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梦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也从来没仃像今天这样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实现民族复兴,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世人如此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发展经济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环境问题,使各国的环境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始终存在着对立的统一。因此,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具有紧迫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歧     
分歧总有,一半世界是大头朝下的,所以完全没有理由要求我们事事意见相同。也许,生活并非总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所以才会出现困惑。甚至像“不要张着嘴咀嚼”这样基本而深奥的道理,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广为接受。怒火中烧时,我们为什么选择争吵和打斗?而实际上,跳一曲恰恰舞危险更小、更有情趣、更能化解紧张局面?作为同一物种,为什么我们感觉这样亲近?为什么我们又总是披上自卫的外衣,掩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相互接近?49环境导报2003·7分歧  相似文献   

4.
高峰 《世界环境》2014,(5):72-73
<正>很多人喜欢把地球称为"水球",因为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千百年来,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矿物资源。可是,我们并没有充分地利用海洋。究竟海洋还能怎样造福人类呢?也许某一天,你将看到这样的图景:海洋中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城市,人像鱼一样在海洋里游来游去……不要大惊小怪,在未来的100年中,人类将会逐步实现这样的梦想。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无比的未来海洋生活吧!  相似文献   

5.
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从寒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环保工作者的腰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硬朗。人们对加快环保事业发展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加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保障。二者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是环境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真正体现,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抓落实、抓实千、抓细节、抓基层,这已成为全国环保人的共识。 历史性转变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性调整,要求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推进历史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为环保事业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现在舞台很大.你有好观点、好办法,在一些重要会议上说清楚.就能说服大家,就能为环保工作争得一席之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高温、干旱、飓风和沙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和严重。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已经超过很多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想象。我们已经接近气候变化的一个致命临界点,过了这个点,气候将从缓慢的可预测的变化发展为突发的、凶猛的、混乱无序的变化。地球资源与环境能否支撑我们的后代已经有了重大疑问。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改变社会发展道路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缩小。如果我们还想有机会将一个健康的、安全的世界留给我们的后代,那么各国政府和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行动起来,制止全球环境变化,保护我们的唯一家园。 最近世界观察研究所(THE WORLDWATCH INSTITUTE)出版了名为《2006—2007重要信号:正在左右我们未来的趋势》(VITAL SINGS 2006—2007:The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的书籍,其中“环境概貌”的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令人不安的世界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刊特将此部分翻译成了中文,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中获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 一、环境保护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地球像一艘在宇宙间飞行的飞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像是飞船上亿万个宇航飞行员。其实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老死,就在作着这样的飞行,只是人们不感觉罢了。地球比宇宙飞船要大,不像宇宙飞船空间很小,宇航员在其中生活和进行各种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无论是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或者排出的废物,都限制了他们在宇宙中的活动时间;地球固然很大,但是地球生物圈的  相似文献   

8.
正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从经济角度看,水是一种有限而又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载体、人类文明的摇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除了水本身的重要性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淡水相对缺乏越来越严重。水资源是有限的,全球总贮量约为13.9亿立方千米,但其中淡水仅有0.36亿立方千米,而且99%蕴藏在南北极的冰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论在哪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对或大或小的矛盾。对于像瑞士这样环境不仅优美,而且容量相对较大的国家来说,人们仍然向往着更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任何只顾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的事情都会遭到人们的反对。而对于发展交通运输这样一个与提升经济速度有着直接而密切关系的举措,在发展中国家来说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瑞士人对此却十分谨慎。本文也许对发展中国家有关规划部门和决策人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需要精神上的满足,生活环境的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当前各方面存在的污染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因此,环境监测的力度和效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电化学检测在近年来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本文介绍了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其中主要有生物体系、生物界面模拟、生物分子电化学等,并阐述了当前电化学检测的应用现状,其中包括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生物芯片、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分析当前的发展情况,探索如何实现环境的在线检测;阐述基因技术的使用,对生物传感器以及生物芯片检测能力的提升作用,并分析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丁立 《世界环境》2008,(3):30-31
“我们都有机会做得更加环保。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这样做。我们应该成为环保的公司、环保的国家,让人们拥有环保的生活。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这样做了,我相信我们就能使环保具有可持续性。那么,我们这一代人也将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更加健康的地球。”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春天来临之际,我又一次翻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花草枯萎,鸟儿魂消,鱼儿死亡,春天再也没有百花美丽的容颜,更缺少了鸟类的歌唱鱼儿的欢跃,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的田野、树林和沼泽。”这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里为我们描绘的一则“未来春天的寓言”。卡逊女士在40余年前写下这本书,控诉了人类的无知,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杀死昆虫、杂草,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杀害了所有的生物,包括自认为聪明的人们自己。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废料利用的概念。由于少废料和无废料生产工艺的推广工作进行得很慢,所以材料综合利用问题的要求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迫切。生产的迅猛发展,使得一系列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如再生材料的利用,环境保  相似文献   

