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主持的“全国生态农业与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研讨会”于1990年11月25日至28日在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召开。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环保局和4个环保科研所与院校的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环保局万本太副司长参加会议并代表自然保护司作了“我国农村环境管理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会议的宗旨是进一步落实第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主持的“全国甲烷排放问题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日至5日在南京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环保部门的3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司长鲍强同志主持了会议;叶汝求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叶副局长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协议的基本情况,强调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在环境外交及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我国作为稻米生产大国,开展稻田甲烷释放情况的研究很有必要。他希望代表们利用这次研讨会的机会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为今后的科研主攻方向、重点课题提出建议和设想,为国家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做好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于2009年3月25—27日在南京召开了“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研讨会”。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办。目前已确定的26项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制订和修订承担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6月 13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可行性论证会。来自国家环保总局、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科技厅的管理人员、国家环保总局相关直属研究机构的代表、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以及申报单位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市环保所赵振华等人承担的“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生化指标”研究项目于1992年8月2日在国家环保局鲍强司长主持的专家会上通过鉴定。该项工作在对环境空气和人尿中多环芳烃及其代谢产物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用GC/MS和自己合成的标样确证了尿中1-羟基芘的存在,建立了灵敏实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人体接触高浓度多环芳烃的研究,证明人尿中的1-羟基芘和环境空气巾的多环芳烃有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1—2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重要生物物种资源监测和保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会。参与该项目研究的20余家单位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了科学技术部生物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进行科学咨询。项目主持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汇报了项目的总体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监测网络构建和技术规范、森林监测、湿地监测、草原荒漠监测、濒危鸟类和植物繁育、预测预警系统6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课题的进展和主要成果。咨询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建议。会议还对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2日国家环保局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八·五”环境科技攻关选题思路务虚会。会议邀请了环保局和教委系统专家12人,就“八·五”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名称、指导思想和攻关目标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国家环保局张坤民副局长、张崇华司长参加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做好环境污染物临测方法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于2009年3月25-27日在南京召开了环境保护部"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临测方法标准体系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国家环境保护局委托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组织召开的生态科研规划工作会议,于1987年9月13日至17日在南京举行。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金鉴明、科技处处长雍永智、自然保护处王礼嫱以及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环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日前在北京通过了鉴定.本项课题任务由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和福建省科委共同下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牵头,协同福建省环科所、厦门大学、北师大环科所、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共同承担,历时三年半完成的.整个课题划分为七个子课题:1)基础调查与环境现状分析;2)大气扩散规律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3)海域污染物迁移扩散自净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4)开发区生物生态及滩  相似文献   

11.
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支持项目——30吨/日往复炉排式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成套设备示范工程技术方案论证会于2009年3月31日在南京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持了本次会议,并邀请了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江苏省固废管理中心、北京金州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内的我国危险废物处置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论证小组。  相似文献   

12.
学苑信息     
1991年11月12日~13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小组在南京举行了沪、宁、杭地区城市生态沙龙首次学术活动.这次活动是在江苏省和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大力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室负责筹备和召开的.到会代表有中国MAB城市生态小组组长,沪、宁、杭、苏等市环保局负责人,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环科所等院所从事城市环境生态经济建设及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等.  相似文献   

13.
三月十九日,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举行了建所十周年庆祝活动。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严东生、副院长周光召、原副秘书长李苏、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孙嘉绵以及科学院化学部、生物学部、中国化学会、科学院化学所、感光所、大气所、地理所、发育所、科大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环科  相似文献   

14.
由农牧渔业部,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局联合召开的《全国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于1986年10月19—22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三个直辖市、七个计划单列市及省、自治区三方面的领导及主管同志,还有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妇联、总工会、政协、劳动人事部、书记处政研室及有关科研、宣传部门代表,共268人。 两部一局主管负责人到会作了重要报告,国家环保局孙嘉绵副局长在报告中,总结了“六五”期间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取得的六条成绩、五条经验,并布署了“七五”期间的六条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环境保护部生态司于2009年3月6—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了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申报工作研讨会。来自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的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出席了会议。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染场地评估与修复中心承办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江苏省泰县环境保护局参加的“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与优化模型的研究”课题已经完成,1989年12月26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在南开召开了课题鉴定会。来自国家环境保护局、江苏省及南京市环境保护局、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有关科研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部门代表及试点所在地的领导干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课题鉴定委员会由章熙谷、仲崇信、刘昉勋、谢先德等13位教授、专家组成。与会代表仔细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36篇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研讨会于1988年10月10日至14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48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曾昭顺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常熟市农业局具体筹办了这次会议。常熟市委和市政府、苏州市农业局及常熟市有关部门对这次研讨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第—次会议于1985年3月10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本刊编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领导以及本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于1990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有毒化学品学术研讨会”,来自环保、化工、卫生、轻工、交通、农林、政法、煤炭、海洋、部队及中国科学院等不同系统的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和高等院校的1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环保局曲格平局长为大会题写了“有毒化学品污染是我国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亟待调查研究,制定对策,加强管理”的题词。  相似文献   

20.
首届全国土壤与环境青年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5月11日~14日在陕西扬陵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教育局的倡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主持的。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各省、市水利、农业科研、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博士后、博士、硕士以及从事科研、教育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