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酱油曲霉发酵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的脱水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浓缩污泥有较好的脱水效果,调理后的污泥比阻可降至8.9×1011m·kg-1,显著地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对照样相比,脱水率提高了7%,含水率降低了6%,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污泥体积的5%、干重质量浓度为5.8mg·l-1时,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污泥脱水率从75.6%提高到82.6%,污泥含水率从82.4%降到76.4%.微生物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10mL116mg·l-1微生物絮凝剂和6mL 1g·l-1PAM复合使用时,污泥的脱水率为82.9%,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76.1%.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岑超平  张德见  韩琪 《生态环境》2005,14(5):803-806
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提出污泥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指出土地利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置的方向之一:污泥处理技术主要有减量化、浓缩、脱水、消化、堆肥等;污泥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污泥处理处置应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鼓励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鼓励对污泥处理处置给与税、费优惠政策,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污水排污收费范围,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政府在污泥产业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服务与监督,包括承诺、保障和协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污泥产量的不断增加,未能妥善处置的污泥会给环境带来许多隐患.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可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但污泥的厌氧消化效率低,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污泥厌氧发酵罐的回流沼液,对污水处理厂脱水的市政污泥进行酸化预处理,从而提高污泥的产沼气效率.结果表明,污泥厌氧发酵最...  相似文献   

4.
采集了长沙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S1)和湿法氧化聚沉工艺处理的深度脱水污泥(S2),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污泥的形貌变化及重金属Zn、Cu、Pb、Cd、Hg和As的形态分布,初步探讨了重金属稳定化机理,对脱水污泥中重金属Zn、Cu、Pb、Cd、Hg和As进行了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脱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总量均低于我国污泥农用标准中的酸性限值,符合B级污泥泥质要求.处理后,污泥中Zn、Cu、Pb、Cd、Hg和As主要以硫化物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稳定态)存在,不稳定态在不同程度上向稳定态发生了转变,Cu、Hg的增幅最大,达21.1%.S2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较S1都有显著的降低,平均降幅达73.1%,S2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顺序为:Zn〉Pb〉Cu〉Cd〉As〉Hg.污泥经过湿法氧化聚沉工艺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Zn、Cu、Pb、Cd、Hg和As得到了明显的稳定化,为污泥后续资源化、安全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中的调理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考察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以及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调理作用,结果表明,它们都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脱水,通过比较污泥比阻的变化,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表明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污泥调理中不仅效果明显,污泥比阻最先达到低点3×1012m·kg-1,滤速较快,而且有助于减少金属污泥的生成,是较佳的调理剂.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量的增加产生了更多的剩余污泥,导致污泥处理处置费占污水厂运行费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污泥减量化是该领域近年的研究重点[2],国内外采用臭氧对污泥进行减量的研究较成熟[3-4].但是污泥破解液中碳、氮和磷的释放是否会对污水厂的出水产生影响,将关系到臭氧减量化技术能否应用在污水厂的实际运行中.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不断增加,城市污泥的产量也大幅度增长。减量化是城市污泥资源化的首要步骤,而干燥是城市污泥减量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简述了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各种干燥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得出利用太阳能和通过种植植物对污泥进行干燥是较为经济可行的污泥干燥方法。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能源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在污泥干燥方面的应用将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污泥脱水难问题,考虑有机质膜对污泥脱水的影响,重新对水分布形式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重力水、封闭水、包裹水和结合水4种类型。通过自重沉降、离心脱水和盐溶液渗析试验,测定以上4种水分含量,计算污泥中各形式水分占总水分的比例;并与前人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的方法和技术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水、封闭水、包裹水、结合水占总水分的比例分别为47.6%、31.7%、17.5%和3.2%。(2)自重脱水试验得到的污泥含水率为90%左右,而国内污水处理厂经重力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仍旧高达98%,说明污水厂在进行浓缩处理后污泥仍保留相当多一部分水分,可以通过自重沉降的方式脱除,因此建议在今后的重力浓缩过程中,适当延长沉降时间,有利于提高排水量,减轻后续脱水处理的机械工作量和能耗。(3)盐溶液渗析法利用渗透压差值,能够脱除污泥中的大量水分。当溶液渗透压超过0.1 MPa,含水率可降低至60%以下,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利用盐溶液渗析的方式处理污泥,可以免去污泥预处理过程,避免环境的二次污染;稀释后的盐溶液可以浓缩后循环使用,利于降低污泥脱水处理总成本和能耗。该研究解决了现有水分定量手段无法与水分布理论结合的问题,可为今后污泥的脱水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生物沥浸促进下的类Fenton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采用序批式恒温培养法,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过滤时间(TTF)和上清液中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含量等指标,比较生物沥浸、Fenton氧化以及生物沥浸联合类Fenton氧化3种调理方法对污泥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调理机制.结果表明,污泥经过生物沥浸联合类Fenton氧化调理后,比阻和毛细吸水时间分别从14.0×10~(12) m/kg和24 s下降到0.178×10~(12) m/kg和7.7 s,脱水性能较单独生物沥浸提高80.0%,与单独Fenton相比提高90.6%.此外,H_2O_2投加量对污泥的脱水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本研究条件下最佳H_2O_2投加量是20 mg/g DS(干物质).因此,生物沥浸联合类Fenton作用可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性能,EPS释放、Fe~(3+)絮凝和大量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是促进污泥脱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泥超声波处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较全面的介绍了超声波处理污泥的效果,以及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超声波可以迅速改变污泥结构,释放菌胶团包含水,从而促进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高强度的处理也可以加快污泥水解、提高污泥可生化性、提高沼气产量。同时可消毒有害病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讨论了将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应用到污泥处理的过程中。结果表明,这项检测技术能够准确而灵敏地反映污泥的絮凝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是对污泥调理和脱水性能进行连续在线控制的一项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废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聚集体胞外多聚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生物聚集体(包括絮体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等)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包裹于微生物细胞壁外,其理化性质及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在生物聚集体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EPS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泥沉降性能、脱水性以及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的相关研究,分析认为EPS组成与结构特性改变污泥表面电位、疏水性等,进而影响污泥沉降与脱水性能、膜污染程度;以好氧颗粒污泥为典型的生物聚集体代表,总结了EPS组分含量与分布对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在EPS提取方法标准化、现代理化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揭示生物絮凝体形成过程EPS的产生与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化学解偶联剂和OSA联合工艺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添加化学解偶联剂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的活性污泥工艺、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添加TCS的OSA联合工艺所引起的解偶联代谢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工艺的剩余污泥量分别比对照工艺下降33.99%、25.94%和46.90%。和对照相比,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总氮去除率下降。TCS影响了污泥的沉降性能,但OSA可使污泥的SVI值下降。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在180 d运行后发生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添加TCS的OSA联合工艺将是一条适宜的污泥减量化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污水好氧处理会产生大量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成本高昂,减少污泥产量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代谢解偶联、增加维持能量消耗、隐性生长、微型动物捕食、高溶解氧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等污泥减量技术,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不同技术结合将成为污泥减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印染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TSS由18.66 g.L-1下降至4.82 g.L-1,去除率为74.17%;CST和SRF分别由98.6 s和6.03×1011s.2g-1下降至18.9 s和8.42×1010s.2g-1;污泥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由53.8μm和42.9μm下降至19.8μm和16.2μm.  相似文献   

