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排放的NOx占化石燃料源的15%左右,SO2占人为源的4%~9%。国内外从3个方向开展对船舶大气污染的研究:(1)对大气气候影响;(2)源清单计算;(3)排放因子测量。船舶排放的多种污染物可改变空气质量;对大气辐射收支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对海洋大气的成云效应产生影响。船舶源清单主要有2种计算方法:基于燃料消耗的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大尺度计算;基于船舶活动情况的方法,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率计算。排放因子测量有台架试验和空中烟羽测量2种方法:前者测量结果准确,条件设定自由;后者可行性高,并能提供颗粒物增长转化信息。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建立完整的船舶排放清单,开展排放因子的测试和修正工作。  相似文献   

2.
区域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将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应用于估算VOC天然源排放的研究,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估算方法.根据方法需要,确定了我国部分树木排放异戊二烯和萜烯的标准排放因子,各植被类型排放各种VOC的标准排放因子,以及各植被类型季节平均的叶生物量密度.应用该方法估算了华南地区满足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拟要求的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夏季典型日的VOC天然源排放总量约1.12×104t,VOC排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其中地理分布取决于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日变化规律则依赖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高低.并讨论了VOC天然源排放估算过程中误差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单合成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的多介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模型,将单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3 层均匀介质,上层为垃圾层,中间层为人工合成衬层,下层为土壤层;漏洞电流视为电流流入端的负电流源和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介质中任意检测点的感应电势是膜上漏洞面电流源和膜下漏洞面电流源以及膜上供电电极电流源在该点感应电势的叠加.漏洞电流与供电回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流经漏洞的电流(I0)占总电流(Is )的比例(f0)随着填埋场底部面积的增加而减小,当填埋场底部面积≤3600m2 时,I0 占Is 的90%以上,而当场底面积增为105m2 时,I0 仅占Is 的55%.根据独立作用原理,分析了多漏洞情况下各层介质中的电势分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太阳电池空间等离子环境下的功率泄漏特性参数。方法在地面模拟等离子环境下,测量太阳电池阵收集电流随偏置电压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计算模型估算太阳电池阵空间环境下的功率泄漏数值。结果太阳电池收集电流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发生收集电流突变现象,实际测试电流值大于100 mA,功率泄漏百分比大于14.3%。辉光放电伴随收集电流突变过程,等离子体鞘层从太阳电池的导体部分扩展到介质部分;收集电流突变发生后,测量电池暗特性,未发现明显损伤。结论针对未来高电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应采用功率泄漏试验,检验其功率泄漏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规避发生收集电流突变风险。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学     
X1312(X户灯l3()l区域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建立/胡泳涛…(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分室)//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阅1,22(6)一l二6环图X一5 将中尺度气象模式MMS应用于估算VOC天然源排放的研究,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估算方法。根据方法需要,确定了我国部分树木排放异戊二烯和枯烯的标准排放因子,各植被类型排放各种VOC的标准排放因子,以及各植被类型季节平均的叶生物量密度。应用该方法估算了华南地区满足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拟要求的高时空…  相似文献   

6.
双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检测层封闭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膜的高阻特性,确立了检测层电势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模型中,漏洞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漏洞电流,接收电极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接收电极电流,检测层中任意点的电势为两电流源在该点感应电势的叠加.上层膜和下层膜渗漏检测实验结果和有限元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的比较,证明模型是正确的.通过对影响电势分布因素的分析可知,检测电极越靠近被检测膜、回路电流越大越有利于漏洞检测;渗漏液影响范围越大越不利于检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测氧微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该测氧微传感器了有一个测量阴极外,还带有一个内保护阴极,其测量零电流很低,信号极稳定且易于制作 。该测同传感器由于尺寸小,稳定性高,不仅可方便的应用于常规环境测量中,而且还可使用于过去的因范围太小而无法进行测量的不少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8.
