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阻燃纺织品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阻燃纺织品的发展历程,并预测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扼要介绍了阻燃纤维和阻燃织物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论述了阻燃技术的进展;提出了开发新阻燃纺织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每年死亡近13万人,伤残70万人,损失2500亿元,占GDP4%。同时保险业也存在多方面问题,我国约300元/人,而世界约3000元/人,保险深度我国为3%,世界约7%,赔付比例我国约1%,欧洲20%。我国在此形势下提出了“安保互动”机制,首先在重庆市进行了试点工作。“安保互动”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保险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安保互动”的特点及推动原则,分析了培养安保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对重庆市部分保险公司进行了调研,对如何培养顺应当前保险市场人才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分析了安保人才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桥梁工程施工中事故环境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笔者分析了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环境的风险特征 ,介绍了桥梁结构设计、施工、地质、水文及气象等因素影响 ,评述了典型事故案例 ,特别讨论了桥梁施工中的种种风险因素分析 ,给出了各类因素的施工风险水平排序 ,提出了风险评估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刚  牛慧 《安防科技》2006,(6):38-39,64
通过配电自动化改造,加强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电气运行安全漏洞.改造后WEB电力信息网的发布实现了资源共享,为热电厂、装备部、电调等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了及时全面和可靠的信息,另外还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精益化生产、创办节能型企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王元奎 《安全》2015,36(12)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阐述了安全监管分离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实施现场安全环保监督的步骤及方法,总结了实施效果,提出了今后改进监督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安全与健康》2008,(7):9-9
福建省将于今年8月4日正式启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件》,新版驾驶证使用了33项防伪技术,并且增加了记载发放驾驶证信息的一维条码,实现了补领新证后,原驾驶证自动作废功能,解决了一人补领多本驾驶证不利管理的问题。新版驾驶证增加了伪造驾驶证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民警执法查验真假驾驶证的效率,严格了驾驶证的溯源管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球磨机的具体情况,对其润滑系统及轴瓦工作温度测量进行了改造,构成了球磨机安全运行的监控系统。从而避免了烧瓦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状况作了概述;对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高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今后建筑安全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集成化监控要求.介绍了基于IP网络建立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描述了该系统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0.
"感谢素未谋面的消防员,您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感到这个世界突然有了颜色,让我的人生也有了盼头。"春节过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消防救援大队朱仙镇专职队副分队长卢昊雨突然接到了一封当地红十字会转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谢意。  相似文献   

11.
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SPSS分析得到的数据用于分析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归纳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并对噪声、影响因素及症状之间建立了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井下有限空间内,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最严重的症状是耳鸣,危害最轻的症状是畏惧感;参与调查的多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噪声对工龄较长者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年龄较大者,且工龄与噪声危害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气溶胶粉尘在玻璃表面的沉积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是建筑装修的重要材料之一.有关玻璃的表面清洁技术非常丰富,但是对于粉尘粘附于玻璃表面的行为等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此, 测定了玻璃片以不同角度放置在大气中,玻璃片表面粘附粉尘的分布规律和粉尘的粒径分布等特征;发现粘附于玻璃片上粉尘粒径分布不同于大气中的粉尘粒径分布,不同湿度对玻璃表面粘附的粉尘形状、粉尘数量和粒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选取PKN模型进行岩体裂隙地热水对流换热量的研究,计算了地热水在裂隙内的对流换热量,通过将裂隙截面展开求解对流换热面积,根据牛顿冷却定律计算得出对流换热量;由裂隙张开度的变化量计算岩体裂隙的渗流量,结果表明,在三维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岩体裂隙内地热水的渗流量随裂隙倾角变化而变化。从矿山中选取典型岩样进行加工,使之成为200 mm×100 mm×200 mm的标准岩样。试验结果表明,在裂隙倾角α=0°的情况下,裂缝的渗流量随β增加逐渐减小,并且在随β增加到90°的过程中趋于稳定,表明岩体裂缝为水平裂缝时渗流量最小,维持在一个稳定值;在α=90°的情况下,裂缝的渗流量随β增加逐渐增大,在β增加到90°的过程中,裂缝慢慢变为垂直裂缝,渗流量的变化也趋于缓和,增加到一个稳定值。  相似文献   

14.