16.
污泥间接干化产生的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城市发展,污水处理量大幅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使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水泥厂煅烧设备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可实现污泥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1].在焚烧处置之前,须先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到焚烧要求.湿污泥干化过程中,由于部分有机物的转化与挥发,干化尾气中存在恶臭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工程是我国首个利用水泥窑余热干化处置污水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深度脱水污泥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利于深度脱水的复合调理剂(FeCl3/CaO、FeCl3/CaO/煤粉、芬顿试剂(Fe2+和H2O2组成体系)/CaO、芬顿试剂CaO/煤粉)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所得泥饼的含水率为43.7%—56.1%,满足深度脱水的要求.CaO和煤粉的添加能改变污泥的灰分和挥发分含量.与传统聚丙烯酰胺(PAM)脱水污泥的热重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复合调理剂对EPS的破坏溶解作用,因此对污泥热解性质有较大影响,不仅能前移水分失重峰,还使得热重主要反应阶段峰个数变少.热解动力学计算表明,反应级数在1—2范围内.表观活化能差异表明4种复合调理剂处理后脱水污泥更容易发生热解反应.  相似文献   

18.
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通过对污泥危害性分析和对污处理现的文献及工程调查,论述了目前各种泥处理,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现状并讨论论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评价了污泥再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拽出了以污泥作为第二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是污泥处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环境温度对脱水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层反应器进行水浴保温模拟不同环境温度,分别设置10℃(CT10)和25℃(CT25)两个处理并运行30 d,通过分析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度、pH、总氮、C/N比值、腐殖酸含量等指标变化特征,比较两个处理的污泥腐熟效果。结果表明:CT25堆肥处理进入55℃高温期并维持8 d,较CT10处理提前3 d达到高温期并多维持3 d;两个处理堆体的pH值变化范围为7.10~7.91,呈先升后降趋势,且CT25处理pH值的升高、降低幅度更大;两种堆肥处理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呈降低趋势,且同一时期CT25处理低于CT10,其中18 d取样时两处理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两处理总氮在堆肥各时期没有呈现显著差异(P0.05);整个运行期间,堆体腐殖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堆肥结束时,CT25处理的腐殖质含量达24.18%,较CT10处理提高5.52%;通过T值(T=(C/N)终/(C/N)始0.6)判断两处理的污泥腐熟程度,结果显示,第18天时CT25处理的T值为0.59,堆体达到腐熟,CT10处理在第30天时才达到腐熟。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反应器进行脱水污泥堆肥,较高温度启动可以实现污泥更快速、充分腐熟。通过对脱水污泥堆肥反应器启动温度的控制,可为低温条件下脱水污泥的快速腐熟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剩余污泥化学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瑛  曹晨旸  李冰 《生态环境》2012,(7):1357-1360
以污泥脱水性能与沉降性能为指标,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化学调理时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CPAM对剩余污泥进行化学调理时的ρ(最佳添加量)为120 mg.L-1,污泥滤饼含水率为81.2%;单独采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污泥时的最佳声能密度为0.04 W.mL-1,此时的滤饼含水率为80.4%。而当在采用CPAM对剩余污泥进行化学调理前先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后,污泥滤饼含水率降至72.2%。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联合处理方式不仅使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大为改善,并且最佳CPAM投加量降低至60 mg.L-1,最佳超声声能密度降至0.03 W.mL-1,这表明联合处理方法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