固定燃烧源颗粒物稀释采样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固定燃烧源颗粒物排放特征,研制开发了稀释烟道采样系统.该系统能模拟高温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冷却、稀释、凝结等物理化学过程,捕集燃烧源排放的一次颗粒物.详细阐述了采样系统的结构并对系统进行了检验.整个采样系统稳定度高,测量结果可靠,操作简便.采样系统小型化设计,适合于现场应用.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典型燃烧源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讯     
<正>百家争鸣新能源汽车充电源之方案探究当下,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它的短板是续航里程,充换电站是支持电动汽车普及和发展的必要设施。以下讨论充换电的短板及汽车充电宝的初步概念。一、充电模式的短板慢充需要很长时间;大电流快充会影响电池寿命,就算快充也需要几十分钟时间;充电占用车位的时间长,需要很大的停车面积;快充需要很大的电力供应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人工合成衬层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漏洞电流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漏洞电流模型.将单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3层均匀介质,上层为垃圾层,中间层为人工合成衬层,下层为土壤层.漏洞电流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被等效为位于电流流人端的负电流源和位于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膜上漏洞检测通过偶极子法试验、膜下漏洞检测通过电极栅格法试验,结果表明用所建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成分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8  
我国VOCs排放来源多、排放成分复杂.排放源成分谱是识别VOCs排放源特征的基本信息,对开展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及制定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排放源成分谱的测量方法和总结我国排放源成分谱测量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排放源VOCs成分谱组分特征.不完全燃烧产物(烯烃和醛酮类)是机动车尾气的重要组分,烯烃在我国油品挥发成分谱中的比例较高,含氧VOCs在溶剂使用源和燃烧排放源中不容忽视,化学组分复杂是工业排放的重要特征.文章还指出了源谱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源谱采集与测试方法不规范、测量结果质量难以保证及评价、含氧VOCs组分关注不够、工业排放源成分谱缺失等.从源谱的测量方法、测量组分和数据后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继续加强机动车排放研究,开展石油化工等工业源谱测量,构建我国本地化VOCs源谱数据库将是今后重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双衬层填埋场层状介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险废物填埋场结构及电学特性的分析,将双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5层介质空间. 漏洞电流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可等效为位于电流流入端的负电流源和位于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 并且在对主、次防渗层进行检测的同时,对检测层中的电势分布进行了正演解析. 检测层任意一点的感应电势为HDPE膜两侧供电电极产生的感应电势与漏洞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势的叠加. 试验结果证明,模型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单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ELIM法的正演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电势映像法(ELIM)模型.将单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3层均匀介质,上层为垃圾层,中间层为人工合成衬层,下层为土壤层.从稳定电流电场的本质出发,将漏洞电流等效为位于电流流入端的负电流源和位于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基于该模型对填埋场渗漏检测的电势映像法进行了正演解析,并根据模型的基本特征,对3层介质模型的解析结果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该模型中电场在半无穷空间的电势分布与半空间模型中无穷媒质空间中的电势分布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大气气溶胶中铁的来源和化学种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质子微探针对上海市室内外大气气溶胶和排放源的单颗粒进行测量,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技术追踪了各种排放源对这些气溶胶中Fe的贡献.结果表明,对于上海的开放空间、半开放的公路隧道和室内环境,各种排放源的贡献并不相同.还利用穆斯堡尔光谱研究了室内外大气气溶胶中Fe的化学种态.实验发现,室内外气溶胶中Fe的种态不尽相同,在人民公园和高架桥开放空间中主要是铁的硫酸盐,在半开放的隧道中主要是α—Fe2O3,在室内主要是α—Fe2O3(α—FeOOH).Fe种态的转变不仅和大气中SO2有关,而且和空气中云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单位使用北京分析仪器厂引进西德技术生产的QGS-08红外分析器进行大气CO的分析。由于该仪器的量程读数显示为0—20mA电流,而测量气体量程应为0—50PPm,仪器刻度最小分格每格为0.4mA(1PPm),对于小数后一位数便不好分辨,分析人员在操作时还要进行电流与浓度的换算,在测量球胆里的样气时,当分析达到测量值时,应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的构成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鹏  范明志  曹效鑫  黄霞  王诚 《环境科学》2007,28(8):1894-1898
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各种阻力用表观内阻统一表征,在建立其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将表观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2部分。通过稳态放电法测量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在改变外电阻后稳定时间需要60s以上方能保证测定准确性,通过稳态放电法测定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表观内阻为289?,当外电阻等于表观内阻时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为241mW/m2;通过电流中断法测量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为99?,测定结果与断电前电流强度无关;当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供电分别处于活化极化区、欧姆极化区和浓差极化区时,非欧姆电阻占总内阻的比例分别为93%、66%和75%,在电池对外供电达到最大时非欧姆占总内阻比例最低。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需要同时降低电池的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的构成和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鹏  范明志  曹效鑫  黄霞  王诚 《环境科学》2007,28(8):1894-1898
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各种阻力用表观内阻统一表征,在建立其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将表观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2部分.通过稳态放电法测量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在改变外电阻后稳定时间需要60 s以上方能保证测定准确性,通过稳态放电法测定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表观内阻为289 Ω,当外电阻等于表观内阻时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为241 mW/m2;通过电流中断法测量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为99 Ω,测定结果与断电前电流强度无关;当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供电分别处于活化极化区、欧姆极化区和浓差极化区时,非欧姆电阻占总内阻的比例分别为93%、66%和75%,在电池对外供电达到最大时非欧姆占总内阻比例最低.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需要同时降低电池的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双衬层填埋场电学方法漏洞检测的原理.建立了漏洞检测模型,将漏洞电流和回路总电流看成2个点电流源,推导了检测层中电势分布满足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层越薄,同样的检测电流导致的漏洞附近的电势异常越明显,漏洞就越容易被检测出来;检测层厚度有限时,检测电极所在的垂直位置对漏洞的检测定位几乎不产生影响.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复合源大气扩散模式是美国环垸保护局大气质量应用模式用户网(UNAMAP)的主要模式之一。它是为估算大型工业厂矿各种排放源复合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而设计的。模式以稳态高斯烟流扩散方程为基础,可以处理城市和乡村,点、面、线、体各种污染排放源,并考虑了建筑物动力尾流效应、污染物衰变、重力沉降和干沉积,以及特殊气象条件和不平坦地形等多种复杂因素。模式包括了短期(ISCST)和长期(ISCLT)两个计算程序,可以满足当前大气质量管理部门以及工业、科研等方面进行有关评价等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机器的自由源速度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标  邱树业 《环境工程》1999,17(1):46-48
对于弹性安装的机器来说,其自由源速度的测量十分重要,可作为结构声源“强度”来看待。在此对一个排气风扇4个支撑点的6个自由度(3个平动和3个转动)的自由源速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