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自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去年为34年来第二高位,较常年高111mm.《公报》显示,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  相似文献   

2.
<正>马尔代夫政府曾于2009年10月17日,在海底6米处召开内阁会议,内阁成员身穿紧身潜水服,携带水下呼吸器潜至水下,利用书写板和手势进行会议交流(见图1)。水下内阁会议旨在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根据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有可能上升18-59厘米。联合国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温度每10年上升0.1℃,这使大多数小岛屿国家所处的热带海洋地区的海平面每年上升2毫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若不采  相似文献   

3.
3)、影响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影响的利弊各持己见。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气候专家预言,2025年地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2100年将上升3摄氏度。但以往的1万年里,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很少超过1或2摄氏度,由于冰河溶化,海洋变暖和面积扩大,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20厘米,2100年升高65厘米。同时风暴的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加,三角洲的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珊瑚礁岛国如马尔代夫等国特别易受到  相似文献   

4.
杨曦  王中良 《地球与环境》2014,42(2):157-161
相对海平面上升是一个缓慢、渐进过程,但长期的积累可以使得上升幅度相当可观,从而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咸潮等灾害致灾程度。基于验潮位监测和卫星观测结果显示,全球海平面在20世纪中期平均上升1.5~2.0 mm/a,而近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6~2.7 mm/a,高于全球平均值。渤海湾天津地区由于地面沉降显著,而导致相对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滨海地区地面沉降速率在未来50至100年内可能会稳定在1.0~2.0 cm/a范围,结合目前海平面上升速率2.7 mm/a,总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处于12.7~22.7 mm/a范围。由此估计,到2050年,天津地区相对海平面将比2012年高出48.3~86.3 cm,而到2100年,将比2012年高出111.8~199.8 cm。  相似文献   

5.
格陵兰巨大的冰层是全球仅次于南极大陆的第二大冰层,约占全球冰层量的10%(其余部分都在南极洲).冰层主要分布在格陵兰陆地上,其体积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海平面.有人估计如果整个冰层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m.美国《科学》杂志为此在2000年7月21日发表了2篇关于冰层(特别是高层)的质量平衡问题.在其中1篇文章中,Krabil等人分析了空中激光高度计的测量结果,表明低层冰层逐渐融化,而高层则变化不大.总的冰层体积的减少相当于海平面每年上升0.13mm,即占整个海平面上升值的7%.而在另1篇文章中,Thomas等人对高层冰层质量平衡作出的估计中认为总体上高层…  相似文献   

6.
X 16 9401345大气中CO:增加引起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影响/唐永奕一(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11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1993,15(5)一13一17环情X一70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数据,说明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情况,从而引起海面水温变化,使海洋上冰块瓦解和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按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结果,近百年全球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北半球比较明显。海平面也有上升的趋势。按近40年中海平面可能上升0.4一lm的预测值,估计…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升高,使大气温度逐渐上升,从而导致海水膨胀与极地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逐步上升。据全世界800多个海平面测定站所测得的海平面平均上升数据表明,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升高1.0±0.1毫米。自1882~1982年的100年中,海平面已经升高6.80厘米。特别是自1948年以来的30多年中,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将对社会经济部门,自在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学术界,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不和重视。本文收集汇总了有关海平面上升的众多报道,介绍了海平面上升过去的观测事实和未来的预测,并提出了适应与减缓全球变暖和平面上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超标 人类在最近一个世纪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20%。全球每年使用的矿物燃料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约9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过标准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早亡,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烟尘和灰尘等颗粒物超过标准的环境中。 温室效应上升 从1950年到1985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氟烃等物质增加20倍。据美国科学家计算,世界6个工业化大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45%。过去100年中气候最暖的6年都在80年代。气候专家预计2025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摄氏一度,到下世纪中叶将上升摄氏1.5—4.5度。在过去100年内,世界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预计在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数据,说明全世界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近地而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情况;从而引起海面水温变化,使海洋上冰块瓦和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按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结果,近百年全球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北半球比较明显。海平面孔 有上升的趋势。按近40年中海平面可能上升0.4~1m的预测值,估计了海平面可能对珠江水位、沿海风暴潮潮位及咸潮入侵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珠江三角洲、特别广州可能产生的危害。作者认为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当前还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宜加强科学研究和实测。  相似文献   

