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物由于支撑结构的破坏,失去应有的稳定性而发生倒塌.倒塌事故一般发生得比较突然,征兆也不明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建筑物倒塌发生后,人们一时难以从倒塌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被埋压的人众多、现场混乱失去控制,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合理极易造成建筑物的火灾和二次倒塌,给有效组织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倒塌事故救援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是世界消防救援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随着近期我国几起建筑物倒塌事故的发生,在救援工作中暴露出了队伍分工不明、救援装备不足、缺少应急对策等问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建筑倒塌的原因进行分析。设计缺陷和施工失误方面的任何一项问题,都足以导致建筑质量低劣引发恶性事故。依法监理是根除或减少建筑工程事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类房屋倒塌事故不断发生,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2009年6月27日凌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中一幢13层在建楼房整体倒塌,造成1名作业人员逃生不及,被压窒息死亡;2014年4月4日8点45分,位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大成路居敬小区一幢5层居民楼发生倒塌事故。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莫让大厦倒塌悲剧再生。1995年6月29日韩国首都汉城市内“三丰百货大楼”发生突然倒塌事故,顷刻间造成20人死亡,615人受伤。据估计,由于事故发生时正是该居民区的家庭主妇购物时间,其中人员总数至少1-2千人。事故发生时听到轰然一声巨响,随后该大厦自地上五层大的一半的楼体自上而下倒塌,截止7月20日死亡人数已超过490人。据当年7月下锡韩国建筑士协会会长来华访问谈及此事及几年前的汉江大桥惨案主要原因是都是人为因素。或者说最近几年来韩国的一系列大型事故就是日积月累的事故隐患爆发所导致的为灾,韩国因而被称为“人灾大国”,就连韩国舆论界也讥讽韩国已成为“事故共和国”。“三丰”大厦由三丰建筑公司承建,1987年7月动工,1989年11月竣工,1990年7月正式开始营业。大楼外观漂亮、内部装修豪华,是汉城有钱人经常光顾的现代化商场。特别应注意的,事故前,楼宇管理者已发现某些裂缝和下沉现象,尽管这一“突变”使大楼停止了部分营业,但大楼内煤气味较强,事故查不出来以致造成如此“大灾”,这不能说不暴露出韩国工程建筑界缺陷,因为事故已不是第一次,人们不该忘记汉江大桥的坍塌。建筑物坍塌事故属“建设性人为灾害”,其残酷之难,切肤之痛要求揭示更多的中外事例,从中把握人类命运,丰富应付“意外”的经验。之所以认为此事故属人为型灾害或重大质量隐患事故(含责任事故)正如金泳三总统所言“三丰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腐败和偷工减料”。1995年7月末韩国建筑师学会访华团的专家们也肯定了此种分析。作为“三丰”倒塌的必然因素有即:⑴大楼的所在地原为垃圾场,一塌到底说明设计、施工及监理、验收各环节均有问题;⑵通过对柱体分析钢筋细1/2,混凝土质量差,一碰就散,建设时正值80年代末,韩国建设急需建材,为防止混凝土凝结就不断注水,致命钢筋座腐蚀;⑶从复杂的社会因素(含贿赂行为)及基建程序失这个状态看,工程各方面多次变更建筑结构设计方案;⑷大厦不堪楼顶重负,楼顶混凝土预制板的厚度为55厘米,比当初设计的厚25厘米,这就增加了45%的荷载;⑸体制存的缺陷,70年代后期即第二次石油危机时,韩国就掀起海处建设热,打入建筑界的人数猛增,自然混入相当的别有用心,在向往白邻阶层的韩国,凡在工地上干活的都被视为傻瓜,事实上工程承包者行为是不规范的,日本《世界周报》载文“人祸大国”称“韩国的公共建筑,采取的是以最便宜的价格投标者中标的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韩国,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已成最危险命题”⑹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要加强,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这种情况在韩国非常普遍。据大韩建筑学会提供的调查资料,1991年建成的一批卫星城,几乎所有公审使用的都是海沙石,难怪韩国有识之士说,这又是一批不知何时就会倒塌的“沙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展台倒塌事故频频见诸报端,折射出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存在着深刻的生产安全问题。2017年10月19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展台倒塌,导致多名参展人员受伤。同年10月22日,武汉一会展中心布展现场展架倒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同年6月,哈尔滨中俄博览会展台发生倒塌,造成较大财产损失……那么,展台倒塌事故为何发生?到底该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2001年6月18日,新疆奎屯市建设公司第八项目部,在一栋住宅楼施工时,使用了一台200kN.m塔吊。塔吊当时在建筑物五楼顶,吊臂位于西南位置,吊物为垃圾(当时无法知道吊物的确定重量),工作幅度为23.6m。从塔机说明书特性曲线表可查出在23.6m处可吊重0.82t,事故发生后称吊物重0.84t,超重0.02t(20kg)就发生倒塌事故,幸未导致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2003年元月15日上午宿迁宿城区安监局接举报电话,反映某建筑工地在前日下午拆卸塔吊时,发生一起因塔吊标准节倒塌致一人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9.
薛艳丽 《安全》2008,29(11):39-40
近期以来,全国各地先后连续发生建筑工地倒塌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蒙上了阴影。在历次倒塌事故抢险救援中,消防部队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救援行动中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现就建筑工地倒塌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12日18时10分,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浩邈汇丰医药公司项目工地发生塔吊倒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中死去的3人,他们热爱生活,有温馨的家,有美好的追求,但生命却在最旺盛之时凋零了。  相似文献   

11.
7月17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太和县苗集镇一粮食仓库发生倒塌事故,当场造成一死两伤。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拘留,当地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安全与健康》2009,(11):29-29
7月17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太和县苗集镇一粮食仓库发生倒塌事故,当场造成一死两伤。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拘留,当地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1日,山东省平度市一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塔式起重机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达70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动力性能和抗倒塌能力,针对一典型的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利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得到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下的性能点处相关参数;然后,选定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损伤指标,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Collapse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底层,可以实现大震不倒;随着楼层的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逐渐减小,有个别地震动记录在15层左右剪力会突然增大;结构50%倒塌概率对应的地震加速度为2.41 g,说明该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在用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倒塌往往酿成重大事故,带来惨重损失。加强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是防止建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此,提出了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日常管理和鉴定管理两级模式,并研究了相应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陈可青  徐静 《安全》2015,36(12):33-34
本文对某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就当前人们关注的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结合系统失效规律,提出对建筑结构全过程实施可靠性鉴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建筑结构倒塌事故。  相似文献   

18.
就当前人们关注的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结合系统失效规律,提出对建筑结构过程实施可靠性鉴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建筑结构倒塌事故。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4日15时左右,安徽省一高速公路16标段制梁场,在施工过程中,一台塔式起重机突然发生倒塌,造成8人死亡、4人重伤。  相似文献   

20.
1 事故概况 2010年2月28日嘉兴市某沙石场一台正在吊运石子的门座起重机臂架突然断裂,起晕机大臂倒塌,驾驶室被钢丝绳勒挤发生严莺变形,起重机司机被挤压在司机室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