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日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的内容和与其他法规配合实施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
日本关于电脑的再生利用是根据2000年修订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作为其中的特定再资源化产品,从2001年4月起对办公用电脑试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原订从2002年4月起推广到家庭电脑方面。但鉴于家电回收中不法丢弃的增加和收费方式有关,为此拟制订新的电脑收费方式以资改进。但由于各方意见严重分歧,被迫推迟到2003年实施。一、日本废旧电脑流向日本2000年生产电脑约1200万台,主要品种有桌上型和笔记本型两大类。一般使用寿命为桌上型6~7年、笔记本型为16~17年,更新期为3~5年,故产生的废旧品较多,且增长较快。如1999年为5.6万t,2000年6.7…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严峻考验。从土地污染的角度,讨论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问题。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化进程和土地污染防治法律的滞后是引起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治土地污染,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着重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治理和防治土壤污染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2,(5):71-71
烟台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册资本10,127万元,占地面积46万m2,是集普通废物资源化利用、电子废物拆解处置、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公司现已建成了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中心、山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研发中心等,形成产学研为一体,功能区完善的加工利用基地。年综合处理能力达50万吨,处置电子废物300万台(套),处置和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业升温、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选择是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鉴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强烈反差这一“基本国情”,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强烈反差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和价值,正确处理好内涵开发与外延开发、分散开发与规模开发、示范开发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单一开发向多元开发、单向开发向双向开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在京举办了“大金第二届文化交流会”。会上,邀请美国洛基山研究所所长、世界著名的环境经济与经营专家爱默里·洛文斯作了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为主题的专题演讲。参会的有中日两国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有关人士等近400人。大金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空调和氟化工企业,注重环保、主张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并举是其近年来突出强调的经营理念之一。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是一家有近80年历史、15000多名员工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商用空调和氟化工产品,同时在液压机械、电子…  相似文献   

7.
《四川环境》2010,29(3):I0001-I0001
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特定的资源禀赋特色、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攀枝花市建设初期“先生产后牛活”特定的开发建设模式,城市规划缺乏科学布局,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薄弱,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粗放型原始开发利用模式。这‘过程既是资源掠夺式发展的过程,也是“输出资源、留下污染”的过程。攀枝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以环保优化发展”理念,借助创模平台,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4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蘑,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废电脑、废家电、废通讯工具等废弃“电子垃圾”以及制造这些电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占用着大量资源,对这些废旧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的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有关废旧电器和各类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废旧电器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古称“百越”,聚居着西团、骆越等部族,他们是广西壮族的先人。商周至春秋时期,广西已与中原、江淮地区有了经济文化的交往。各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物古迹众多,民俗、民风丰富多彩。1广西人文旅游资西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1.1人文旅游资源特征广西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有:①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广西是我国旅游资范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开发历史较早,其中不少在汉、唐时期就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资源丰富多样、特征鲜明(附表)。②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凡风景优美的地方文物古迹较多…  相似文献   

10.
滇东北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危害与资源利用问题中,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是不完全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揭示这种矛盾性,从市场对环境的失灵,社会与个人利益,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资源开发技术的变化与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分析了市场经济在环境、资源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市场手段更有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确保现有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了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对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重视不够,从而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甚至遭到破坏。本文分析了资源利用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做了探索性研究,为同行们更深入的研究这种不确定性问题起到一个引领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废电脑、废家电、废通讯工具等废弃“电子垃圾”以及制造这砦电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占用着大量资源,对这蝼废旧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的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有关废旧电器和各类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废旧电器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税收政策,指出我国目前在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包括:完善现有税种,开征环境保护税,建立“绿色关税”体系,尽早开征燃油税,制定激励机制,开征社会保障税。  相似文献   

16.
土地集约利用和碳排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约束条件,解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解读空间互动视角下1995—2018年我国省际层面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地均碳排放存在显著负向互动影响,省际之间碳减排呈现零和博弈的特点,表现为邻省的地均碳排放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本省地均碳排放上升0.232个百分点。②土地集约利用与地均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因多数省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尚未跨越“倒U型”曲线拐点,直接效应表现为本省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促进本省的地均碳排放量增加,土地集约利用抑制邻省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有利于发挥土地集约利用碳减排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区域联动机制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宜兴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十分宝贵的资源,寻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土地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宜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宜兴市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初步研究,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重庆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重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吉林省土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 ,详细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 ,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阿江 《绿叶》2010,(8):106-112
日本的环境保护公认为做得不错,天空湛蓝、河流清澈。但与现代性伴生的环境困境已成为发达的日本社会难以破解的难题:为确保城市用水而不得不把琵琶湖与海的通道隔断,影响了生态;为了生活质量和礼节而不得不进行繁复的包装.浪费了大量资源:为了回收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清洁水。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和现代性表达的叠加。我们可否在“茅坑”与”抽水马桶”、“灰堆“与”垃圾桶”之间.以及正式回收制度与“拾荒业”之间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