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谎言1:酒兑饮料很时尚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
“酒家”     
甲:今天咱俩说段相声,题目是“酒家”。乙:噢!我们大院的邻居共是八家,不够九家。甲:我说的是喝酒的“酒”。乙:不错,火车站附近有个“群众酒家”,卖炒菜和酒。甲:你这人够笨啦!连大名鼎鼎的“酒家”都不知道。 告诉你吧!喝酒的人,天天喝,年年喝,日久天 长资格老啦,就尊称“酒家”。乙:那象我这样喝上半两酒,就脸红脖子粗,发牢骚, 骂大街,算不算是位“酒家”呢?甲:算“耍无赖”。乙:“文明礼貌月”刚过,你怎么张嘴就骂人呀!甲:喝了酒骂大街,还不是耍无赖!乙:啥样才能算“酒家”呢?甲:拿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同志说,他善于饮酒,一喝 就是好几斤,…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的蒋氏,其祖父死于捕蛇,其父亲死于捕蛇,而他本人也几次由于被蛇咬差点死去.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这种毒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因而捕这种蛇是十分危险的吗?  相似文献   

4.
酒中乙醇对人体有直接毒害作用,长期过量饮酒可致肝痛、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米汤醒酒: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维生素B,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茶叶醒酒:醉酒后可饮浓茶,茶叶中的单宁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碱、茶碱对呼吸抑制及昏睡现象有疗效。甘蔗汁醒酒: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相似文献   

5.
《汉书·霍光传》记载: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意思是说有一人外出做客,见主人家炉灶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有柴禾,便劝主人将烟囱改造成弯曲的,搬走灶边的柴堆,以防火患。主人并没有接纳意见,结果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了,邻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的蒋氏,其祖父死于捕蛇,其父亲死于捕蛇,而他本人也几次由于被蛇咬差点死去。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这种毒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因而捕这种蛇是十分危险的吗?当然不是。如果说其祖父缺少这个意识,那还勉强可以说得通,他毕竟是蒋氏中第一代的捕蛇人。  相似文献   

7.
福建闽南一带自古"酒风"盛行,向来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更是成为闽南人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一上酒桌,不喝醉几个是绝对不罢休的,喝多、喝醉后,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非自己开车不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海量",涉酒交通事故往往就发生……  相似文献   

8.
教训     
世上有一种很可怕的人,那就是见酒如命又见钱不要命的"英雄好汉".喝多了酒还要去开车、登高、下井,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记得许多年前的一天,农历大年初三,湖西矿掘进五队工人杨山,在家与几个朋友喝酒,正在兴头上,突然想起今天自己要加班,下井时间快到了,站起来要告别.朋友说:"老伙计,咱这一年好容易在一起聚聚喝两杯,我给你打个电话,你不要去了,你不知道喝酒下进违章吗?"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5月1日零时起,"酒驾入刑"开始实行,醉酒驾车被定义成为一种犯罪行为,而不仅仅是普通的交通违章。对于酒驾判定,我国有着详细的规定,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20~80毫克为酒后,80毫克及以上为醉酒。酒驾和醉驾将受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罚,因此,准确知道酒驾者喝了多少酒至关重要。你可能会问:这有何难,"吹一吹"不就知道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测酒仪,是61年前  相似文献   

