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连在长期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创造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描述:即监测网络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监测就是管理”的新理念引发出环境管理的新机制;监测与监理联手互动机制的创新与运用;不断提高监测方法和监测手段的科技含量;创建国家认可实验室与国际监测体系接轨;用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前瞻性打造其权威性和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德阳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应急监测等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德阳市环境监测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思路,从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网络、环境应急监测网络、农村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信息网络5个方面对德阳市全域监测网络建设进行论述,并结合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布局,对如何提高监测网络运行效率,形成区域监测合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宜昌市环保监测站应急监测工作为例,对目前中部地区二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提出了建立应急监测专门机构、完善应急监测机构体系和网络、建立应急监测信息库和提高应急监测实战能力等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方案,旨在尽快提高中部地区二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餐饮业油烟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亮 《青海环境》2005,15(3):113-114
餐饮业的油烟监测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必须加强质量保证与控制。文章从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论述了餐饮业油烟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的技术要点,提出了做好油烟监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优势入手,阐述了大数据应用和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如何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落地的主要思路,并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终极格局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述 《四川环境》1998,17(1):53-55
分析探讨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急监测在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中急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环保局介绍,为保证“九五”国家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完成,我国将组建“三河”、“三湖”和“二区”环境监测网络,以及时反映环境监测信息。“三河”、“三湖”和“二区”是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及二氧化硫排放和酸雨控制区。1997年将建成辽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国家环境监测中心将指导安徽省与昆明市组建巢湖和滇池水环境监测网络。在国控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站和国控酸雨监测网络中筛选出部分重点监测站,组成“二氧化硫控制区”监测网络和“酸雨控制区”监测网络,形成环境质量快速报告系统。国家环保…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工作,提高水质监测数据质量,保证跨界水体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管理和日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依据环保部《跨界(省界、市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实施方案》,2016年6月12日,安徽省环保厅制定了《安徽省跨界(省界、市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环境预警监测处在最前沿.如何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成为目前环境监测的中心工作.本文从环境预警监测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体系的组成部分:人才、技术能力和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四川环境》2007,26(4):I0003-I0003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省水环境检测中心)是四川省水文行业管理的职能部门,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监测和预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承担全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及防汛、抗旱、减灾的任务。目前,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已建成水文水资源监测站941个(其中水文站134个,雨量站530个,水质监测站210个,地下水监测站50个,墒情监测站17个),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水资源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正在逐步健全,监测网络正在逐渐形成,监测技术队伍和力量正在逐步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监测分析手段正在臻于完善。为使环境监测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真正起到前沿阵地的顺风耳和千里眼的作用,并使监测分析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准确性,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提高监测质量的各种有效措施,研究实现环境监测分析达到准确、可靠与快速的各种具体途径。 1、重视全部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分析的目的旨在将水体、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些年物联网、智能化、云计算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快速应用,网络规模和复杂度日益增大,急需一种全新的思路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网络安全水平,加强信息安全的风险控制。采用基于零信任网络安全构架作为建设思路将能够更好的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信息安全要求,零信任网络安全构架采用以身份信任为核心的构建思路,通过控制平面、面向对象的策略、动态的安全服务,能够更好的保证多网并存的环境监测网络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大气自动监测网络背景、现状概括及分析,详细介绍了全省大气自动监测的区域和监测项目,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全省的大气自动监测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探索开展了空气质量监测"转让-经营"模式改革,在体制上科学划分监测事权,实行"谁考核、谁监测",省级环保部门负责17个设区城市环境质量的监督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下放到市、县级环保部门;在机制上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对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行"监测设备有偿转让,专业队伍运营维护,专业机构移动比对,环保部门质控考核,政府购买合格数据"的"转让-经营"模式。通过改革,监测数据质量和监测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避免了可能的行政干预,降低了监测成本,引导了环保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为其他省、市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和地方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六部分二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方案》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2月)201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等重大举措的落实,在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积极努力,谨向同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国家启动了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河北省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率先开展了改革工作。以全国首个完成监测垂改的省份河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垂改后河北省各级监测机构的职责、人才队伍、基础能力等情况,指出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十四五”时期的能力建设目标,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提升监测能力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饮用水预警监测技术所关注的水体、EPA在预警技术研究中的作用、预警系统(EWS)技术发展理念、EWS的一般设计流程4个方面概述美国饮用水预警监测先进技术在宏观政策层面的情况。详细阐述了美国EWS5个重要的发展理念,以及三步骤EWS设计流程。结合中国当前"水十条"实施工作,指出在预警监测工作中应借鉴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应针对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日常质量保障和现场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正>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中,涉及项目多达几十个,最终的检验关口就是新安江水质断面联合监测。生态补偿的最终依据来自于水质联合监测数据,凸显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2017年4月6日,记者登上新安江水质联合监测船,近距离观察了此次联合监测工作。据了解,新安江水质联合监测点位于街口断面,由黄山市环境监测站与淳安县环境监测站具体实施联合监测工作,监测涉及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4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