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汽车污染控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北京市在治理技术政策和具体措施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汽车污染控制与催化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污染控制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汽车污染控制技术是在汽车排放法规逐年严格化的需求下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汽车污染控制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机内控制阶段、氧化催化阶段和三元催化阶段。70年代初,美国、日本和欧洲相继制订了汽车排放法规。为达到法规要求,各国在汽车排放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改造发动机,如:改善燃烧、改进化油器,采用高能点火装置、进气预热等措施以减少CO、HC在机内的生成量,采用推迟点火时刻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控制NOX在机内的生成量;与此同时,还采用了曲轴箱排放控制和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宣传我国汽车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准确把握我国汽车排气催化转化器技术的产业化水平,沟通供需双方的关系,引导汽车污染控制技术市场,提高我国催化转化技术、产品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于1999年4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汽车排气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一次技术、专业性较强的专家研讨会。会议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受到了汽车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相似文献   

4.
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治汽车排气污染是城市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只有协调好汽车工业和环境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的清洁汽车,才能保持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本文是在日前召开的“汽车排气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局于1997年3月3日以环科卜997」34号文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及各有关单位发布关于1996年度汽车污染控制产品认定结果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根据我局《关于一九九六年环保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环科[1996」445号)的规定,经对申请环保产品认定的单位检查和产品检测,科华牌及系列汽车排气净化器等11项产品通过了环保产品认定。现将认定结果予以公布。为加强对汽车污染控制产品的监督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认定的汽车污染控制产品,认定证书有效期1年。二、各地环保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并加强…  相似文献   

6.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完成2020年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做出部署;9月1日起,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施行,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此,《中国环保产业》杂志特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从塑料消费量与废塑料产生量的关系、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水平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号)精神,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8月2;5日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哥比)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哥比)(环发[2006]130号)。现将《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全文刊登如下。《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已刊登在我刊2006年第9期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汽车能耗和污染涉及的多个因子,根据它们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赋予其不同权重系数,论证确定各自基准值后,提出了量化的可供统一比较的汽车能耗污染指数,并据此进行了汽车节能环保星级评定.收集部分中国新车型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焦炉的发展方向及国家产业政策,从焦炉烟尘环境污染危害及其产生特点出发,介绍了我国焦炉烟尘的控制现状以及炼焦散烟、装煤和拦焦等主要产尘环节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治理技术。最后明确指出,现有的控制手段完全可以解决焦炉烟尘的污染问题,实施的关键是国家对焦炭行业的环保监管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成都市的地形、气候、道路和车辆状况出发,论述了汽车排放物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针对汽车排放物污染的治理,文章提出必须及早制定出适合本市具体情况的治理方案,加强对在用车的技术改造。文章还就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19日上午,中美污染预防与能源效率合作项目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塔里木大酒店召开。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赵华林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技术合作与援助办公室苏珊女士以及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和中美环保专家到会,  相似文献   

12.
汽车排放标准与改进燃料品质降低排放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宁  刘治中 《四川环境》1997,16(3):27-32
本文综述了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及中国的汽车(主要是汽油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与燃料品质有直接关系,通过改进燃料品质如使用无铅汽油,含氧燃料和替代燃料以及降低汽油中芳烃及硫含量等都能改善汽车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3.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庙五中全会决议中对我国“九五”至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1994年底召开的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推出了两项根本性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重点治理水和大气污染,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是我国“九五”期间环保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处理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污染治理高度分析了国外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及办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电子垃圾与报废汽车的管理办法,指出应以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处理为契机和突破口,逐步掌握和制定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并成立绿色环保基金会。  相似文献   

15.
汽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中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本文分析了汽车排气污染产生和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汽车排气污染的3条技术途径和6条非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NewTechnologyforControlofSecondDust-SmokePollutionForMetallargicalFactories继冶金企业一次烟尘基本得到控制之后,二次烟尘治理就成为解决厂区和城区污染的重大问题。国家环保科技攻关项目“高效除尘技术”中列入了屋顶电除尘器,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作为攻关组长单位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完成了试验室和局部工业试验的工作。这些研究成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91-1995年期间,冶金行业正式将冶金二次烟尘控制作为重点,并将屋顶电除尘器列为示范工程。一、技术关镇本课题选点在四J;哈攀枝花钢铁公司提钒炼钢厂,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将面临着冲破绿色贸易壁垒、解决交通污染等严峻的环保问题。本文从汽车工业的环保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加入WTO后,针对所面临问题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日,佳木斯市为全面落实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松花江佳木斯段涉水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进碧水工程的实施进程,佳木斯市环保联合会本着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企业的指导思想,组织召开了环境保护治理技术及环保产品推介会,邀请环保治理企业为佳木斯涉水企业“把脉会诊”,来自南京林业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机动车排气污染状况1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始于1956年,当时的汽车工业技术基础主要建立在国外四十年代的设计水平。在其后的二十年中,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十分缓慢。然而从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1980年汽车生产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2003,(3):15-15
为宣传贯彻城市污水处理与污染防治的有关政策、标准,总结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经验成果,研讨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技术与今后高新技术研发方向,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国家环保总局定于2003年4月10日至13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组织召开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会议内容:1.宣传贯彻小城镇污水处理相关法规、技术、经济政策及标准;2.研讨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工艺、相关技术路线选择及重点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