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之追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自然教育历程追索(一)自然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根据文献资料和个人思考,追索自然教育的起点如下:人类来自于自然,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不断积累和传承关于自然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教育史。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学校就产生了。可以认为,自然学习或自然研究(Nature Learning or Nature Study),在学校中一直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之一。Joy A. Palmer在其所著《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中指出,环境教育的提出与  相似文献   

2.
4.人对自然作用的机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用文化方式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用文化改善自己在自然界的状态.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主要机制.人的作用成为自然界发展的新的机制.这里人的力量不是由人的生物量(或体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意识和智慧决定的.人的意识和智慧之所以成为重要力量,就在于他能够调动自然界的其它力量,发挥自然界的力量为人的目的服务.社会文化的发展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仅仅起着引导作用。是学生积极实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参与,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往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现在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教师不能把他们看作是知识容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数学技能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利用学习方法学会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4.
<正>"探究—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主动探究对知识进行体验,主动感受知识中蕴含的情感、观念,这种方式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体验更加深刻。在新课标的实施下,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的灌输进行学习,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这种方式就是"体验—探究"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究和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发,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快乐中探索,在收获中体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7,45(11)
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在快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接连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必须要扔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而研究如何用这种先进的文化影响和教育少年儿童是目前小学教育尤其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成人的许多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于童年时期,对儿童进行生态教育,有利于他们接受生态学所提出的价值平等、世界多样化等先进思想和理念。生态文化有物质和心理两个层面。优美的自然环境、感人的文艺作品、典型的人物形象等,不…  相似文献   

7.
<正>(1)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氛围。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感受到自身被接纳时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师应致力于在学生中培养具有包容性、平等性以及凝聚力的良好人际关系,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多样性,将课堂文化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2)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性的思考和行动。学生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积累知识是一种进步,然而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自身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包含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结果,还包含着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丰富情感体验和道德精神。知识对学生主体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独特价值,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知识学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激情,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产生兴奋感及成功感"。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构建高效学习的平台,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生态意识——一个新的文化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本来就具有反生态的性质。强大的工业文化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它已受到文化反生态性质的制约。工业文化的弊端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态意识既是一种悟性、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具有永恒意义的文化命题。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价值标准观的转变,它采用多样性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了从单目标向多目标、从自生向共生、从因果观向网络观和从驾驭向调节方向的转变,这场转变是人类思维领域里的一次真正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以勤动脑、勤动手、主动探索实践和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利于学生乐于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相互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深刻理解知识并自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他们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探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探究性学习的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出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游戏活动。陈鹤琴曾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这指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影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积极创设一种自然、宽松、便于幼儿相互交往的空间,来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我们以自主游戏场所——"嘟嘟城"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和类型,对自然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佛教实相论对自然问题的回答,是比较特别的,也为很多人所忽视或误解。通过对比分析佛教实相论对自然的来源、自然的构成、自然的规律、人类与自然关系等的看法,能深入系统地揭示佛教的"自然"思想。由此亦可更细致地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哲学史中的境界论和本体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一步步地向前迈进,现代化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尤其是自然学科。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环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环境文化的产生及基础 所谓环境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是实施这些手段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习俗的综合体。 我们知道,环境保护是对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活动进行补充和限定,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因此,环境文化也在人类环境保护实际活动的基础上产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它存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领域近几年开始提倡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从狭义上是指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的本质在于改变传统的以"受教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恢复力与可持续发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增强适应能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在以往的自然资源政策上逐渐暴露出了两个带根本性的错误,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环境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需要进行一场全球性的重大改革.第一个错误是毫无保留地假定生态系统对人类利用所作出的反应是呈线性关系、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第二个错误是认定人类社会与天然系统可以分别对待,不必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然而,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天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是以非线性方式运行的、在其动态运行过程中均有其显著的极限,而且,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表现为一种紧密相联的、复杂的且不断演变的综合系统.本文是代表瑞典政府环境咨询委员会编写的一份报告的摘要,这份报告是作为向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献礼的论文而撰写的.从概念上说,恢复力是一种能缓冲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学习知识和求得发展的能力,我们将它作为在一个纷纭复杂、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是否真正懂得如何维护和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参照标准来使用.在社会、生态综合系统中,有两种有用的工具可用来提高恢复力,一种是结构严谨的工作方案,另一种是积极的适应力管理.这两种工具都需要而且有助于形成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具有灵活开放的组织机构和多层次的监管体制,允许学习适应力方面的知识和提高适应力但又不妨碍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20.
"碳",一提到这个字,想必大家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一种黑乎乎的物质,稍有点化学知识的人会更进一层知道它的化学符号:C,原子量是12.01,甚至知道金刚石——这种目前为止人类所知道的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也是它的一种存在形式,不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