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湖南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设计,北京静电设备厂和河北宣化冶金环保厂共同研制的130平方米电收尘器,经专家鉴定,其静电除尘效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静电设备厂生产的静电收尘电源,采用静电火花跟踪技术,可根据煤粉浓度、自动调节电压,使煤尘收集率达到99.95%,烟气中含尘量为6.1~16.9 mg/m3,远远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浓度。电收尘器除煤尘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我厂生产粒状沥青产品过程中排放大量含焦油物质的沥青烟气,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很大,曾一度使用油洗法净化,但未能奏效。 1989年起,改用一套φ1947mm、高9500mm的直立圆筒式高压静电捕雾器进行净化。其处理烟气量为3000~7000m~3/h,气体流速小于3m/s,烟气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2s,直流高压为24~28kV。  相似文献   

3.
简要叙述了电捕焦油器开工以来存在的问题,对电捕捕焦油器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工艺技术合理,方法可行,电捕焦油器运行效果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焦化企业化产回收工艺中焦炉煤气含焦油雾较高,可能影响后序工艺产品质量或操作,同时,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大型焦化企业普遍采用电捕焦油器,以有效清除焦油雾。但电捕焦油器在运行过程中,若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通过介绍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电捕焦油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及运行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结合火灾爆炸三要素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据《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从激发能源、煤气中含氧量的控制入手,阐述电捕焦油器安全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5.
1974年上海炭素厂第一次采用电捕焦油器获得了成功,以后吉林炭素厂、抚顺铝厂等也相继搞了电捕焦油器,其基本型式都是采用同心圆(见图1)。各厂采用的规格及参数见下表: 同心圆电捕焦油器结构简单,空间利用较好。由于主要用于捕集不含粉尘的沥青烟,沥青粘附于沉淀极板后,可以自由淌入油斗中,而取消一般电除尘器中的振打机构,使结构大为简化。多年来,各厂在同心圆电捕焦油器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防止高压瓷瓶碎裂、供电装置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不少改进,致使电捕焦油器能在高效率下长期运行。 鞍钢劳研所直接在焦油油的上采用超高压电…  相似文献   

6.
氧化铁红粉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超细粉尘,其粉尘粒径≤2μm,质量分散度高、粘附性强,对车间和周围环境形成严重污染。根据氧化铁红粉尘基本特性,验证PE/PE 604 CS17及PE/PE 604 MPS AB CS17两种滤料净化氧化铁红粉尘的适应性,最终设计选择了PE/PE 604 MPS AB CS17滤料进行工程应用,使用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捕集净化氧化铁红粉尘。除尘系统实施后,生产车间粉尘浓度5 mg/m~3,除尘系统排放浓度16mg/m~3,粉尘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控制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污染,研发了一种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该除尘罩主要由Ω形极板罩、高压放电极和回流风机等构成,通过调节回流风机的流量,可以使微细粉尘在循环流动中被反复净化。因而研究回流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是重要的。试验直接采用实物静电除尘罩,试验粉尘采用中位径为4.496μm的石灰粉,用滤膜称重法测粉尘质量浓度,通过回流风机控制回流量大小进行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外加电压下,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的除尘效率随回流率增加而提高,当电压大于50 kV,回流率ζ=30%时,除尘效率超过90%,但当回流率ζ30%,除尘效率增加趋缓。当初始粉尘质量浓度为102.34 mg/m~3时,在试验条件下改变回流率和电场强度,排放质量浓度最低可达到5.16 mg/m~3,可实现超净排放。  相似文献   

8.
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模拟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研究了基于控制冷凝法原理的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对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的捕集性能,重点考察了螺旋管与石英棉冷凝温度、采样枪温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和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对SO_3/硫酸雾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螺旋管及石英棉冷凝温度95℃,采样枪温度280℃,采样流量17 L/min,采样时间30 min。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高时,螺旋冷凝管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的SO_3/硫酸雾比例在75.8%~80.8%,远高于螺旋冷凝管与石英棉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低(约1mg/m3)时,采样枪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大于50%。  相似文献   

