,为处理小城镇及农村的污水提供了一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磁化处理污水的生物效应试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论文通过磁化处理污水的试验分析 ,研究了磁化对好氧微生物的活性、灭菌及促进藻类初级生产力等的生物效应 ,并进一步分析了磁化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物稳定塘处理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稳定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管理维护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在塘内经较长时间的停留,通过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的代谢活动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最后达到稳定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褐藻酸钙分别固定小球藻、细菌以及菌藻可用于人工污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菌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细菌和固定化藻类;在污水中添加葡萄糖的条件下,菌藻固定化胶球在44h时对NH+4-N和PO43--P分别达到100%和89.8%的去除率。并且还发现,在氮磷比为5∶1的条件下,菌藻固定化胶球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磁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磁装置对城市污水进行磁化试验的研究,发现磁化能引起BOD_5、COD_(Cr)、藻类生产力和细菌总数等一系列污染指标呈周期性异常变化。对变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是由于磁场力的直接作用使有机污染物矿化引起的。试验结果表明,磁化引起污水耗氧特性的改善和促进藻类生产力提高的后期效应,可应用于研究开发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强化传统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中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磷处理不可兼得、高含氮污水缺乏碳源、高浓度的难降解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等主要问题。借鉴膜生物反应器对活性污泥法的改进经验,在高效藻类塘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膜过滤系统,提出"膜共生反应器"。该反应器通过膜过滤系统维持反应器内高浓度藻菌共生体,达到较好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应器无需供氧,节省能耗,具低碳潜力,且不易使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逸散至大气。膜共生反应器在含盐污水、含重金属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作为活性污泥法氧源兼污水处理设施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利用藻类净化污水是一项污水资源化生物技术。常规的藻类处理系统难以达到藻类高性物量生长及发挥净化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有关藻类培养和污水处理环境调控及其净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发展了几种新型的藻类处理系统,包括超浓度培养、固定化藻类、渗析培养、藻垫以及光生物反应器研制,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克服占地面积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藻类收获难等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藻类净化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某啤酒厂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富集对污水有降解作用的微藻与细菌,探讨藻菌共生体在经过不同处理的污水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及藻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微藻在两个处理组Treat.1(过滤且灭菌污水)和Treat.2(过滤未灭菌污水)中均生长良好;培养20d后,微藻和细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组中群落结构与原样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藻菌在污水培养基中生长,莱茵衣藻和小球藻在Treat.1和Treat.2中成为优势藻类;无色杆菌属unidentified OPB35的相对丰度在两组实验组中均明显增加,溶杆菌在Treat.1和Treat.2中显著减少.藻菌共生体对Treat.1和Treat.2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到73.7%和67.9%.结果表明,Treat.1和Treat.2中的污水培养基对微藻及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处理组中不同藻菌共生体对培养液的CODCr去除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深圳福田红树林系统藻类生态及系统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树林系统被认为具有次级污水处理功能。藻类是污水中的主要有机体。红树林系统如何能有效地包陷将会流入沿岸水体中的污水中的组分,是本项研究的重点,试验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系统中进行。扁圆囊裸藻(Trach-elomomascurta)、裸藻(Euglenaspp.)、线性棒条藻(Rhabdodermalineara)是污水中典型的污染指示种类,藻类密度高达5×109个/L,生物量达11.54μg/L。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并未对实验地(SiteA)藻类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近海水体中藻类生物量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污水中的污染指示种类极少被冲出进入近岸水域。因此,红树林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力来包陷(Trap)污水中的有机体,处理污水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藻类生物膜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藻类生物膜去除水体氮磷为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1种新途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以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占优势的藻类生物膜对人工合成污水、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和富营养化湖水氮(N)、磷(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5 d的处理,藻类生物膜对人工合成污水、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和富营养化湖水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57.1%、94.5%和93.8%,对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93%、73%和79%.藻类产量达到3.7~7.2 g·(m2·d)-1;收获藻体总凯氏氮(TKN)达5.7%~7.2%,TP达0.78%~2.44%,对污水N、P的回收率分别达20%~39%和65%~82%.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述多级生物系统的构型和工艺流程是模拟天然排污渠道,用卵石网笼分为多级,用尼龙绳索为填料,生物转盘充氧,使藻类、细菌和原生动物紧密生长在填料和转盘上,构成一个多级的生物系统,用于处理沈阳市西部污水,使其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工艺结构简单,可节省基建投资,是目前较经济有效的区域性污水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高速率藻类塘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文梅 《福建环境》1995,12(6):19-19,26
高速率藻类塘是由带有搅拌装置的弯曲的渠道式池子组成的,后续配套工艺有浮选和过滤。资料表明,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污水COD、BOD及氮、磷的净效率较高。该塘全年运行较稳定、明显优于传统的藻类塘,收获藻类蛋白做为饲料与标准饲料相比没有多大的差异。高速率藻类塘投资省,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不失为小城市处理运行生活污水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所谓氧化塘,是用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水水塘的总称,也称为贮留池(Lagoon)或稳定塘,这些名称之间没有明确的差别。其净化机理一般解释为下述两种作用的组合:由藻类的光合作用和表面曝气复氧产生的供氧作用,以及由好气菌进行的有机物分解,不需要机械设备,是一种既简易又经济的污水净化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程》2015,33(1)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96%的村庄未建设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以模拟农村面源生活污水(简称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藻类塘小试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及处理机理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藻类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藻类塘脱氮除磷的最佳条件为全曝气、温度为24~35℃、光照强度为4 000 Lux、p H为7.5,藻类浓度为8×105个/m L,此时藻类塘对污水中NH+4-N去除率高达95%以上,TP去除率达60%以上,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胡健双  王燕  周政  汪雅琴  王秉政  李激 《环境科学》2024,45(4):2259-2267
为探究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赋存特征及其功能,采集了污水深度处理阶段沿程各单元的进出水样品,并基于宏基因组学对污水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功能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处理单元出水中细菌的多样性存在差异,臭氧接触池出水中细菌的多样性最低;相比夏季,冬季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不同季节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反硝化滤池出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其它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变形菌门(41.5%~71.0%)是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的主要优势菌门,其次是拟杆菌门(3.8%~16.2%);反硝化滤池出水中主要菌属有脱氯单胞菌(4.1%~7.4%)、弓形杆菌(3.0%~8.3%)和不动杆菌(2.3%~3.0%).在深度处理阶段各工艺出水中共发现了29种与氮代谢有关的功能基因,并且在各工艺出水中均检测到了与反硝化有关的功能基因,如nosZ、napA、nirK和norB等,表明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的细菌具有持续脱氮的潜力.糖苷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是深度处理阶段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深度处理阶段污水中的细菌表现出了对多种有机物的降解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