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污染问题出发,探讨河道环境需水的内涵,指出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所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的阈值,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河流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方法--段首控制方法,该方法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环境需水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城区南运河为例,从生态学理论和水水功能区划分的角度出发,结合南运河水质现状,通过所建立的水质模型模拟提出了南运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城市景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铜川市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部水污染严重、境内部分重要河流生态基流缺乏、水生态环境脆弱等严峻形势,水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对铜川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和近期需水量、可供水量预测、供需平衡分析,分析了铜川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为研究区,借助统计分析法、RS和GIS技术方法,选择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出各种生态系统覆盖状况.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流域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7.94×108、7.51×108、6.92×108、6.63×108、5.5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减少了12.4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呈现瓜州敦煌玉门,同时各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流域污染源调查和控制基础上,应用一维水质预测模型计算龙江流域维持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环境需水量,分析流域污染负荷与环境需水量之间的敏感关系.龙江流域污染物排放与环境需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证明了龙江流域环境需水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指导东南沿海重污染山溪性河流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分配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不断深入,河流生态需水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涧河新安县城区段为例,在统计分析1959年-2010年新安水文站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学中的Tennant法和水力学中的R2CROSS法分析计算了河道内基本生态需水量,另外还计算了河道水质净化需水、河道蒸发渗漏需水、河道最小输沙需水.按照不重复计算的原则,在几个方面需水量中取最大值,得出涧河城区段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 010.0 m3/s,此水量是该河段恢复河流生态结构与功能健康的最佳需水量,这一结果对河道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松花湖是吉林省的重要水源地,辉发河是松花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其水环境状况影响着松花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辉发河沿岸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污染都十分严重,其入湖污染负荷约占各入湖河流污染负荷的50%.以辉发河下游河道为例,计算了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界定了总生态环境需水量.辉发河下游河道全年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0.73×108m3,占年径流量的84.8%.在现状条件下,要使辉发河下游水环境符合其功能要求,不再恶化,其径流量的约85%要留作生态环境用水,而这种情况目前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因此必须加大辉发河的污染防治和坡耕地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泉城公园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水质为重点的原则,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功能法及换水周期法,从林地生态需水量、草地生态需水量、人工河湖蒸发需水量、人工河湖净化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人工河湖渗漏需水量、景观与娱乐需水量和公园内设施用水等八个方面,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气候条件下,济南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大约为1.0467×10^6m^3。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泉城公园水资源利用价值及节约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环境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6个方面,对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80%三种保证率条件下,湖泊净化需水量占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5%左右,说明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满足湖泊稀释自净;从湖泊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即阳宗海目前主要环境功能为稀释净化其入湖污染物,不符合其目标环境功能。同时,由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其对应蓄水量可知,阳宗海流域只有少量的可供水量,附近居民区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整个湖泊的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流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但近些年,我国城市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被污染的城市河流水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还会散发异味,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城市河流污染已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相关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河流百分之九十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想要改善城市河流污染问题,必须加强污染控制,降低河水污染程度。本文将针对城市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运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良好的水质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工业、农业废水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始终持上涨趋势,让城市河流和水源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有效治理城市水污染,恢复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成为了当前环保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现状,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城市水污染的有效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 ,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 ,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 ,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 ,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 ,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真实反映流域各区间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差异 ,同时解决流域上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重复计算问题 ,提出了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的概念 ,对流域分区、河道功能确定和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的河道需水分区需水量差异显著 ,黄河下游区间的河道分区需水量最大 ,为 14 8 93× 10 8m3·a- 1 ,上游兰州—河口干流区间最小 ,为-5 0 12× 10 8m3·a- 1 ,龙羊峡—兰州干流区间和黄河下游区间河道分区需水量超过区间的自产水资源量 ,需要其它区间的水量补充 ,才能维持其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 .黄河流域的河道分区需水量之和为 2 3 0 6× 10 8m3·a- 1 ,约为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 3 9% ,说明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应低于 61% .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徒骇河河流生态需水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域的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变化对河流生态需水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徒骇河刘桥闸控制区域为例,定量估算了现状河流生态需水量,并以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工具,预测了各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不同生态恢复目标的各月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现状年河流生态需水量为81.09×106m3,其中自净需水是河流生态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保证徒骇河生态需水的关键是污染源的治理.拟通过减少点源排放、减少灌溉水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及增加干流两边的缓冲带等措施,使污染源得到进一步控制,预测2015年、2020年、2030年河流生态需水量不断减少,丰水年份河流天然径流量能满足河流生态需水要求,但枯水年份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缺水问题,需要对河流进行生态补水.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流域生态需水量估算原则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河流廊道原理 ,提出了生态需水量计算公式。以额济纳地区为例 ,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景观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 ,河流两岸的乔灌木林和灌丛草甸的生态需水量为 3 .91× 1 0 8m3,占总需水量的 39.388% ,加上河流和湖泊的蒸发耗水量 0 .55×1 0 8m3及河流自身生态用水 ,四者占总需水量的 73 .61 %。可见 ,只要保证了四者的生态需水量 ,即可保证现状河流廊道的基本功能。但从长远来考虑 ,河道的流量要确保抗性最小面积对生态需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9,自引:2,他引:69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证湖泊生态系统必需的最小水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计算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有:①水量平衡法;②换水周期法;③最小水位法;④功能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损严重的湖泊,功能法无论从理论基础、计算原则和计算步骤,还是从需水量的分类和组成,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湖泊、生态环境特性和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在确定了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北方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将进入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9.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 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和人民对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障城市水系生态环境需水要求愈发重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福州市江北城区水系的特点,确定江北城区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部分、采用的计算方法。从维持水生生物生存需水量、稀释自净需水量、景观需水量和蒸发渗漏需水量四方面确定江北城区内河水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可为福州市内河综合整治和打造内河水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