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蚀加工的安全措施万其山(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电蚀加工(即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火花放电对导体材料的定向电蚀现象,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电蚀加工设备由脉冲电源及控制系统机床和工作液装置三部分组成。电蚀加工包括:穿孔、成型、切割、磨削、研磨、刻字...  相似文献   

2.
任东 《安全》1994,(6):12-14
电蚀加工(即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火花放电对导体材料的定向电蚀现象,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电蚀加工设备由脉冲电源及控制系统、机床和工作液装置三部分组成。 电蚀加工包括:穿孔、成型、切割、磨削、研磨、刻字、强化等加工。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火花模具加工机床和线割机床,尤以中型和中大型模具电火花加工机床最有代表性。下面从电蚀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3.
电蚀加工(即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火花放电对导体材料的定向电蚀现象,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 图1是电蚀加工原理示意图。电蚀加工设备由脉冲电源及控制系统、机床、工作液装置三部分组成。 电蚀加工包括:穿孔、成型、切割、磨削、研磨、刻字、强化等加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火花模具加工机床和线切割机床,而以中型和中大型模具电火花加工机床最有代表性。下面从电蚀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脉冲电源、机械运动噪声、工作液等几个方面叙述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安全措施。 一、电蚀加工的物理化学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措施。 电依加工的…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相变换热器技术在荆门石化CFB锅炉上的应用情况。相变换热器技术利用相变传热的原理将被加热介质(如空气、水)的温度适当地提高,被预热的介质可以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它使排烟温度和换热器壁温保持相对稳定,处于较高的温度水平,远离酸露点的腐蚀区域。改造后锅炉排烟温度可降至较低的温度,既防止低温腐蚀,又可实现低温热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电站锅炉排烟温度的特点以及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总结了电站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和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的解决办法。针对某300MW电站锅炉热力试验得出了过量空气系数与排烟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排烟温度应达值的概念,对电站锅炉的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锅炉节能要求日趋严格,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尾部低温受热面腐蚀严重。本文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研究燃料类型、过量空气系数以及燃料含硫量对酸露点温度的影响,确定燃料含硫量对酸露点温度影响最为明显,硫元素含量下降2%,酸露点温度下降30℃以上。因此,燃料脱硫与防腐材料的合理利用,可以在保证合理的排烟温度和锅炉条件下,避免低温腐蚀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尺寸实验对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主要测量了火源功率和大空间内的烟气温度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大空间内烟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了机械排烟控制下不同火源功率的大空间内稳定的烟气层高度.根据Heskestad羽流模型计算了烟气生成速率,与机械排烟速率比较得到了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夏季大空间中,当火源功率不是很大时,大空间内外的温差使得外界补充进来的空气和火灾生成的烟气更加容易发生掺混,导致机械排烟的效率大大降低;按照规范规定的6次换气率进行排烟,在实验的300~1 000 kW的火源功率范围内,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约为30%.火源功率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气与烟气的掺混,机械排烟的效率略有提高,但是提高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高架仓库发生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应用涡团耗散模型对机械排烟模式下仓库火灾烟气的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讨论了不同时刻系统不同截面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易挥发物质的燃烧非常剧烈,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系统温度的最大值发生在空气入口附近;持续燃烧2s后温度最大值发生在燃料储存罐周围。机械排烟设备的启动使大量高温烟气导流至室外,烟气出口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确定度分析原理,构建反平衡法工业锅炉热效率快速检测不确定度分析数学模型,并采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某一燃煤锅炉的热效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影响反平衡法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_(net,v,ar)、过量空气系数α_(py)和排烟温度t_(py),据此提出了降低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某化工公司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后出现的过热蒸汽超温、排烟温度偏低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锅炉进行针对性改造,使锅炉的蒸汽温度、排烟温度都达到了要求,为处理锅炉类似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的尾部低温烟气的热源来提高锅炉给风温度,降低排烟温度的换热设备。以往工业锅炉一般都采用铸铁省煤器.钢管空气预热器。运行实践表明,钢管空气预热器和铸铁省煤器都存在着低温腐蚀和易积灰的问题。而新型铸铁空气预热器是能够克服老式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缺点的一种新型换热设备。  相似文献   