11.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51-53
今年2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所作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决策者摘要明确指出.过去100年(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摄氏度.20世纪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79ppm(表示气体浓度的百万分率).是65万年来的最高值。到21世纪末.在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1℃至6.4℃.海平面相应上升18到59厘米。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已有研究表明,广东沿海海平面上升量最大,上升速度为2.19 mm/a。本文根据张锦文对广东沿海的海平面上升估计值,研究了广东沿海到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时由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岸滨线后退和海岸面积损失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广东近岸海域红树林、海草和湿地生态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钟伟青 《环境》1995,(11):5-6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日趋增多,由此导致的全球环境变化引起世人的关注。近二十年来的定量研究表明,由于气候普遍变暖,全球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最近20年(1972-1992)世界环境状况》白皮书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0.5℃,海平面平均上升14厘米。下个世纪全球将升温2℃~5℃,海平面将上升65~100厘  相似文献   

14.
杨高 《环境》2001,(6):12-12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影响中,海平面上升是最为确定的结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最近20年(1972-1992)世界环境状况》白皮书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约0.5℃,海平面平均上升14厘米。下个世纪全球将升温2℃-5℃,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100厘米。”世界沿海地区下面临遭受“灭顶之灾”的严峻局面,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国家海洋局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近百年来,全国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1.4毫米,广东岸段为每年2.2毫米。珠江三角洲位于构造沉降带,沉降速度达每年2毫米-7毫米,因此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广州地理研究所李平日等专家研究,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速度平均为每年2.3毫米,近17年来平均为4.8毫米,近4年来平均为8.8毫米,可见,本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明显加快,已由毫米级增至接近厘米级。  相似文献   

15.
环球科技     
《世界环境》2023,(1):8-9
<正>《科学》2023年1月5日立刻采取行动将可以减少冰川损失随着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逐渐上升,世界冰川的未来看起来黯淡无光。冰川质量损失率在过去20年中有所增加,即使排放受到限制,这一趋势也将继续。来自美国、挪威、奥地利等国家的学者利用近二十年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对全球约21.5万处冰川(主要是山地冰川,不包括格陵兰岛冰盖和南极洲冰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孙艳伟  李莹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1073-1088
全球变暖诱发海平面上升是当前陆海作用领域的热点议题。应用卫星高度计观测海平面异常(SLA)数据,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SSPS),探讨我国沿海地区1993—2018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时空格局特征及潜在社会经济风险。结果显示:(1)过去26年间,我国沿海年均海平面和极端海平面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速率分别达到3.47±0.50 mm/a和4.74±1.39 mm/a。(2)空间上,我国四大海区上升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东海>黄海>渤海>南海;省域尺度上,苏、闽、浙的海平面增速较大,而粤、沪、台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较慢。(3)MK检验和Sen趋势分析显示,整个海区的年均海平面全部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84.16%的区域处于增速中等偏慢水平,2.32%的区域增速快;而极端海平面中显著增加区域占76%,其中59.65%的区域增速慢,2.31%的区域增速快;无显著减少区域。(4)空间波动性上,我国历年海平面变化整体处于较低的波动水平;其中,较低波动区占61.31%,而高波动与较高波动区仅占到3.17%。(5)到210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高度将达到71.71±19.01 cm;在三种共享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SSP1、SSP2和SSP3),我国沿海地区潜在经济损失将达10万~21万亿元人民币(2005年可比价),受影响人口数达350万~550万人;其中,广东省水淹面积最大(占到省份陆域总面积的0.7%),经济和人口风险也最高。因此,减缓和应对海平面上升风险,是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保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专家在青岛举行的一学术会议上表示,近15年来,虽然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吸收热量,但全球表面温度却呈现出增暖减缓甚至停滞趋势,其中深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在8日至9日举行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术年会上对新华社记者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加速上升,全球气候系统一直在吸收热量。但自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和减轻未来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淹没对山东沿渤海湾地区的影响,本文采用IPCC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数据、沿渤海湾地区地壳垂直运动数据、东风港潮位数据预测2100年100 a一遇的潮位线数据,并借助数字高程模型(DEM)、地理信息系统(GIS)预测海平面上升对潮位线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为:(1)表达2100年潮位线位置的数据;(2)与2000年相比,2100年100 a一遇风暴潮增加的淹没区的空间分布图;(3)与2000年相比,2100年100 a一遇风暴潮增加的淹没区面积和向陆推进距离。预测结果表明:(1)2100年淹没范围随海平面上升幅度增加而增加;(2)相对于2000年,2100年新增的淹没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中西部地区;(3)新增淹没地区人口、工业、农、林、牧、渔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从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其中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冬半年升温高于夏半年.这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1月24日召开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宣讲会上获悉的.根据这份报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诸多方面.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5℃.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  相似文献   

20.
现时全球海平面每10年徐徐上升几厘米。对这一现象,多数科学家都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认为,不能将造成海平面不断升高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气候变暖,他们在观察到的海平面升高现象中,发现多达1/3是由诸如从蓄水层抽取地下水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