10.
退酒     
齐齐哈尔钢厂新开张的饭店卖各种炒菜,还卖酒。 按照厂规,职工在工作中不准喝酒。饭店开业的第二天中午,当不少职工正在那里喝酒吃饭时,三名安全监察人员走进了饭店。他们先来到小卖部了解每天中午卖多少酒,接着又到后边餐厅里巡视,发现服务公司的6名基层领导同志开完会来用餐,桌上摆着几盘炒菜和一瓶酒,还没有喝。监察人员当即上前请他们带头不喝酒。这六位同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把酒退了。 安全监察人员把饭店卖酒的情况向厂领导作了汇报,厂领导作出决定:饭店今后不准再卖酒。退酒@春果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浙江省相关部门获悉,导致18人死亡、18人受伤的天台足馨堂足浴中心"2·5"火灾,被认定为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据该事故调查报告披露,事故直接原因是电热膜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调查组建议,对足馨堂法人厉海笑等9人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6名干部给予党纪或政纪处理,对7名干部给予诫勉谈话。调查组核查的事发经过为:2月5日下午,足馨堂正常营业中,场所内共有78人,其中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6):31-32
螳螂捕蝉故事: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想要喝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身旁也想要吃它,黄雀正伸长脖子,想捉螳螂,却不知大树下有人正准备拿弹弓射它。这三个小东西都是贪图眼前利益,但是不考虑接下来的祸患。出处:《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  相似文献   

13.
岁末小聊     
<正>虎年岁末,几位老友相聚,李君姗姗来迟,人未落座,怨声即起:现在吃饭可真不容易,找停车位先兜个半天,即便落座,酒又不能喝。买了车,自由没增多少,限制倒平添了许多。想起去年岁末,也是小聚,李君信誓旦旦表态:金融危机挺过去了,明年一定要补录进有车族,届时,自驾游一类活动不找你们拼车了,欢迎你们来拼我的车。  相似文献   

14.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12):37-38
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成语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个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5日17时20分许,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足馨堂足浴中心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8人受伤。这起事故调查报告已于近日公布。本刊特邀原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范强强,介绍预防此类事故的几个方法。2017年2月5日17时26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春晓花园5幢5-1号的足馨堂足浴中心的汗蒸房发生火灾(以下简称"2·5"火灾),造成18人死亡,18  相似文献   

16.
<正>"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说法不仅仅在酒类营销中经常强调,许多医学、营养和科普界人士也经常提到——而且,他们还真能摆出许多科学研究文献来支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适量饮酒的确对心血管有益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在吉林省杉松岗矿业公司传出一则消息,全公司有名的"酒魁"王庆林当上群监员了。此事儿一经传开,立刻在公司内外引起热议,有人说:"让这样的人当群监员绝对是个错误。""让他当群监员很难让人放心啊。"但多数人表示赞同,他们说:"这个典型树得好,对他既是鼓励和肯定,对大家也是提醒和促进……"按理说,当个群监员也不算多大个事儿,为什么放在王庆林的身上,就会引起这么多的非议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段故事。因酒成"名人"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安全与健康》2012,(23):49-50
以食物来防病治病,成了现今保持健康的一条捷径。因此,特向您推荐以下各种"食物医生"。"内科医生"啤酒——心脏病实验证明,如保持1天喝1杯啤酒,就会大大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啤酒可以治病也可致病,关键是饮用的量。如果每天饮1杯就可预防心脏病,1天饮2杯或以上反而会引发心血管疾患。橘子汁——高血压橘子汁中含有丰富的钾、钙和维生素C,有助血压的下降。因此,养成经常  相似文献   

19.
汉·桓潭<新说·上见证>记载了一则"曲突徙薪"的小故事:一天,淳于髡来到邻居家,见其厨房灶口突出,柴禾紧贴灶口堆放,便警告说这将引起火灾,并就如何改灶,如何堆放柴禾提出建议.但这位邻居却将此忠言当做了耳旁风.不久,果然导致了一场大火,多亏众邻里相助才将大火扑灭.然而,在感谢众救火者的宴席上,唯独没有请淳于髡.这位邻居的逻辑似乎是,事发后帮忙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算不上恩人.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许多人至今还是这种"亡羊补牢"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1.喜欢吃滚烫的食物近年来,国内外的报道不断证明,饮热茶会破坏食管的"黏膜屏障"。据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热饮、硬食、快食或饮酒。动物实验也证明:饮酒、吃滚烫的食物、吃饭狼吞虎咽等都对食管黏膜有一定的灼伤和腐蚀作用,当黏膜细胞出现增生性病变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发生癌变。2.吃东西狼吞虎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