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旦石油人从水下管道损坏处流出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设施封闭泄漏点。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直径为5m的漂浮泡沫塑料环用钢盘加固,并用帆布包着。依靠自身的浮力滞留在水面上。锚定环由钢管制成。管内灌满水,在石油泄漏点把它放到水底。两环间系牢由帆布或聚乙烯制成的柔性屏体。它使油品在水流的作用下,只能流向水面。然后,水面上的油品被泵抽走。损坏修复后,向固定在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水面石油污染的遥感监测 (苏联) 目前,苏联已建立了一系列根据清水和石油污染水在光度、温度及放射性等的不同来监测水面石油污染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被动的方法和主动的方法。被动的方法是根据石油的热幅射和天然γ射线进行记录。主动的方法是让所研究的水面为一定的光谱组成的光源所照射,对反射回来的幅射或萤光进行记录。下表列举了遥感监测石油污染的各种方法,指出了所用的光谱部分、理想的对比值及基本的使用限制。  相似文献   

3.
<正> 一、方法的提出我们是油田的环境保护监测单位,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测定原油和天然气对水体和空气的污染程度就特别重要。油田能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之一就是石油。石油污染了水体,使水不能饮用。石油在水面能形成油膜,不但能引起人们感观上的不快,而且使水和空气隔绝,阻碍天然水体耗氧与复氧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由于水中含有微量油,当作养殖用水或灌溉用水时,会使某些作物和鱼类产生异味并且有一定的毒性,而丧失食用  相似文献   

4.
国外点滴     
罕见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1979年夏,墨西哥石油公司的石油钻探机在离海岸90哩的水面上作业,当钻头高速度地钻入离水面3625米深的油层时,压力突然增加,黑色原油和天然气以高速度顺着钻杆喷出海面。几秒钟之内、石油和天然气漫及钻井平台,引起一片火海。随后,原油便以每天4000吨的流量源源不断地向墨西哥湾倾泄。  相似文献   

