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1)掌握柴窝堡湖近几年工业、民用、农业等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2)针对重要污染物为柴窝堡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05-2009年柴窝堡湖水质监测数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趋势分析法对柴窝堡湖水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1)根据单因子指数评价法,2005年至2009年柴窝堡湖均为劣五类水质。2)柴窝堡湖五年间的主要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硫化物、氯化物、总磷。化学需氧量的秩相关系数为0.9,表明该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变化显著上升。硫化物的秩相关系数为0.9,表明该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变化显著上升。氯化物的秩相关系数为0.7,表明该污染物浓度无显著变化趋势。总磷秩相关系数为0.9,表明该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变化显著上升。3)五年间柴窝堡湖的污染综合指数在1.66-2.07间,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为五级重度污染水质。4)通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分级原则,柴窝堡湖为中度富营养化湖泊。5)从平水期、丰水期比较柴窝堡湖水质,丰水期水质好于平水期水质。结论:1)2005年至20...  相似文献   

2.
正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距离乌鲁木齐市区约45km。湖水面积最大达到30km~2,2007年曾成功举办全国帆船比赛。该地区生物多样丰富,是候鸟迁飞的重要歇息地,在维护和平衡地区生态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去十余年,柴窝堡湖水面积急剧下降(2014年湖水面积最小为0.2km~2),几近干涸,原湖区大面积裸露并发生严重的盐渍化、荒漠化,柴窝堡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
探究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时空不连续数据历史变化情况可为后续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基于柴窝堡湖2003—2022年水质、面积、矿化度等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综合水质标识指数、Spearman相关系数和Mann-Ken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柴窝堡湖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22年柴窝堡湖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2年较2013年最大值下降了50.68%.22项指标中超标因子的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保持平稳的趋势.至2022年,DO、砷和氨氮已达到III类水目标,其他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仍是劣V类或V类.超标因子高锰酸盐指数、COD和BOD5彼此之间都与矿化度呈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这一关联在污染严重的进水区和岸边区尤为明显.综合来看,柴窝堡湖水环境经过治理在逐渐变好,但水环境质量仍存在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柴窝堡湖水质12年变化及改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郊,受自然条件、人工开发及上游排污的影响,其水质近12年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通过收集现状及历史监测资料对水质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柴窝堡湖水质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达不到渔业养殖水域功能区的需要,其中以2008年污染最严重。对水质变化贡献较大的污染物主要为氯化物、氟化物、总磷、总氮、砷、化学需氧量。各参数中砷、氟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为显著。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柴窝堡湖水质下降主要原因为上游单位排污、水资源补给量减少及自然地质因素,并对乌鲁木齐市饮用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提出的水质改善措施主要包括减少工业源及生活源污水排放量、增加水资源补给量、建设区域固体废物集中储运设施、控制农业面源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2013年常规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乌拉泊水库和柴窝堡湖的水质状况和污染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封闭式管理、规范标志建设、取缔周边违法建设项目、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减轻有机污染、严控地下水超采和调整用水结构等保护和改善湖库水质的对策建议,为区域水体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柴窝堡地区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柴窝堡地区湖泊沉积物和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柴窝堡湖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并利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评价。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柴窝堡流域Al、K、Na、Be、Ba、Ti、Ca、Mg、Sr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影响,而Fe、Mn、Zn、Cu、Cr、Ni、Pb、Co等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反映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1950年前,人类活动影响弱,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主要受控于流域水动力条件;1950年后,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利用聚类方法进行了湖泊沉积物与流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湖泊沉积物元素的组合特征反映了流域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影响。最后,通过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柴窝堡湖泊沉积物中Cu、Cr、Zn、Pb等4种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其中以沉积物中Pb和Cu危害程度较高,但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尚属轻微。  相似文献   