14.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5.
人与微生物     
八千年前,在苏美尔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酿制葡萄酒和啤酒。四千年前,在埃及,人们学会了发酵制面包。但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工艺是靠那些极其微小的生命——微生物来完成的。实际上我们与微生物交往的时间还更早,远在地球上有生命之时即已开始。在最早的生物中,是微生物控制着营养物循环。它们将死去的生物分解,并将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境》2015,(2):73
2015年注定将拥有一个温暖但不平静的春天。人们追逐新一轮四季流转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迟到的新春佳节而放慢。春节后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一个忧患孩子未来的母亲真挚且不乏理性的呼声,让每个人都开始警醒和行动。相对于空气污染问题,水污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之深远更令人担忧。从源头到大海,从最发达的城市中心到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世界各国都发奇想、出高招,致力于环境保护。美国将环境管理推向市场,甚至还把拍卖引进环境管理。以拍卖促环保颇具新意。 为控制燃煤污染、鼓励企业采取治理措施,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4年初推出一项新举措:将二氧化硫排放量份额作为商品,在芝加哥商会首次举办的拍卖会上拍卖。 根据美国1990年制定的《洁净空气法》规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把一美制短吨(相当于0.907吨)的二氧化硫定为一个份额单位,意欲建立排放量份额可自由买卖的市场,让污染多的企业多付费、污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人类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度无限制的向自然界索取,在取得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的环境问题。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后期,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有多种大致相同的解释,其基本概念是:“既满  相似文献   

19.
人类来自植物所构成的空间环境之中,发源于森林,又依赖于森林而生存。如果没有建筑,人们将回到原始洞穴中生活;而没有植物,人类将重新消亡。绿色植物联系着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史书中,曾记载了许多赞赏“郊游”、“野游”和“田园”等的有关诗词和文章,也有许多以花草树木为内容的风景山水名画。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对绿色自然的向往。绿色植物有调节气温、遮荫防风、净化空气等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而且绿色植物又给人以舒适、优美、幽静、安祥的感受。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和绿色结下了的不解之缘,绿色的基调成了生命力的象征。难怪人们对绿色环境倍感亲切、自在和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是最重要。每一天,太阳;在日落之后,夜,与她的星辰。风永远吹着;草永远生长着。每一天,男人与女人,谈着话,观看着,被观看着。在一切人之间,这种形象最能吸引的就是哲人。他必须在自己心里决定它的价值。在他看来,大自然是什么?这上帝的网,它那不可理解的连贯性,从来没有开始,也从来没有结束,永远是园形的力,回到它的自身。这一点它正和他自己的心灵相像,他永远不能找到它的开始与结束——这样完全,这样无限。大自然的光彩也照得那样远,宇宙上面还有宇宙,像光线一样地放射出去,向上,向下,没有中心,没有圆周——不论是聚集的或是分散的,大自然都迫切地向人的心灵表白她自己。开始分门别类了。在年轻人的心里,每一件东西都是个别的,独自站在那里。渐渐地,他知道怎样把两件东西连在一起,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然后三件东西,然后3000件;于是他被他自己这种联合一切的本能所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