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状况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综述了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和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并给出了2006年10大食品安全事件.2006年中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同比分别减少12.6%和11.2%.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下降3.1%和3.0%.火灾发生222702起,死亡1517人,受伤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784468411元.2006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453.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18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hm2,上升5.9%,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hm2,上升17.7%.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比2005年上升23.8%.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全国因气象灾害共造成270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2120亿元.2006年是中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共发生17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45亿元,减少34.3%,死亡(含失踪)492人.地质灾害共发生102804起.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死亡25人,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较2005年有所缓和,但自然灾害状况较2005年严重.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状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综述了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和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2005年中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17 938起,死亡127 089人,同比分别减少10.7%和7.1 %.煤矿共发生事故3 303起,死亡5 938人,同比分别下降9.2%和1.5%.2005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0 653.7万人(次)受灾,2 47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 042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 882万hm2,绝收460万hm2.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7.3万hm2.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2亿元.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 070 km2,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 040 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 亿元.2005年中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较2004年有所缓和,但自然灾害状况较2004年严重.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6起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6月20日通报2014年以来6起煤矿重大事故。通报称,全国煤矿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重大事故下降,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但3月下旬以来接连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较大、重大事故起数有抬头趋势。2?284人据民政部6月17日印发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9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 284人,紧急转移安置1 215万人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 808.4亿元。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全国火灾形势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4项指数全面下降,重、特大火灾事故明显减少。据统计,2006年1~7月,全国共发生火灾14万4217起,死亡963人,受伤883人,直接经济损失4.64亿元(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下同)、与2005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4%,死亡人数下降39.6%,受伤人数下降3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3.3%。2006年以来,全国火灾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损失有所上升。1~7月,全国共发生重、特大火灾121起,死亡159人,受伤51人,直接…  相似文献   

5.
李发荣 《安全》1995,16(4):41-44
近些年来,由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导致事故频增,特别是火灾、爆炸事故接连发生。1993年全国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3000多起,烧死2000多人,烧伤3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1994年全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近4万起,造成2748人死亡,4277人伤残,直接财产损失12.4亿元。其中,发生特大火灾264起,比1993年的206起增加了28.2%。火灾、爆炸毁坏大型工厂、仓库104个,酒店、宾馆、歌舞厅62家,商场、  相似文献   

6.
2019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森林草原火灾、风雹、低温冷冻、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核定,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909人死亡和失踪,12.6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92.57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3 270.9亿元。  相似文献   

7.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和单位对2020年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风雹灾害为主,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68万人次受灾,2人死亡;1.4万间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50.2千公顷,其中绝收5.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纤维材料使用范围和用量的增加。由纺织品的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每年火灾伤亡近万人,经济损失7亿多美元。1988-1999年我国共发生火灾67.9万起,死亡22469人,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根据煤炭部门统计.仅1994年煤矿死亡10人以上事故78起.其中爆炸事故5l起,死亡人数占总数的70%。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今春以来,上海市工厂企业因工伤亡事故呈骤增势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共发生因工死亡事故50起、死亡57人。比去年同期上升35.7%。特别是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重大事故4起,共死亡14人;爆炸事故发生3起,死伤达32人;中毒事故1起,死亡1人,重毒16人。 2月9日,上海塑料厂苯酚贮槽动火时发生爆炸,死亡1人;2月28日,上钢五厂翻砂车间烘烤炉因煤气爆炸,死亡1人;3月2日,上海元通漂染厂仓库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4.8万元;3月13日,上海稳压电源厂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6.3万元;3月17日,上海硫酸厂“二甲基亚砜”工段发生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场所火灾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常见的一种灾害.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开发利用,以及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8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37.6万起,死亡1864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2亿元;9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62.9万起,死亡2371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96.6亿元;而在21世纪,仅仅四年的时间,我国共发生火灾约90.9万起,死亡1005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41,自引:37,他引:4  
对我国2003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沙尘天气、水旱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夏季高温)、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冰、溢油)、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3,自引:36,他引:3  
本对我国200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天气气候特征、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44,他引:2  
本文对我国200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包括工业事故、火灾、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地震,风暴潮、农业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沙尘暴和扬沙天气、赤潮和海冰灾害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   总被引:40,自引:33,他引:7  
2004年我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 571起,死亡136 755人.文中给出了这些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中火灾(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气象灾害(沙尘天气、干旱、暴雨洪涝、夏季高温等)、农业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冰、溢油)、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总结和具体评述.  相似文献   

15.
Industrial technical accident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re defined as Natech accidents, such as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which can cause tremendous damage to industrial storage tanks, and lead to accidental leakage and even serious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s. In this study, a landslide-induced storage tank accident model under earthquake disasters was propo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 mass impact and target impact resistanc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Also, tank fail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ool fire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Natech accident. Through scenario deducti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slide Natech was transformed qualitatively into a disaster chain network diagram composed of a scenario state, a disaster-causing factor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Bayesian network was used to learn and deduce the parameters of the network diagram, and in this process, the prior probability and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nodes were obtained primarily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by an improved expert scoring method based on the fuzzy set theory. Through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landslide Natech was achieved.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a liquor storage tank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amount of hazardous material leakage caused by buckling is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pool fire accidents, and several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Natech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在煤矿里,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尽管类型不同,但均具有共同的特性,给矿井带来的冲击与危害也难以估量、文中举出了实例两则。随着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信对事故发生规律认识的加深.推出了矿井救灾系统,使扑救重大灾害事故从单纯经验型步入现代科学型。文章以矿井火灾扑救为例,介绍了火灾救灾专家系统的构造与作用。呼吁各级领导给于关注,以提高处理灾害事故的指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危化品储罐区内发生的多米诺效应,以单灾种引发的多米诺事故研究为基础,根据物理学中的触发器原理解释多灾种耦合引发储罐区其他罐体失效的场景,并提出基于物理学理论的多灾种耦合效应模型;基于一储罐区实例分别建立在火灾、爆炸情况下罐区的灾害扩展网络图,并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综合灾害扩展网络图;分析储罐区在多储罐受灾情况下的灾害扩展情形,得到当D1,D2发生灾害时,D4,D5灾害扩展概率最大;当D1,D8发生灾害时,D4灾害扩展概率最大,建立了多灾种耦合效应的关联图。研究结果对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的后果预测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减少危化品储罐区多米诺效应的发生以及强化危化品储存的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拓扑的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91—2006年间中国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统计资料,针对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波动性,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探讨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发生的规律,并建立灰色拓扑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内火灾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拓扑预测模型的检验精度都达到"好"的标准。因此,采用该模型对公共聚集场所火灾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其结果比较可靠,可供消防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化工储罐区及其遭空袭次生灾害的特点,以空袭次生灾害的影响范围作为危险性评价的标准,对化工储罐区的空袭次生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指出储罐遭空袭后的3种毁伤方式;给出储罐遭空袭发生的次生灾害及其扩散的形式与后果;阐述了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的成灾机理;分别提出热辐射伤害、冲击波伤害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以池火灾为例,建立了池火灾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论述了池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具体流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笔者认为,化工储罐区遭空袭后的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化工园区、石化厂、危化品仓库等突发安全事故产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评估地震灾害与化工园区工业事故的耦合风险,在分析地震灾害作用于化工园区致灾特征的基础上,理清化工园区的主要承灾体类型,辨识出地震破坏承灾体单元后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工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综合考虑地震灾害与工业事故耦合作用的Na-Tech事件快速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化工园区企业为评估单位,根据评估结果划定企业Na-Tech事件风险等级,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化工园区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计算所需数据量小,且能有效反映地震Na-Tech事件风险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