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水质和空气的环境,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绝对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水源、空气和土壤等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收益;而且由于农、畜产品的污染,还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生产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农业自然资源支撑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脆弱农业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牛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牛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其环境、气候、化肥虽在表面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却互相影响、制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哈尔滨农业生态系统中化肥、气候及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生态平衡的规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指导人类生产实践的普遍原则。生态平衡问题的研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农业理论上提出的一个新慨念;是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中一种新的认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很强,它一出现就被许多专家、学者、领导和生产部门所重视。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示。从全国来看也好,从我省情况看也好,都应坚决执行这一指示。只有抓好这一战略重点,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稳步而持续  相似文献   

5.
所谓农业环境,是客观物质世界中和农业生物发生相互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它通常指农作物,森林,畜禽,鱼类和其它经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土壤、水体、空气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农业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生态系统而形成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建设无污染的生态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严重,可用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耕地的法律保护姜爱林陈海秋(湖南省土地局,武汉430070)1耕地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和核心。人类通过劳动,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以适应人类自身的需要。但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潜伏着的生态危机、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原则无疑十分重要,并应贯彻到整个人类经济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