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各种职业活动中 ,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 ,或对其工作缺乏兴趣 ,常可引起心理状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是对工作感到厌烦 ,工作不起劲 ,什么都懒得去做 ,工作效率低 ,工作错误多 ;经常感到头痛、疲倦、全身无力、心理有压力、心情压抑 ,常有莫明其妙的肝火、嗜好大增。为了应付工作的压抑 ,便大量的饮酒、吸烟 ,甚至服用镇静剂。心理学家将此称为职业厌倦综合症。医学研究表明 ,各种慢性疾病与工作压抑有明显关系。患有职业厌倦综合症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 ,包括周期性偏头痛、过敏症、胃溃疡、高血压症、腰背痛等。随着职业应激源的增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量具有毒害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不断涌现,这些物质大多都能与人体体液或机体组织发生作用,扰乱或者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产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4,(3):89-89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中有一部分论述了高低温对人体的影响。众所周知,人是一个恒温的生物体,人体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偏离该温度都会使人感觉不舒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还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大多和人体所需要的温度范围不一致。在冬天,特别是中国北  相似文献   

4.
正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有的人由于节前购买的烟花爆竹数量较多,导致春节过后烟花爆竹出现剩余。烟花爆竹易燃易爆,若在家中长期存放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必须妥善处置。家庭存放有危险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品,普通居民家中不适合存放。万一发生煤气泄漏或电线短路等意外,烟花爆竹就会成为"炸弹"。此外,烟花爆竹中大多含有氯酸钾,极易因受潮聚热而引发自燃,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5.
噪声过强的工作 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长期工作、生活在70~80分贝的环境中,就会影响生育功能.尤其是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环境中的男性,会产生性功能紊乱,不射精或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不液化等,甚至可引起不育症.  相似文献   

6.
<正>工作中接触噪声而导致听力损伤,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职业危害。大多情况下,噪声不会马上对人的听力造成伤害,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但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如果经常出现耳鸣,在嘈杂的环境中沟通困难,看电视或者接听电话需要提高音量,与人交谈时经常请对方重  相似文献   

7.
应激 ,是机体不适应环境产生的反应。由职业活动引起的人体应激反应称职业性应激反应 ,它虽然不像生产环境中由生物或理化因素而引起的特殊职业病 ,但却能引起人体一系列不良反应 ,严重危害职工健康。西方国家把这种应激反应看成是一种新的世纪病。职业性应激反应有哪些表现 ?一般表现为抑郁、焦虑、急躁、疲惫 ,对本职工作感到厌倦等。长期处于职业性应激状态 ,可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 ,免疫功能下降 ,导致各种身心疾病 ,使失眠、消化性溃疡、哮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甚至诱发心肌梗塞。长期职业应激还能引起人的行为改变 ,表现为吸烟…  相似文献   

8.
1.长期久坐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现象,造成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因此,长期久坐的人更容易出现乏力、困倦、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长期久坐由于保持同一姿势,因此身体更容易出现腰酸、腿软、头晕、脑胀、脖子僵硬等问题,而久坐的人发生颈椎疾病或腰椎疾病的概率也会比经常运动的人高.  相似文献   

9.
<正>检查要点51将每位劳动者的工作高度调节到或略低于肘关节的水平原因简析将手的工作位置设置在合理的高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疲劳程度。对大多数操作者而言,最佳操作高度是在肘关节水平附近。如果工作台过高,劳动者的手臂也会抬高,其颈部和肩部就会变得僵硬和疼痛。劳动者无论以立姿工作还是以坐姿工作,均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工作台高度过低,劳动者工作时应向前弯腰,因而易腰背痛,以立姿工作时更为严重;以坐姿工作时,长期在过低的工作高度工作,会导致肩  相似文献   

