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产酸白腐菌CoriolusSp.S1在开放环境下连续曝气处理造纸黑液。在连续50d处理过程中,产酸白腐菌可以稳定的连续处理黑液,与进水相比,出水中COD降幅最高达到53.73%,脱色率平均可以达到73.74%,木质素去除率达到45.66%,为白腐菌应用于造纸黑液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白腐菌处理造纸黑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腐菌变异前后对木质素降解效果及脱色率的影响,探索了水解酸化结合白腐菌挂膜工艺处理造纸黑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化学法综合治理草浆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凝聚-离心分离法对黑液进行预除硅,酸析沉淀法回收黑液中的木质素,并重点研究了混凝法和催化氧化法除去经提取木质素后的黑液中COD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先除硅-酸析沉淀-混凝-催化氧化联合流程可有效地处理黑液,处理水COD小于300mg/L,同时回收了木质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属白腐菌治理造纸黑液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三种种属 (AX系列 ,S系列 ,BP系列 )白腐菌在光解与非光解造纸黑液上的固体量、固体木素、溶液木素、体系pH和COD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属白腐菌表现了不同的环境效应 ,AX系列显出较低的木素和COD去除率 ,S系列改变体系pH值到 3以下和较高的COD去除率 ;同时在同一种属种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AX2在光解培养基上显现了高的溶液木素和COD去除率 ,与AX系列其它培养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厌氧—酸析法处理造纸黑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厌氧-酸析法处理造纸黑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D去除率≥77%,BOD_5去除率≥80%,脱色率≥90%;产气率为0.342~0.539L/L.d,厌氧产泥为0.21~0.26gVss/g COD去除。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反应器的连续运行是否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系直接相关是其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构建白腐真菌处理体系对垃圾渗滤液和焦化废水被交替处理(序批式运行),考察交替处理过程中白腐真菌处理体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交替处理过程中,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并未出现明显的适应期,能够连续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56~376 U/L);每批废水的pH都表现为由碱性向酸性变化;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未受废水交替处理的影响,且在垃圾渗滤液中分别达到43%~44%、70%~71%和17%~25%的去除率,在焦化废水中分别达到26%、33%和57%的去除率。表明基于P. 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构建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体系是以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系为基础,可能与难降解废水的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7.
预酸析-厌氧流化床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预酸析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厌氧流化床(AFB)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析预处理,去除了黑液中大部分难生化降解的高分子物质后,AFB的厌氧消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预酸析AFB处理比直接AFB处理更为有利.对黑液中木质素的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厌氧处理前后的黑液中木质素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保持不变,但分子量大的木质素有向小分子转化的趋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除了产甲烷菌外,还发现了硫酸盐还原菌和硫细菌.  相似文献   

8.
草浆造纸黑液用于粘结剂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草浆造纸黑液的污染治理技术是国内水污染研究的热点,将木质素用于粘结剂的生产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从造纸黑液污染的危害出发,通过对黑液成分的分析探讨了用木质素生产粘结剂的可能性,并总结出造纸黑液提取木质素的三种工艺路线,对造纸黑液制取木质素类粘结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其中还存在的不足,并对造纸黑液制取粘结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环境导报》2003,(21):10-10
造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曾长期困扰着人们。造纸废水中,黑液是主要的污染源。造纸黑液直接排放到河流海洋里,会造成局部水域富营养化,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它因此背上了污染环境的恶名。 什么是造纸黑液 所谓的造纸黑液,就是把植物体内能够用来造纸的纤维素提取分离后,剩下的碱性黑色液体。造纸黑液主要由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两种成分构成。这两种成分和纤维素的功能类似,它们一起支撑起植物的细胞壁。然而,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却远不如纤维素细胞那样长而具有韧性,因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造纸废料。  相似文献   

10.
X79802852旋流板塔在碱性黑液烟气脱硫中的应用/谭亚军(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二//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8,16(1)一33一36 环信X一26 研究了用模拟然煤烟气处理造纸黑液的工艺,着重设计并改进了旋流板塔作为酸析吸收塔,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四级吸收采用液气比L二2.0~3.01/m‘时,黑液COD去除率可达60.0线,S()2去除率在88.0写~99.9%。旋流板塔吸收效率高,运行可靠,压力降低,没有发生堵塞现象,从而解决了用造纸黑液等碱性工业废水进行烟气脱硫工艺中的主要间题一一吸收设备,推进了该工艺的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白腐菌对制浆黑液中硫酸盐木素的降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作用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种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能力不同,培养10d后,木云芝Lu-11的降解率达到74.5%,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率为65.6%,分子量在1500 ̄3000kd之间的硫酸盐木素部分被降解最为明显,木云芝的降解产物只有一种主要组分,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产物有2种主要组分,培养条件如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白腐菌降解硫酸盐木素的作用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2.
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C/N=56/8.7)研究了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降解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纯培养2d和3d后,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体系脱色率与在灭菌环境投加该染料的体系基本相当,其5d脱色率在90%以上;而纯培养ld时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体系的脱色率却只有8l%.引起纯培养ld体系脱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艳红K-2BP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和反应体系感染了酵母菌.但是,如果纯培养延长至2d以后,由于白腐真菌菌丝体已在体系内占优势,尽管在非灭菌环境下还有酵母菌侵入,但它不会占优势,从而也就不会影响白腐真菌对染料的降解作用.因此,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中,只要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反应体系占优势,就可以适当缩短纯培养时间,提前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使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培养和对活性染料的脱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介绍碱法草浆黑液采用膜技术处理的各种方案,着重介绍了碱法草浆黑液资源化全回收技术并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先用硫酸中和酸析黑液中的木质素,或用纳滤方案回收木质素,然后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回收已去除木质素的黑液中的酸和碱,最后经蒸发和喷雾干燥回收其中的糖、其他营养成分及大部分水,达到无污染排放的目的。该方案碱回收率在50%~80%,取决于黑液中碱的浓度,回收1 t碱的耗电量低于2 500 kW.h。该法的基本投资比同规模碱回收法节省6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碱法造纸黑液中提取出的木素,在一定条件下,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酰胺反应制取木素改性产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5℃下,改性产物对重金属离子Cu2+、Cr6+、Ni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53.9mg/g、47.2mg/g和25.9mg/g,并且对Cu2+、Cr6+、Ni2+的吸附在2.5h内即可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5.
麦草木质素水泥混凝土减水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从麦草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进行磺化改性,探索其作为水泥混凝土减水剂的可行性,研制了ZS-3号减水剂,同时对麦草造纸黑液资源化治理工艺中产生的含磺化木质素素糖液进行了水泥混凝土减水性实验,研制了ZS-2号减水剂,实验结果表明,ZS-3使水泥混凝土减水率达10%,7d抗压强度增加18%,28d抗压强度增加5%,达到水泥混凝土普通减水剂性能。ZS-2使水泥混凝土减水率达10%,7d抗压强度增加73%  相似文献   

16.
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的脱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可以有效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白腐真菌在空气曝气培养条件下,比在空气静置培养状态下具有更强的脱色降解能力;而且当在染料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物质(葡萄糖)能提高白腐真菌脱色能力。最后,通过考察细胞外液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表明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的核心体系位于细胞体外。实验结果对白腐真菌在环境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