9.
以液氨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00 t的浮法玻璃熔窑上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的试验研究。该烟气氮氧化物的原始质量浓度为1 930 mg/m3,通过SCR试验装置,在实际烟气工况下,考查了反应温度、空速、氨氮摩尔比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确定了该工艺最佳工况温度为382℃,空速为5 000 h-1,氨氮摩尔比为0.9。试验结果显示,在最佳工况条件下,脱硝效率可达到82.81%,出口处NOX质量浓度为332 mg/m3,NH3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远低于排放标准中限定的NH3质量浓度(2.5mg/m3)。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由经典Petri网发展而来的面向对象Petri网的理论和方法,将Petri网移植引入绥电超低排放(BAT)工艺中,对绥电超低排放(BAT)数值模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为99%时,颗粒物、SO2、NOx的浓度正态分布均值置信区间为颗粒物(4.0,4.9),SO2(10.9,14.2),NOx(35.1,39.1);最佳排放质量浓度为:颗粒物1.7 mg/m^3,SO22.0 mg/m^3,NOx19.8 mg/m^3;最差排放质量浓度为:颗粒物7.5 mg/m^3,SO231.0 mg/m^3,NOx47.9 mg/m^3。根据最佳排放浓度指出污染物削减潜力以及绥电减排的空间,可以根据最差排放浓度进行污染源预警;依据仿真结果并结合现有的排放标准,拟定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限值为颗粒物5.0mg/m^3,SO215 mg/m^3,NOx40 mg/m^3。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企业焦炉烟气,新建一套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焦炉烟气经过处理后,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排放浓度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即:SO2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NOx排放浓度小于500mg/Nm^3,同时要求处理后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氨含量排放浓度小于8ppm。  相似文献   

12.
重点进行SO_2浓度、液气比、浆液浓度、pH值对脱硫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验证硫化矿活性矿浆脱硫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低浓度烟气脱硫工艺,pH值在6.0~6.5,液气比在8~10 L/m3范围内,实现了高脱硫效率、低能耗、安全稳定运行,为行业内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处理高浓度粉尘的除尘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半于法烟气脱硫工艺,布袋除尘器用来处理该系统中的高浓度粉尘,在国内还没有广泛地应用.通过对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的技术经济比较,说明布袋除尘器优于静电除尘器,并通过中试验证布袋除尘器在此工艺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对波纹板蒸发器中的烟气冷凝换热进行数值模拟,运用Fluent软件得出烟气温度场、速度场、冷凝水浓度场;分析烟气特性和波纹板蒸发器的结构参数对冷凝换热的影响,发现当过量空气系数较小、烟气流速为2~3 m/s、烟道宽度为10~12 mm、波纹高度为18~20 mm、波纹节距为36~40 mm时,能带来较好的换热效果。通过与平板换热器进行对比,波纹板的冷凝换热效果优于平板,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Na HCO3的加热分解特性并将其负载于陶瓷管表面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发现Na HCO3在合理的灼烧温度下将在热分解为Na2CO3的过程中形成多孔结构,可在没有液相水存在的情况下成功实现SO2去除,灼烧温度过高则发生颗粒烧结从而降低脱硫效果;进口气流SO2浓度150 ppm的情况下,陶瓷管表面厚度仅仅50μm的Na HCO3粉体可以在20~40 min内将出口气流中的SO2限制在17.5 ppm(50 mg/m^3)的超净排放限值以下。Na HCO3作为干法脱硫剂可在不明显提高烟气湿度和降低其温度的条件下成功实现脱硫,结合陶瓷过滤管的除尘作用,有望实现烟气的深度除尘和脱硫操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风速对高层建筑火灾时环境中温度、烟气浓度、CO浓度分布状态的影响,以央视北配楼火灾为模型背景,应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火灾进行模拟与分析。通过讨论不同风速下火源温度中心、烟气浓度中心、CO浓度中心离着火面距离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得到风速一定时各中心的位置与高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该变化规律与风速之间的关系,风速小于3m/s时各中心位置随风速变化较明显;风速越大,温度、烟气浓度、CO浓度越高,当风速小于2m/s时各值增量随风速增加明显;与其他因素相比,温度对防火间距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增湿塔对回转窑烟气和粉尘特性的改变可大大提高单用电收尘器的除尘效率 ,即使水泥厂回转窑出口粉尘浓度高达 6 0g/m3,通过使用该除尘系统也能达标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引进杜邦Belco公司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治理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指出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10000m3/h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满足《石油炼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电炉烟气治理过程中污染源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一种TSLCDM长袋低压脉冲除尘器(简称TSLCDM除尘器)。通过对该除尘器结构、除尘原理以及不同工况下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分析,得到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99.9%,压力损失<1200 Pa,最终排出的烟气含尘质量浓度约5.54 mg/m3,满足了国家的超低排放要求,以泉州某公司电炉项目除尘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在电炉烟气治理除尘系统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