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1 问题的提出 SO_2在某区域(可以是城区或郊区,也可以是城区的某个区域)中某点的地面浓度,是由一定数目的高架点源及面源造成的浓度贡献之和。而用于单点源的高斯(Gaussian)烟羽模型从时空分布上都不适应区域性(如城市规模)宏观预测的需要,而且计算量大,要求参数多,这些参数大多需要大量实验获 相似文献
3.
大气扩散模型和容量测算工具有多种选择.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和检验,选择一种适合当地实际的模型或工具,进行参数选择和调整,得到相对比较准确、合理的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计算SO2环境容量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区域大气SO2环境容量测算进行了两种设计,针对这两种容量设计,选择了两种测算模式,比例模式和线性规划模式.分别计算出现状排放源布局及排放状况不变的条件下的SO2现状环境容量;以及对现状排放源进行合理分配的规划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4.
5.
6.
在确定95%保证率的气象条件后,利用高斯模式和比例模式、线性规划模式对湛江市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工业布局、不同的污染源分布,会对环境容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中、低架源对湛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贡献占主要地位,高架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ADMS—城市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阜新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并模拟了露天矿停止开采后阜新市SO2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依据2008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陕西省97个县市地均GDP及地均SO2排放量进行了存量核算,借用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计算陕西省各县域的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能力。本研究对认识陕西省的地均SO2排放量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SO2—H2O系的热力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SO_2-H_2O系的气—液—固三相平衡计算,分析了溶液pH值及温度和SO_2的分压对于吸收废气中低浓度SO_2的影响,阐述了用碱液或金属氧化物吸收SO_2的理论依据。所提供的基本热力学计算数据和方法可供涉及SO_2—H_2O系的平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泰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为泰安市环境空气监控城市;新泰环境监测站在青云城区和新汶城区设置新泰气象局、新汶孙村社区两个监测点位,监测PM10、SO2、NO2三项指标;城区空气执行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值;分析了新泰市2009年-2012年的大气监测数据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采用《GB/T 3840-91》标准计算了两个城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最终为城市经济发展置换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量模式化参数,通过核算,得出了阜新市城区普通空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给出了城区各分区及每个网格的分解量,应用这些成果,将对老污染源及新工业项目的环境管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阜新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二氧化硫污染特征与环境容量核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同市是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再加之不利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形成比较严重的结构型大气污染,特别是市区SO2污染十分突出。针对大同市大气SO2污染的特殊性,采用修正的高斯模型,分别计算该市SO2总量控制区的现状和规划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市总量控制区SO2环境容量不及该目标区域现状(2000年)排放量的一半,而规划环境容量则是现状环境容量的约1.5倍。因此,大同市的SO2污染防治应采取源排放削减,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力优化布局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气环境容量在我国一直被作为环境管控措施制订和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通过研究大气环境容量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家、区域及城市的相关实践工作,对国内外环境容量理论和核算方法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在综述大气环境容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具备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资源属性三重特征.结合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和大气污染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实践在引入与探索期、发展与实践期、停滞期和快速发展期等4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针对我国先后出现的以煤烟型污染、酸雨型污染和复合型污染为主要特征的3种大气环境问题,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的内涵及核定思路.以A值法、线性优化法、模型模拟法为重点,总结了不同核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发现了模型模拟法可以兼顾气象、地形等自然因素和污染源等人为因素对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并可以反映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更适合以PM2.5、O3等复合污染为约束的环境容量的核算.最后,结合环境管理的要求,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研究:①以多种污染指标达标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②典型重污染时段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③改进模型模拟和多目标优化耦合技术,探讨在空气质量、健康损害、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约束下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