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警钟这是收于中国消防博物馆的一只消防报警钟。人呼、敲锣、鸣钟、举旗等传统的火灾报警方式在清代一直沿用。同治十二年(1873年),上海工部局火政处架设独立电报线路与消防队、重要单位相通。光绪十年(1884年),火政处架设火警电话线路,各消防队和交通要道处巡捕亭架设磁石式手摇电话机。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火灾报警电话,逐渐淘汰了传统的报警钟等报警工具。但是,直至建国后,我国很多地区仍然沿用鸣响报警钟的方式来警示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常常要直面危险,这时就要用到个人防护用品。和消防车发展历程一样,个人防护用品也是从无到有,然后不断完善的。而早期的火灾勘查箱不仅看起来简陋,并且,早已失去了原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整套水枪、水带和水带接口水枪、水带、水带接口是一整套的消防器材。当时主要的消防器材都是铜制的,这是因为铜在与水接触的情况下,不易锈蚀。图上的水枪和水带接口都是日本大阪小川铁工所三十年代的消防产品。所属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尺寸:长35-65cm,宽10cm 相似文献
4.
5.
清末"洋务运动"中,当时湖北的主政者效仿西方在武汉开矿办厂,使武汉领风气之先,并自此成为中国工业重镇。伴随着工业化,武汉的现代城市消防体系也渐渐发展起来。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首先在武昌创办现代警政,设立武昌警察总局,市政建设、环境卫生、消防等事宜亦属警察总局管理。当时,三镇常发火灾,有"火窑"之称,因此很早就出现了诸如水龙局、笆斗会等灭火组织。1908年,湖 相似文献
6.
水喷淋头这是四种型号的铜制水喷淋头,喷淋头的连接处被蜡粘合。火灾发生时,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封蜡融化,连接处自动扣开喷水灭火。所属年代:20世纪30年代尺寸:长10cm;宽5cm太平井盖北洋政府胶澳商埠水道局"中华民国十三年七月"印制过一引"青岛水户图",就是当时青岛登记在册水井的分布图,其中标明了胶澳商埠水道局在全市设置的100多口"太平井"。"青岛水户图"的"附记"中写道"本局所辖水源,距离甚远,倘遇发生意外,势必取给于河流……有时涸竭,因不得不谋补救之策……兹特开掘新井,并将淹没旧井重行寻出加工修理,装置铁盖,共计百余口,均用朱红标图,平时严加封锁,禁止取用,一遇重大变故,水源断绝,则按朱图位置,就近取用,有备无患,勿临渴掘井,预防不测……"图中左侧太平井盖就是为当时的"太平井"配制的。所属年代:20世纪30年代尺寸:直径约0.6m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消防车模型为了提高灭火战斗力,1948年,当时的青岛消防队将消防车全部焊接上水罐,每辆车可装载一吨多水,到达火场后可迅速出水灭火。左图展示了当时老式消防车的模型,上面装有消防器材,车后安装水带轮。所属年代:20世纪40年代尺寸:长80cm;宽25cm;高38cm手抬机动泵手抬机动泵是用人力手抬搬运的带有轻型发动机的消防泵组,它体积小、重量轻,通常由两人抬动,有助于选择最有利的灭火地点启动抽水灭火,在消防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更具实用性。青岛的义务消防队曾普遍装配。所属年代:20世纪80年代尺寸:长100cm;宽70cm;高80c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