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挪威总的说来,挪威的波罗的地盾部分,在赋存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方面,要比瑞典和芬兰的相应部分差得多。在芬马克郡(Finnmark)挪威北部地盾区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岩带产出的矿床,上文已简略提及。在这一地区域内,悉德瓦兰  相似文献   

2.
<正> 大理岩中的红宝石矿床是优质首饰红宝石的主要来源。这些矿床中,有的远在古代就已著名,并开采了数百年(缅甸的抹谷地区,阿富汗吉格达列克地区),有的是近年发现的(北巴基斯坦的洪扎地区,苏联的帕米尔地区)。在泰国和北缅甸,在宝石的资源和质量上独一无二的红宝石矿床,与这种类型原生矿床的被破坏有关。 国外对大理岩中原生红宝石矿床研究的很少,文献中也未见这方面的报道,这就导致将红宝石矿归属为镁-钙质夕卡岩,并认为它是由贯入到片麻岩-大理岩层中的花岗岩形成的气成热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和变质岩作为变质岩中某些矿床类型(铁和金、多金属、铜黄铁矿、云母粘土、稀有金属及其他矿床)形成时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以北拉多加湖沿岸(波罗的地盾东南部)在宽温度范围内(以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和不同压力下(红柱石-  相似文献   

4.
<正> 1988年9月4—16日在玻利维亚拉巴斯召开了一次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讨论会。会议是由国际地科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矿床模拟计划组织召开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者(其中正式代表14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野外地质旅行(行程共2200km)。在地质旅行中观察了殖民时代首次开采的贵金属矿床,其中一些矿床(如塞罗里科矿床)为世界级银矿床。  相似文献   

5.
1995~1997年间对挪威、瑞典和芬兰的3821个湖泊的鱼类种群状况做了评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芬诺斯堪的亚(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的总称)所有面积≥0.04km2的126482个湖泊中选择调查湖泊.分析了湖泊的水化学,湖内鱼类状况则从邮件调查问卷中获得.鱼类种群损失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在挪威南部酸化最严重的地区,而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最少.根据调查问卷,鳟(Salmotrutta)、拟鲤(Rutilus rutilus)、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和鲈鱼(Percafluviatilis)鱼群损失的数量估计超过10000条.这些品种的鱼群潜在地受低碱性湖水影响的数量超过11000条.大约有3300个湖泊显示出总磷高于25μg/L,品种以鲤科鱼为主,这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芬兰西南最为明显.这次调查并未显示出鱼类品种由于富营养化而灭绝.1/3的湖泊人工放养了至少一个新的鱼类品种,最常放养的品种有鳟、白鲑(Coregonus lavaretus s.1.)、北极红点鲑、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梭鲈(Stizostedion lucioperca)、茴鱼(Thymallus thymallus)、狗鱼(Esox lucius)、欧鳊(Abramis brama)、丁 (Tinca tinca)和欧 (Phoxinus phoxinus).在芬诺斯堪的亚湖泊,这些品种的人工放养量估计超过52000群.因此,北欧湖泊现有鱼类品种的数量最近受放养的影响超过了因环境变化如酸化等而损失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坎加拉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新南威尔士东南部(图1)。在该区产出的30多个矿床中按其开采期间(1909—1920)的贱金属产量来说,坎加拉矿床是最有经济意义的矿床。黄铁矿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之一,也是坎加拉地区一种普遍存在的矿物。本文探讨了坎加拉地区黄铁矿的化学与其产出方式之间的可能关系,并评述了应用黄铁矿化学成分的变化作为一种勘探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35年以来,土耳其在铁、铜、铅和锌已逐步进行了探查,而对钨和钼矿床的研究与勘探却有些忽视。因而钨和钼矿石的产量至今还很低。 近来,对德米柯伊-斯库帕萨(Cu-W-Mo)、格菜米克(W-Mo)、查克达吉(Mo)和克班(W-Mo)等地区的钨和钼矿床已开始进行勘探设计。 现已发表了许多有关土耳其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但其中却没有一篇论及矿床成因的文章。本文拟对地质年代学资料加以综述,并讨论它与各地块和各成矿省的地质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尔泰地槽内成矿元素 ,自北东向南西分为四个带 ,每个带内分布有元素区和矿床 :①阿尔泰山北缘元素带 (阿克萨拉等区 ) ;②阿尔泰山中脊元素带 (冲呼等五个区和可可托海 3号脉稀有金属矿等矿床 ) ;③阿尔泰山南缘元素带 (阿舍勒等四个区和阿舍勒铜矿等矿床 ) ;④额尔齐斯元素带 (喀拉通克等区和喀拉通克铜镍矿等矿床 )。成矿元素区带是寻找新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1851年首次报道了澳大利亚发现金刚石。但是,直到1960年才用现代勘探理论和勘探技术初步证明该大陆存在着可能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高潮出现在1970—1980年期间,当时在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地区的阿盖尔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矿和钾镁煌斑岩岩管型原生金刚石矿床。本文重点阐述了阿盖尔金刚石矿床的发现史、金伯利地区的区域地质、勘探技术,以及阿盖尔金刚石选矿厂和预料1986年金刚石产量可达2800万克拉的矿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南非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金和产金区。但是,该区这些大金矿(瓦尔里夫、德里方丹保留地、西霍尔丁斯、西迪普莱弗尔斯及其他矿山)的生产能力却比不上苏联的穆隆套金矿。穆隆套的含金矿体发现于1956—1957年,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开采。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该矿山的金年产量为70—80吨(每年2.3—2.6百万盎司)。在最近几年里,它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