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里姆火山位于冰岛东南部,5月21日起开始喷发。强度是这座火山自1873年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形成的柱状烟云一度高达2万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已于24日飘到英国上空,为此英国的苏格兰、北爱尔兰以及英格兰北部部分地区的机场取消了航班。受此影响,上海飞往欧洲的部分航线也被迫取消或者延误。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的两次喷发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黑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年轻的火山.通过对老黑山火山锥体结构及其形态分析指出,老黑山火山并非单锥,而是由先、后不同时期形成的两个锥体叠加组成的复合锥,表明它有两次喷发活动.通过对新发掘出的史料的分析,进一步指出,老黑山火山的第一次喷发时间为1720(不是1719年)-1721年,第二次可能为1776年.两次喷发活动的确认为研究老黑山火山喷发历史、喷发过程、喷发危险性评价和灾害预测等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火山?     
《民防苑》2009,(3):47-47
全球陆地上已知的活火山超过1500座,海底火山更多,但目前还不能对其进行安全统计。火山大多呈现孤立的圆锥形,它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火山灰和碎石落下后规程而成,地球内部有许多炙热的岩浆,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灾害风险评估是火山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长白山火山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围绕火山灾害危险性、致灾因子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发展了基于GIS和RS的火山灾害风险评估面源模型,对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编辑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研究表明,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在空问上表现为距离衰减规律,离天池越远,风险值等级越低;高风险区位于天池附近,围绕天池呈环状展布;较高风险区向东北方向延伸,主体位于安图境内;中风险区范围相对较大,主要位于安图、和龙、长白、靖宇、抚松境内。为检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与已知的单因子风险评估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火山喷发的气体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霓 《自然灾害学报》2000,9(3):127-132
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其喷发类型多种多样。火山喷发不仅可以改变地貌,带来一些矿产资源,更多的是给自然界带来灾害。火山喷发一般都同时喷出气体,强火山喷发巨量的气体喷入空中,会给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灾害。  相似文献   

6.
何京 《防灾博览》2007,(3):43-43
目前,全球大约有1000余座活火山,300余座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环海洋地区和海洋岛屿以及海洋底部。地质专家将其分为环太平洋西部、环太平洋东部、大西洋、地中海以及非洲火山带等几个大的区域。其中,火山最活跃的地区为环太平洋西部以及大西洋北部,尤其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7.
板内火山喷发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地幔对流的观点出发,结合物理学中的涡旋定律及热爆炸理论,指出地幔对流涡旋中心摩擦生热导致的热爆炸导致氚,氚的热核反应炸裂涡旋中心上部地壳形成板内火山喷发,并利用美国Goddard宇航中心的卫星重力扰动位系数,反演了五大连火山地区的地幔对流图像,指出五大连池火山地区存在-地幔涡旋。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明火山灾害是一种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文中指出当前火山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提出我国火山灾害的潜在危险。我国许多休眠火山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疗养、开发地热和建材资源的新兴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经济蓬勃发展。但还没有采取有效的火山监测研究和防灾措施。作者建议,应把火山监测研究纳入政府防灾日程,制定规划,拨出专款,把防御火山灾害同国土开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历史、火山形成机制、火山系统的探测和火山灾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探测岩浆作用及其动态变化,限定火山失稳条件;研究岩浆作用和火山触发机制;开展火山作用的试验模拟和火山灾害区划的定量模拟研究;建立火山灾害预警系统,制定火山灾害应急预案,以达到减轻火山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离开云南省会昆明向西行,过澜沧江,越怒江,翻高黎贡山,就到了与缅甸山水相连的腾冲县。 古时就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地处印度板块仰冲抬升拉张部位,自古生代以来它就是地壳特别活跃的地区,火山群拔地而起,地热形成的热海景观和雄伟壮观的火山胜景在腾冲大地上  相似文献   

11.
火山喷发沉降物扩散理论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Suzuki二维扩散模型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模型计算了火山喷发碎屑沉降分布,获得了沉降沉积物的多峰结构及第二沉降峰的分布特征,进一步讨论了风速和β参数对沉降峰分布的影响;对我国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碎屑沉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这一模拟对火山活动区的灾害评估和减灾防灾,以及地球动力学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地理位置特殊,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区内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也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通过走访长春、吉林等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我们看到了吉林省地震工作者扎实工作、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对堆积物的粒度进行分析,可以为研究火山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数值模拟等提供参考数据。为了对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堆积物进行研究,在二道白河镇附近对长白山天池的古火山泥石流进行了勘察,取了2组共12个火山泥石流堆积物样品。对第1组进行了粒度参数法分析,得到了火山泥石流堆积物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堆积物的分选较差,沉积以粗组分为主。基于从第2组6个样品的分析可以推断,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主要为稀性泥石流,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分布较不均匀,分选较差,粒度分布接近正态分布。研究表明,粒度参数分析和结构维数计算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了解火山泥石流堆积物的分选性、粒度分布情况、泥石流的类型等。  相似文献   

14.
温智虹  万鲁河  盛俭 《灾害学》2012,(1):64-67,72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布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将对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布影响作为评价目标,将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植被覆盖情况作为第一层次的评价因子,地层年代、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堆积厚度、高程、相对高差、纵坡比、植被类型、覆盖程度作为第二层次的评价因子,由评价目标以及2个层次的评价因子构成了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了2个层次的4个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计算,最终得到了各因子对长白山火山泥石流分布影响的权重值。其中地形地貌中的相对高差及纵坡比对长白山火山泥石流分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6,(3)
神秘的巨石雕像1722年4月5日,荷兰舰队司令雅克布·罗格文率领三艘军舰在南太平洋上航行,在南太平洋的东部发现了一座无名岛。因为那天恰好是复活节,于是就为该岛取名为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一座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孤岛,岛上有三个巨大  相似文献   

16.
费杰 《灾害学》2008,23(2):65-70
公元1600年秘鲁Huaynaputina火山喷发是历史时期全球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一,在全球范围产生了重大的气候与环境效应。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地方志文献的查阅与整理,结合南北极的冰芯、北半球的树轮和欧洲历史文献等有关记录,对Huaynaputina火山喷发在中国的气候效应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601年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异常寒冷,1601年夏季和秋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严重霜灾,1602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多雪。  相似文献   

17.
嵩山 《防灾博览》2005,(2):11-12
目前,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我国已有12个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小兴安岭西南侧山前台地上.距北安市60公里。四周分布着14座火山体和一系列火山矿泉,构成了独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观。因而有“火山博物馆”之称。该照片是五大连池景区的石海。  相似文献   

18.
赵叶 《防灾博览》2004,(6):35-35
您以为海底是一个平静、冷寂的世界吗?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跳荡、奔突之中。海底火山便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江苏及邻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新生代玄武岩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区地表无早第三纪玄武岩这一结论,提出疑问;然后找出线索,进行探索,以地质与玄武岩岩石学的证据,表明江苏地区地表有早第三纪玄武岩,而且不止一个层位.这一结论得到玄武岩K—Ar年今测定资料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