5.
LNAPL在砂质含水层中动态迁移的电阻率法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滨潮间带采集细砂,通过室内柴油泄漏模拟试验,利用自制电阻率监测系统对轻非水相液体在砂土-地下水系统垂向渗透过程进行电阻率变化动态监测;通过配制不同含油率砂土测定其静态电阻率变化规律,探讨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取样分析测定污染含水介质稳定后含水率及含油率,对监测结果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显微成像法对污染砂土进行了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污染砂土微观形态上胶结现象明显;柴油渗透海滨砂土过程电阻率大小同含水饱和度,比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Archie公式拟合,n值分别为2.36和0.15;通过电阻率测定可以有效估算柴油透镜体厚度;电阻率随深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含油率和含水率的垂向分布.本研究为轻质油品储罐或者海上油品输运过程泄露造成的海滨砂土地下污染扩散过程监测及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可为其他典型石油泄漏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法探测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被认为是对海洋环境危害较大污染物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与溢油污染程度有关的影响因素,首次构建了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溢油量和油品特性持久性为例,分别建立了溢油量隶属度函数和油品特性的持久性隶属度子集表,最终完成了溢油污染程度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为判断溢油污染等级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溢油应急决策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庆贴不贴泡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石油烃污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贴不贴泡是大庆某石油化工总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水面较大的氧化塘.在纳污泡周边分别采集土壤及地下水样品,以研究其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纳污泡附近地下水及表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石油烃污染,但除第1个采样点外,其余各采样点污染程度随距离变化不明显;土壤纵向以40~60cm厚度层污染最为严重.说明大庆地区草甸黑土对石油烃滞留能力很强,使石油烃在其中的迁移速度很低,特别是水平迁移速度更小,才使污染近30年的场地地下水受到的石油烃污染不是十分严重.表层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雨季纳污泡内污水溢出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贴不贴泡是大庆某石油化工总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水面较大的氧化塘。本文对大庆市贴不贴泡周边地下水采集样品,以研究其对周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纳污泡附近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石油类污染,石油类污染物还仅限于湖泡区内,在剖面上的分布基本限于潜水层内,局部达到弱透水层顶部附近。石油类污染物在其中的迁移速度很低,特别是水平迁移速度更小,才使污染近30年的场地地下水受到的石油烃污染不是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石油污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就微波技术在含油废水的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油气吸附剂的再生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微波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领域应用的优缺点,重点提出了在油气吸附回收工艺中,应用微波/真空或微波/超声波集成再生技术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浅埋区的加油站油品渗漏可直接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地区、崇明岛以及长兴岛内的119家加油站进行渗漏污染潜势分析,计算各加油站的LPV(leaking potential value,污染潜势值),并用四分法将119个加油站按LPV分为4个评价等级,有9个加油站LPV很高,3.60≤LPV<4.07;49个加油站LPV较高,3.18≤LPV<3.60;47个加油站LPV一般,2.73≤LPV<3.18;14个加油站LPV较低,2.28≤LPV<2.73. 针对2个LPV较高的已歇业加油站开展现场打井监测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加油站的潜水层均出现油品渗漏污染,其中加油岛、管线区以及储油罐区是加油站渗漏污染重灾区,土壤中污染物以苯系物、萘以及总石油烃为主,总石油烃检出率达到71.4%~88.9%;地下水中污染物以总石油烃和MTBE(methyl tert-butyl ether,甲基叔丁基醚)为主,总石油烃检出率达到80.0%~100.0%,MTBE检出率达到33.3%~71.4%,对地下水源污染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1.
油是一种几乎不可再生资源,是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化石燃料.但在石油开采利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由于技术水平、操作不当或客观原因导致的石油泄漏问题,泄漏石油中包含的饱和烃、多环芳烃、苯类等会对海洋、空气、土壤或水体造成严重危害.文中概述了石油污染的现状,总结了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方法,并且对不同环境下研究者在进行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时采取的手段和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实践中治理石油污染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水域的石油污染调查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进行污染油品的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在石油污染监测中,采用20#重柴油或原油作标准,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对水环境的监测、管理和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保护的总课题中,与用于清除海运溢油及海损溢油工具的制造有关的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1967年“托里·坎昂”号油轮失事以后,水面石油回收装置受到极大的关注。由于企图消除该油轮失事所造成的后果,为了和溢油进行斗争,得到了关于必须完善现有回收工具和制造新型回收工具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协定促进了这一结论的形成。在这方面,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作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海协的努力,制定了防止船舶污染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1978年补充议定书。目前,在海协组织范围内,正在拟定建造石油回收船的计划。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石油是宝贵的能源,它的特点之一易挥发,特别是轻质油品,更容易挥发,造成损失,据统计,我国的成品油每年由于挥发,从油品的生产到投入使用造成的损耗多达300—500万 t。数字说明,我国石油行业,在油品的炼制生产、运输、储存、收发、回收等方面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前,立足现有设备、技术,如何减少油料蒸发损失已成为我国各级石油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可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油品储运设施加快了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石油库规模的扩大和油品性质的变化,必然导致石油库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由此产生的含油废水、油污泥和无组织排放的烃类油气成为石油库的重大环境危害,对石油库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油炼制工业,在石油化工加工过程、液体燃料燃烧和废气的排放、原油及其产品在貯运过程中,都以各种形式向大气中排放烃类。由于烃类的散发,使油品质量变坏,能源浪费;尤其是不饱和烃类和某些低饱和烃能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造成空气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的生存与活动。目前,大多关注的是在炼油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烃的污染与控制。而忽视了对原油及其产品在貯运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美国洛杉矶炼油厂调查过油品在貯运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的烃占工厂中总的烃排放量的30~50%。我国各炼油厂年加工的烃损失约为70~80万吨,而油品的貯运损失约为30万吨左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由“全球海洋站系统”(IGOSS)规定的紫外——荧光光度法,已是国内外用于石油污染监测的较为普遍的方法。对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样品处理中pH条件的选择却不一致。本文就pH对荧光法分析水体中分散石油烃的影响作了探讨。选用最易造成海区污染的船舶常用油品,即重油(20~#重柴油)、燃料油(1000~#燃料油)、润滑油(11~#柴油机油)进行研究,并以大洋海水作为无污染本底。  相似文献   

18.
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北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在石油大规模开采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石油的泄露倾洒,从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探讨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土质土壤(塿土、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土壤在4个不同污染梯度(0.5%、1%、2%和4%)下的土壤润湿性试验和饱和导水率实验,同时以清洁土壤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土壤受石油污染时,会引起其润湿性发生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斥水性,该变化在风沙土上表现尤为明显;石油污染使3种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均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饱和导水率虽有降低,但是对于同一土质的土壤来说,均在一个数量级内。  相似文献   

19.
海面溢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运营运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情况下的石油流失,因而使水域和沿岸地带受到污染。消除石油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代价昂贵的工作。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综合介绍了溢油的扩散、迁移、陈化、消除石汕污染的方法及经验 等。 一、海洋中的石油污染源 由于大型油轮遇难而造成的多次重大海洋石油污染事件,曾引起全世界广泛的注意。尽管这类海损事件在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中只占10-15%左右,但由此而产生的聚油会严重的污染海岸带,使动、植物界受到极大的危害,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由于各种海损事故而进入海洋的石油总量,估计为世界石油年开采量的0.01-0.1%,约为5×109吨,其中有40%是由于油轮排放压舱水造成的。采用“装于上部”法后,可使油轮溢油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有所减少。而采取罚款赔偿损失、对各种海损溢油事故在报纸上进行广泛的报导,以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等,无疑会导致人们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止海损溢油措施及同溢油作斗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松花江上的石油开发对松花江和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的潜在污染危害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松花江上石油开发中一旦出现事故其污染所造成突发事故将是十分严重的.应加强松花江上石油开发的预警研究.并对松花江上的石油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江上已开发和在建油田制定出相应对策,确保松花江水质安全和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