包装是防止空运锂电池热失控后果扩大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的空运锂电池包装性能定量评价方法,利用自主设计的锂电池火灾试验平台对锂电池包装件开展热失控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分析选取初爆时间、初爆和燃爆时间间隔、热失控电池数量、峰值温度作为锂电池包装性能等级评价指标,引入物元可拓法构建包装性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通过对不同包装形式和材料的锂电池包装件进行评价可知:现有瓦楞纸包装性能等级为Ⅲ(差),会严重威胁锂电池空运安全;采用玻璃纤维板包装,包装方式为玻璃纤维隔板加盖板时性能等级为I(优良),可显著提高空运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提高冲击危险性预测的准确率,应用自主研制的煤岩电荷监测系统,选择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煤样,开展了煤体单轴压缩冲击危险性测试与电荷感应监测试验研究。基于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将应变软化阶段产生的电荷信号变化作为预测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信息,得到了煤体冲击危险性指标的临界软化系数Kρ、临界应力系数Kp及其冲击危险的等级分类标准,分析了煤体电荷感应信号的电荷事件数CSJ和电荷事件的平均幅值CFZ参量与冲击危险性指标Kρ和Kp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煤样破裂应力峰后,冲击倾向性K与电荷事件数CSJ呈指数递减关系,与CFZ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Kρ或Kp的增大,煤样应力峰后CSJ呈幂函数关系递增,应力峰后电荷平均幅值CFZ呈一次函数关系递减,以此可预测煤体的冲击危险程度,最后得到了河南某矿煤层冲击危险性的应力峰后冲击危险等级的CSJ和CFZ判据与划分标准。煤体冲击危险性电荷感应信号评价方法为冲击地压矿井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对现场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但也还需要开展大量现场试验对其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缝线是影响除尘滤袋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缝线在长期热烟气作用下失效的案例愈来愈引起业界的关注。通过热态拉伸试验研究了热蠕变性对袋式除尘器滤袋用PTFE缝线强力的影响。在持续高温下对PTFE缝线进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PTFE缝线的拉伸断裂强力随温度升高而大幅下降,试验温度在250℃以上时,其拉伸最大载荷仅1~3 N(线密度1 200~1 250 den);PTFE缝线的拉伸断裂伸长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0℃左右达到最大值;高温环境对PTFE缝线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缝线能在软化后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失效,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地下采空区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首先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在找出影响采空区危险度的主要因素之后,确定各因素指标的权重,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求出因素的关联度。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评价采空区危险度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机场安检员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心理资本调节作用提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影响研究假设,以机场安检员为研究样本进行纵向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工作不安全感与3种工作绩效的作用路径及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3种工作绩效指标间存在纵向U形曲线关系,并且这种U形关系只存在于心理资本较低的机场安检员;心理资本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可开发的心理资本能够削弱机场安检员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间的纵向曲线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改善机场安检员工作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民航业安检运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加源项的方法实现了对三维植物冠层湍流流动下厂房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在下垫面温度以及叶面温度方面吻合较好,能充分反映实际的温度分布趋势。表明模拟体系对于有绿化情况下建筑自然通风各项参数的描述是准确的,可较好地预测不同植被配置下,建筑自然通风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有效吹风温度差的分布分析了厂房内人员的热感觉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及时判断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堆场底部是否发生渗漏,需寻找合适的示踪剂在喷淋浸出过程中开展示踪。先采用静态试验在候选示踪剂荧光素钠、溴化钾、碘化钾中筛选出不影响铀的浸出且吸附量最小的荧光素钠作为示踪剂;从表面活性剂MES、MAEPK、DMSS、SDS中,筛选出既有利于铀的浸出又可在铀浸出过程中降低矿石对示踪剂荧光素钠吸附的SDS。,再通过动态柱试验进一步研究荧光素钠与表面活性剂SDS的示踪性能。结果表明,荧光素钠不影响铀浸出,添加表面活性剂不仅使铀浸出率提高约9.01%,而且降低了铀矿石对荧光素钠的吸附,尤其大大降低了矿石对荧光素钠的初始吸附,使得初始穿透水中荧光素钠的质量浓度提高了20.8倍,铀矿石对荧光素钠的分配系数在不加表面活性剂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分别为6.66 mL/g与4.22 mL/g,阻滞系数分别为29.46与20.59,分别降低了36.63%、30.11%。因此,以荧光素钠为示踪剂添加表面活性剂SDS的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堆场渗漏示踪试验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