10.
赵琳 《劳动保护》2003,(5):56-57
笔者在和一些安全员长期接触过程中,发现有些安全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抱着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有的人不愿干安全员,觉得费力不讨好。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班组安全员有“五难”,这或许是导致有些人怕当安全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不少城市(包括福州)在交通管理上倡 导"三让"文明行为,这是令人欣喜的。 机动车与行人相遇,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是"人让车",而不是"车让 人"。不言而喻,车应该让人,人也应该让车。出国访问, 走在大街上,我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正在行驶的机动 车,遇到前面有人横穿马路,便放慢速度,让人从容不 迫地走过去;或有人(特别是老人)要过马路,看到机 动车来了,他们举手示意车开慢些,这时,车便会减速, 甚至停住,让行人先通过,既安全又讲文明。显而易见, 在他们的观念里和行动中,行人与车辆相遇时,首先, 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12.
油漆工长期接触的低浓度甲醛和苯,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人的神经和造血系统,甚至还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大量医学检查证实,油漆工患肺癌和膀胱癌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脑袋的。许多电视节目显示,军人和警察戴得最好,能按规定系好安全带。但许多戴得不够规范,使人看得毛骨悚然。例如,上级领导下到工地视察,连同大群陪同的地方官员、企业老总,甚至连工程师的安全帽大多只是罩在头上而没有系好安全带的,这就使人感到困惑。上班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老总和工程师是企业,领导有管安全的责任,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如果说,有的老总可能会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但工程师应是百分之百的行家,他应该及时提醒甚至应亲手帮领导系好  相似文献   

14.
激烈的竞争,需要我们全力以赴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许多人都有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意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经历,有人甚至长期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经大量研究,开出了简便可行的健康处方。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事故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安全生产中起决定因素,而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保持人的安全行为,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是现成的,必须进行长期不断的培养。安全意识的培养分为作业前上岗培养以及现场作业的培养。本文将针对现场作业的场景从劳动保护、设备和工具、作业程序和环境整洁、人的站位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自我培养并建立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人是一个恒温的生物体,人体的核心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偏离该温度轻则会使人感觉不舒适,重则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在人类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大多和人体所需要的温度范围不一致。冬天,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低可达-30℃~-40℃。在一些需要低温的工厂,例如冷库等.也  相似文献   

17.
淮安清江浦区辖区内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基本是小微企业,二十多人甚至是十多个人就组成一家企业。这样的企业,年利润甚微,且大多没有专职的安全员,即便有安全员,其专业能力也不高。为此,清江浦区应急管理局将辖区内的黄码镇作为试点,建立专职安全员制度,创新开展了“X合一”联防联控专职安全员试点。  相似文献   

18.
腰痛开支巨大 在美国,三个人中就有两个(通常在20岁至50岁期间)腰痛。有些只是轻度扭伤,很快就能治好;另外一些则是慢性腰痛,在好些年内不时发病。有人在工作时发病,有人在家里得病。 美国每年为职工腰痛背痛所化的医药费和补助费高达几十亿美元,是工业上最大的开支之一。在英国,每年因腰痛所损失的工作日达1,320万个。 为什么会腰痛 美国大部分腰痛的工人,都埋怨他们所干的那一行。 美国柯达公司的专家调查了二千多名有严重腰背痛病的人,查出70%的患者患病的根本原因是椎间盘的退化。这种退化由于工作紧张或受伤而加快加重。 美国一家保险…  相似文献   

19.
正有限空间作业最常见,却也最危险。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估算,每年有200万美国人进入有限空间。人们虽早已制定法规,但部分国家的相关重伤事故和死亡人数仍在增加,有些地方的数据甚至20多年未下降。长期的停滞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做的是否已足够,或者狭窄的审视视角是否妨碍了我  相似文献   

20.
我队是一个拥有1300余人的综合地质队,长年在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区流动、分散作业。从1966年建队到1985年的20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177起,重伤42人;死亡2人。分析历年工伤事故统计资料发现:工伤事故多为物体打击和起重伤害;钻探生产是工伤事故最多、最严重的作业(见附表),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和机器工具伤害大多发生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从伤害部位来看,大多为手部、头面部的局部和腰扭伤事故,多部位同时伤害大多是坠落事故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