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厘清改革开放以来忻州市各类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格局的时空特征,使用忻州全市1980、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LULC)二级分类数据,经过土地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探讨分析了忻州市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LULC及格局的长时间序列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忻州市的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研究区近40年来以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加为主,其他各类减少,城镇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和生态压力主要集中在草地、耕地以及湿地上;其中2000—2018年的变化更剧烈,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加剧,但同时在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了森林、湿地的保护,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1990-2020年哈密市碳储量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碳储量空间驱动因素,并采用PLUS模型预测2040年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1990-2020年哈密市耕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碳储量共增加3 855.93 ×104t,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人为干扰指数是主要驱动因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移是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是碳储量减少的主导因素.2040年哈密市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值为50 525.62 × 104 t,伊州区和巴里坤县为未来碳储量主要增加区. 相似文献
3.
运用GIS、R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6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乌鲁木齐市5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2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其变化原因和内在规律,为研究区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对景观的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基于1985-2019年长时序遥感数据,定量核算湖南省生态服务价值(ESV),系统解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方式,模拟2030年多情景下ESV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湖南省LUCC显著,草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面积减少852.91 km2,不透水面面积持续上升,面积增加3 013.77 km2.湖南省ESV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形变化,总体下降了 86.07亿元,主要来自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功能变化的贡献.LUCC对ESV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增益来自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分别增益837.73亿元和111.62亿元;2030年多情景预测显示,在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情景下ESV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苏州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社会经济因素,使用PLUS模型预测2025年与2030年苏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使用InVEST模型分别计算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苏州市的生境质量。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2030年苏州市水域面积减少最多,占比从35.96%降低至32.8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占比从28.32%增加至31.60%。生境质量从空间分布上看,太湖水域、长江水域生境质量最好,沿岸次之,而城市中心地区相对较差;从时间分布上看,2030年相比于2015年,整体生境质量指数从0.560下降至0.528,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8.
北京市土地利用分布与水质响应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16个水质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0年16个水质监测自动站监测数据与2009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与过境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产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质影响明显;在大尺度区域增加林地面积比例有利于改善水质;离水源近的农村居民用地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工业建设用地对水质影响在较大尺度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百花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并结合Spearman分析法,探究百花湖流域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5种水质指标年均值的响应。结果表明:1997—2017年流域内林地和建筑用地面积递增,耕地面积递减,林地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0%以上;在土地转移中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之间的转移最大,林地和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1997年水质最好,2007年水质最差,2017年对流域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后水质有所改善;相关分析得出建筑用地、耕地与TN、TP、NH 3 N呈显著正相关,对TN、TP、NH 3 N有“源”的作用,林地与TN、TP呈显著负相关,对TN、TP有“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奎屯市城市污水的处理现阶段采用一级处理后接生物稳定塘的处理工艺是较为适宜的,但要注意做好污水及处理水的排放监测,加强排水管理,今后要逐步完善为规范的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不拘泥于现有的排水方案和污水处理厂选址,在污水厂下游建设规范的污水库作为处理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措施。我区多数城市水污染防治路线与奎屯市有着相似性,对各城市污水处理方式及利用途径可采用此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为未来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及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为分布在城市内部或周边的湿地资源,对稳定城市生态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城市之肾"之称。本文尝试对伊宁市湿地资源进行划分、定量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和建议,力求为伊宁市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兵团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保护生态环境。运用RS和GIS技术对兵团近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rkov模型对未来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2000—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景观多样性升高,连通性增强,形状愈来愈简单,景观格局整体变化不大;草地、灌丛、湿地、荒漠和冰川/永久积雪面积减少,耕地和城镇面积增加,森林保持稳定;人为干扰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土地利用强度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同时受土地利用政策影响;在未来30年间耕地和城镇面积继续增加,除森林基本保持不变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减小。兵团城镇用地与草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势必引起兵团生态格局的变化。因此,必须实行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