7.
运用HYSPLIT模型,结合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大气研究中心(NCAR)2000~2013年的再分析气象资料,对柴窝堡盆地粉尘潜在扩散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窝堡湖干涸湖底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异.春季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和密度最大,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最远可达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其次是秋季,夏季粉尘潜在扩散以1000m为界表明出明显的高度差异,冬季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和密度均是最小的.随高度增加,不同季节气流可能携带粉尘密度均呈降低趋势.受地形影响,粉尘潜在扩散有两个主要通道,100m以下主要向西南方向扩散,而100m以上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柴窝堡盆地干涸湖底大量的粉尘在气流携带下可以长时间远距离输送,在近源区沉降,严重影响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并可能加速天山山区的雪冰消融.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226-236
文章基于网格单元、探索性空间分析法、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改进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乌鲁木齐市1980-2018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ESV及单项ESV呈现不断减少趋势,其中水文调节、净化环境功能减少最大,其次为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功能。(2)乌鲁木齐市ESV空间上呈现南部高,北部和东部低的分布特征;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存在着ESV高值区进一步缩小,低值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从1980-2018年乌鲁木齐市ESV的损益变化(ESCI)看,北部米东区、西部城市聚集区以及南部一号冰川附近ESV减损较大,东部柴窝堡湖、盐湖附近ESV增益较为明显。(4)乌鲁木齐市ESV增值热点区集中分布于东部柴窝堡湖、盐湖附近,ESV减损冷点区主要分布于北部米东区、西部城市聚集区以及南部一号冰川附近,总体上ESV变化热点图与ESCI空间分布特征一致。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区域内部的空间差异性,对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意义,分析了星云湖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探讨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疏浚工程前杞麓湖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原理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底泥疏浚工程效益展开详细的评估,认为底泥疏浚有效地带出湖内污染源,疏浚区水质明显改善,扩大了湖容量,并为湖泊水生态系统恢复创造了适宜的光照条件、底质条件和水深条件,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促进湖泊生态系统好转.同时,疏浚底泥的吹填改造了湖周围冷浸田,促进了湖周农田基本建设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巢湖是中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自"九五"以来巢湖流域的治理已投入大量资金,采取了污染源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工程措施,但水质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通过对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历程及措施的梳理可见,虽然治理措施侧重点已发生变化,但仍存在生态建设、管理能力建设投资不足等问题.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应从增强全流域统筹调控、加大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和能力建设力度等方面着力改善,才能应对流域水环境保护的严峻压力.  相似文献   

12.
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湖泊水污染防治领域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以污染源系统治理+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湖泊水体生境改善+流域管理”为主的湖泊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并着重阐述了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的方法及其修复策略.由流域径流的产流、汇流输送与入湖过程的分析引出了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的概念,对其破坏原因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的理念、思路、技术路线及修复中的关键问题.以抚仙湖东大河流域为例,将入湖河流小流域分成清水产流区﹑污染控制与净化区、湖滨入湖区3部分区域.在对3区域清水量与污染物产生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3区域现状特征与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提出其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保定市城区水系管理委员会2017年3月16日公布的黑臭水体河流中的黄花沟14.4公里的黑臭水体段为参考进行了勘查、取样与COD实验工作,重点从河水不同位置COD的变化角度对黄花沟水体、两岸环境、河道状态以及污染段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因素等进行概述与浅析,以整体角度概括了以污染累积为主的污染原因,而应对此类河流污染,实施河道修复、生态修复、点源与非点源的控制等多方面的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水库的供水功能日渐重要,水库水质安全已经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库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日趋紧迫。水库水质安全保障需从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水库生态系统恢复和突发事故应急等多方面着手。本文结合长潭水库情况,全面分析水库水质安全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北运河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生态走廊,贯穿联络京津冀协同发展多个关键节点.北运河主要由来自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等非常规水源补给,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不仅是支撑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而且是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环节.本专刊是国家水专项"北运河项目"团队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从"源-流-汇"全过程污染防控的角度出发,在"源削减"-多源污染防控、"流改善"-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汇景观"-库区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对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北运河流域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浑河中游制药、石化工业水污染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废水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等特点;浑河中游支流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了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和创新。针对黄连素废水和磷霉素钠废水,研发了臭氧氧化、脉冲电絮凝、铁碳微电解等物化处理工艺以及物化-生化耦合处理工艺,实现了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针对石化腈纶废水,研发了多格室脱氮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全流程处理工艺,实现了腈纶废水氨氮脱除和达标处理;针对浑河中游支流河污染问题,研发了塘和湿地组合生态净化技术、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进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 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显.将对目前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将从源头减量、传输过程的阻断与拦截、养分的回收利用以及水体的生态修复面源污染物传输四个环节分别论述.源头控制主要采用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和水土流失等实现,传输过程的阻断与拦截以及养分的回收利用主要通过将径流引入人工或自然湿地等实现,水体的生态修复主要通过生态浮床技术等暂时强化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等长效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十一五”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 项目以综合示范区水质改善为目标,重点研发园区化乡镇企业工业废水中难降解含氮、磷有机物的深度削减技术,农田种植业和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控源减排技术,“湖荡湿地-入湖河流-湖滨缓冲带”为一体的生态拦截与修复技术;以湖泊水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研发湖泛与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及建立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平台. 选择太湖流域重污染型竺山湾小流域、面源污染主控型苕溪小流域和城市化型太湖新城三大典型综合示范区,通过控源减排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综合实施,实现综合示范区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规模化蓝藻水华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浅析沘江水体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i江水质已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Pb,Zn,Cd,As,Hg等重金属,主要污染源是上游的兰坪铅锌矿。水污染已对Bi江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目前条件下一要侧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二要侧重工业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