12.
管式加热炉排出的高温烟气夹带大量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可以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以目前常用的烟气直接预热空气和烟气间接预热空气两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对烟气预热器的结构、排列方式进行改进,降低管式加热炉的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耦合装药下不同介质对爆破块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对空气和水作为耦合介质时的爆破块度大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室内爆破模型试验,对模型试验的破碎块度进行筛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气不耦合装药相比,水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利用率更高,爆破破碎块度较小,更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当不耦合系数为1.67时,空气和水耦合介质下爆破块度的K50,K80和大块率3个评价指标都为最小值;且在R-R块度分布函数中,块度分布特征参数x0与块度评价指标成正比。将试验结果应用于路堑光面爆破,对改善爆破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从数值模拟角度对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运动进行了论证分析,以确定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使其达到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文中分析了可能的火灾场景并利用经验公式初步估算比赛大厅所需的排烟量为47.7889万m3/hr,然后通过CFD模拟的方法对排烟量为40万m3/hr、35万m3/hr、25万m3/hr和20万m3/hr,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补风通过空调送风系统反转实现)时的烟气运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烟气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灾产生的烟气能够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且上部烟气的温度比较低,不超过60℃,在排烟量不小于25万m3/hr的时候,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能够被控制在能够对人员产生危害的高度以上.因此,本文最终的烟气控制系统的排烟量选择为25万m3/hr,补风量选择为12.5万m3/hr,能够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弹簧钢丝需将钢丝加热到930℃~960℃,再浸入450℃~500℃的液态铅槽内冷却约14秒钟。而在温度为400℃~500℃的情况下,液态铅产生大量的铅烟、铅尘逸散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此大连钢厂钢丝分厂自行设计和安装了一套铅浴排烟、尘设备,采用HNMB-5型和HNMB-7  相似文献   

16.
高架仓库火灾烟气运动和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哈尔滨某纺织品仓库的实际尺寸建立几何模型,应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机械排烟模式下仓库火灾的热释放速率、温度流场、能见度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火灾的发生发展、火场温度分布、烟气流动状况及其组分浓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机械排烟可以将烟气控制在8m以上的空间内,有效地抑制烟气向仓库下部扩散,使仓库内的温度和能见度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研究成果可以为合理地设计大型高架仓库的防排烟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0台煤改气、煤改生物质工业锅炉进行了能效测试,从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炉体外表面温度、CO含量及锅炉热效率方面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基本完毕;锅炉平均排烟温度为181.9℃,总体趋稳;过量空气系数超标严重,仍有80%超标;炉渣含碳量略有下降;炉体外表面温度平均值为45.1℃,保温措施一般;燃煤/生物质锅炉平均热效率为75.71%,燃油/气锅炉为88.16%,热效率基本持平;燃煤/生物质锅炉漏风严重,影响热效率提高;总体负荷率偏低,燃煤/生物质锅炉平均只有50%。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烟气在地铁车站隧道内的蔓延特征,及在车站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车站公共区通风排烟系统联合排烟情况下烟气控制效果,在一地铁车站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研究了车站隧道顶部横向排烟作用下的烟气扩散规律,及烟气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屏蔽门开关状态下烟气与空气的卷吸混合特性,及区间风机的气流组织对通风排烟的影响.实验结果对于地铁车站隧道火灾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利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分别对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作用下的中庭火灾烟气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自然排烟口的面积分别为中庭地面面积的5.6%、11.3%和22.5%,机械排烟量分别为43182m3/h和102000m3/h,同时改变机械排烟口的位置。通过对比各工况下的竖向温度分布、中庭内温度场、烟气层界面高度来判断不同工况下的排烟效果,并计算得到了相应排烟效率来判断各排烟模式下的排烟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庭内的温度和排烟效率都随排烟量的增大而减小,自然排烟的排烟效率最低,仅为17.9%~21.3%,机械排烟量43182m3/h时的排烟效率最高,可达4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从数值模拟角度对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运动进行了论证分析,以确定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使其达到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文中分析了可能的火灾场景并利用经验公式初步估算比赛大厅所需的排烟量为47.7889万m^3/hr,然后通过CFD模拟的方法对排烟量为40万m^3/hr、35万m^3/hr、25万m^3/hr和20万m^3/hr,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补风通过空调送风系统反转实现)时的烟气运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烟气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灾产生的烟气能够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且上部烟气的温度比较低,不超过60℃,在排烟量不小于25万m^3加的时候,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能够被控制在能够对人员产生危害的高度以上。因此,本文最终的烟气控制系统的排烟量选择为25万m^3/hr,补风量选择为12.5万m^3/hr,能够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