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影响液膜法处理邻苯二酚废水的主要因素。应用液膜法处理含邻苯二酚浓度为2000×10-6的废水,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高达95%~98%,油膜溶液可经高压静电破乳使用达12次以上。邻基二酚在煤油中溶解度较小,选择了氯仿作为传质介质,扩展了液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进展,尤其介绍了溶剂萃取法,天然沸石吸附─离子交换法和流动液膜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进展,尤其介绍了溶剂萃取法,天然沸石吸附--离子交换法和流动液膜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液膜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膜法处理含氨氮废水,具有膜薄、比表面积大、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成本低、节能、用途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动力学过程与工艺条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碱性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以NH3形态选择性透过液膜,属I型促进迁移。测定了液膜体系对氨氮分离的反应速度常数,给出了该反应的简化传质速率方程;考察了液膜组成、外相废水pH值、内相解吸剂等因素对传质过程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当乳水比Rew=1:10,接触时间5-8min,可使氨氮含量为1000mg/L的废水一级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酒精糟液废水的水质特点是高水温、高酸度、高悬浮物和高有机物。该种废水的处理技术有物化法和生物法,其水质特征决定了酒精糟液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为生物法。本文论述了废水生理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液膜法自理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膜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出水中NH3-N为1mg/L以下,SS、PH、COD均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液膜组成及用量,膜增强剂选用,外相废水PH选择等工艺条件组合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确定以20%硫酸为内相,6%Span-80+11%液体石蜡+煤油为液膜组成、PH9.0-9.5废水为外相的处理体系,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利用液液萃取和GC-FID技术,对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废水中的石油烃类进行分析.通过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的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膜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出水中NH_3-N为1mg/L以下,SS、pH、COD均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液膜组成及用量,膜增强剂选用,外相废水pH选择等工艺条件及其组合效果进行民试验,结果确定以20%硫酸为内相,6%Span-80 11%液体石蜡 煤油为液膜组成、pH9.0~9.5废水为外相的处理体系,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液膜法处理邻苯二胺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在实验条件下影响液膜法处理邻苯二胺废水的主要因素。应用液膜法处理邻苯二胺浓度为4000-8000mg/L的废水,得到处理效果,去除率高达95%以上,油膜溶液可经高压静电破乳使用达12次以上。邻苯二胺在煤没中溶解度较小,选择了氯仿作为传质介质,扩展了液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综述垃圾渗滤液的四大水质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的物化预处理和常见的生化主体工艺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等深度处理工艺;最后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火山灰土壤水田开发实践中由岩手大学的研究者们创造和发展的“破碎碾压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最近中国砂质土壤渗透抑制的室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为漏水性土壤地区水田开发以及土壤防渗工程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蒙脱石)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城市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粘土矿物因具有特殊的层问域而具有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性质,在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利用膨润土(蒙脱石)在治理城市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污染、修复和净化城市污染水体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火山灰土壤水田开发实践中由岩手大学的研究者们创造和发展的“破碎碾压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最近中国砂质土壤渗透抑制的室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为漏水性土壤地区水田开发以及土壤防渗工程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本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危害作了简要概述,着重从控制外源输入、降低内源负荷、去除营养物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讨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4种农药流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4种农药的流失性质,进行了实验室和田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农药乐果和杀虫单,有较低的土壤水分配比,较强的渗滤性和淋洗性,较易流失并污染水环境。脂溶性农药氰戊菊酯易被土壤强烈吸附,较难渗及被淋洗,不易流失,对水环境污染较轻。丁草胺的流失性质介于水溶性农药与脂溶性农药之间。  相似文献   

18.
黑河中游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粮食基地,研究其农业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论文以位于黑河中游地区的张掖市为例,基于统计年鉴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地块尺度分析了研究区2001—2014年期间农业结构变化,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块与农户两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及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农业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作物种植类型趋于多样化。2001年,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麦及“小麦和玉米套作”,其种植地块数占所调查总地块数的81%,2014年种植作物种类增多,且蔬菜、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数量较2001年有所上升。2)由种植小麦为主(占总地块数的31%)转变为种植制种玉米为主(占总地块数的38.7%);套作转单作。2001年,共有58个套作种植地块,占调查总地块数的22%,其中“小麦和玉米套作”最多,有47个地块;而在2014年,作物套作地块数锐减为2个,“小麦和玉米套作”全部转换为其他单作,其中51%转为制种玉米;水稻种植消失,主要转为普通玉米。3)地块层面上,种植地区的海拔、灌溉定额、河源来水量对农业结构变化影响非常显著(显著水平达到1%),地下水对农业结构变化影响较为显著(显著水平达到5%)。4)农户层面上,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收益”是影响其种植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是政策因素(在5%的水平上显著),务农劳动力与劳均耕地面积也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对磷素在土壤中吸附-解析与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等温吸附-解析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土壤(填土)经聚丙烯酰胺(PAM)处理后对磷素的吸附、解析规律以及磷素在土柱中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原土样相比,PAM减少了土壤在慢速吸附阶段对磷的吸附,不仅使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降低,而且使被吸附磷的解析率升高;PAM与土壤复合后可以促进有效磷在土柱中向下迁移,增加淋溶液中磷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模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大气混合层高度求算偏低;稳定条件下大气扩散计算结果不合理;模型未考虑非扩散因素影响(干湿沉积、化学转化);非正常排放模型在小风、静风条件下计算结果偏大;熏烟模型计算的不可操作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