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二级模糊评判模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二级模糊评判模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弥补了用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只可评价各点位环境质量状况的不足,是一种新的环境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效果良好,方法实用.  相似文献   

2.
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是以生物对环境污染的表现为基础的.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包括环境指示生物的选择,环境质量生物评价指标的确定和环境质量分类等3个步骤.论述了环境污染的生物表现,提出了选择环境指示生物的原则,给出了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的3类指标,建立了环境质量4级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江苏省决定从2007年起建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级考核制度。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票否决”指标,也是衡量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监测统计工作已开展3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地区上报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以及省环保厅的抽查结果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浙江沿海赤潮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密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1 ] 。近年来 ,我国沿海近岸水域赤潮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生产和海洋环境质量。1 浙江沿海赤潮状况浙江沿海 ,包括 2 7°1 0′N~ 2 9°  相似文献   

5.
郭琳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4):249-250
“绿色食品”这项由农业科学、环境保护科学、营养科学、食品卫生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诞生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在极短时间内就已成为国民关注的热点,它的开发必将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光辉前景。本文简要阐述绿色食品的开发及环境监测在该项开发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绿色食品环境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绿色食品随着社会的前进,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环境被污染了,截止1992年底我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面积达9.999X10’ha,草原退化面积达8.999X10’ha,82%的江河、湖泊受污染,两千八百多公里的河段鱼虾基本绝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兰州市1989-1991年环境综合整治定理考核,动员了社会各方向力量重点解决了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对三年的环境综合整治荼进行了定量和科学评价,使环境管理迈向科学化管理轨道,从而使环境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揭示出新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迄今,国内研究较多、应用较广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环境质量指数法。指数评价方法虽有其优点,但存在两个缺陷。其一,容易掩盖单个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二,用指数值对环境质量分级,其分级的依据不足,分级的意义不明确,难以与环境质量标准的分级相对应。因而降低了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结论对环境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环境规划、立法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是环境保护的耳目,也是衡量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是由其目标一致性所决定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都是由于人类对提高环境质量要求而产生改造环境的行为,其核心与目标即围绕环境质量保护环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是环境管理的需要,也是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江苏南通某乡镇土壤铅的污染以及水稻对土壤铅的吸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与稻米铅污染严重。通过盆栽实验建立了水稻对铅的吸收积累及评估模型,提出了符合该地区大米安全生产的土壤铅临界含量值,为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实例。同时结合国内外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提出无污染农产品对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变化,建议制/修订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值。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由现行的250~350mg/kg改为80mg/kg。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环境问题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江苏省水体和饮用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水文地质和土壤环境问题、沿海环境质量、生活和居住环境质量、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个人行为等特定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恶性肿瘤现状和流行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哈尔滨市建立了以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网络中心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近日 ,哈尔滨市站根据 3年来对 89项指标的调查和监测 ,编写完成了《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报告》。该报告全面地论述了哈尔滨市 7区 12县 (市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自然资源状况 ,对灌溉用水、农田土壤、农田大气以及农作物做出系统评价 ,对该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分析 ,提出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推广生态农业及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建议。哈尔滨市站编写完成《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相似文献   

12.
基于PCA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十二五"期间环境综合分析的发展方向。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借助SPSS软件,对山东省某市2003—2008年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远优于二级标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对大汶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寨子桥、东周水库和王台大桥3个监测断面水质较好,角峪和大汶口监测断面的水质较差,有机污染物是造成大汶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均与实际拟合度较好,PCA法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有关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监督职能问题,通过十多年来广大环境监测科技人员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日益被人们所确认.尤其是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确定了“环境监测面向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环境监测基本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科学地阐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有人比喻是环境保护的两只手:一是对环境质量的技术监测与监督;一是对环境质量的行政法制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二者共同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对环境管理与综合决策的重要性,分析了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阐述了新时期对综合分析工作的新要求,从创新理念、主动服务、收集信息、强化手段、健全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做好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服务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质量参量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建立了能反映环境质量水平的3层指标,从大气环境参量、水环境参量、固废环境参量、噪声环境参量、生态环境参量5个方面以及综合性指标环境质量参量为基础,比较分析了代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和陕西2003—2008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各地的环境质量水平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上海和广东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较高,辽宁这一重工业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6.
张永录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3):166-168,188
通过对新疆著名旅游城市吐鲁番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景观生态环境等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及建议,为吐鲁番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质量监测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对某一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对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以环境质量监测为基础,通过征求专家意见确定了能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特性的指标及其权重,建立了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用此综合评价体系对四川省6个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简单、方便、适用性强且易于操作,为科学地评价和考核区域环境质量提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村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对于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十分迫切。通过对典型区河横村环境质量的研究,提出农村环境质量指数,用以表征和评价农村环境质量,并提出了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及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西部某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为研究对象,在采集2010年该区域声环境质量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经完善声环境质量相关属性数据及定量化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该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网格样本进行统计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分为3类较适宜,结合相关类别声环境网格空间中其他属性的定量特征,探讨了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入考察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规律,需要比较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及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环境的变化轨迹。对江苏省1996年以来,尤其“十五”期间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及资源消耗等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经济投入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