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前言电绝缘鞋作为个体防护装备中足部防护部分的重要产品单元,其执行标准GB12011-2000《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已由GB12011-2009《足部防护电绝缘鞋》替代,这是继《足部防护安全鞋》、《足部防护防护鞋》、《足部防护职业鞋》替代《保护足趾安全鞋》、《防刺穿鞋》、《耐油鞋》之后,新修订的个体防护装备鞋类标准。  相似文献   

2.
梅灿华 《劳动保护》2006,(12):84-86
电性能防护鞋是个体防护装备中用于保护足部的防护鞋,包括防静电鞋、导电鞋和电绝缘鞋,可预防静电伤害和触电伤害。  相似文献   

3.
1 标准任务的来源 根据2016年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对GB21148-2007《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鞋》、GB 21147-2007《个体防护装备防护鞋》、GB 21146-2007《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GB 12011-2009《足部防护电绝缘鞋》4项标准提出整合修订,并继续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 2017年12月...  相似文献   

4.
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是避免或减轻工作人员在生产和工作中足(腿)部伤害的必要个体防护装备。AQ/T6108-2008《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标准,在帮助企业如何正确地选择、使用和维护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等专业鞋方面,给出了很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电性能劳保鞋是个体防护装备中用于保护足部的防护鞋,包括防静电鞋、导电鞋和电绝缘鞋,可预防静电伤害和触电伤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欧盟、美国等国家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查,针对受限物质的管理制度,分析了化学品管控上的要求;对比国内、外法规和标准对受限物质的限制要求,总结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标准的差异,探讨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的化学安全性,阐述了对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标准体系及标准的看法,提出了建议。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和完善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鞋靴的有害物质限制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6日~27日,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在广州举办了新颁布国家标准宣贯会,对GB21148—2007《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鞋》、GB21147—2007《个体防护装备防护鞋》、GB21146—2007《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GB/T20991-2007《个体防护装备鞋的测试方法》等四项国家标准进行了宣贯。参会的有来自全国11个省份和直辖市的质检机构代表及来自全国20个省份、直辖市和地区的生产企业代表。广州职安健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和天祥(广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宣贯会提供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生产中,足部可能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伤害,选择合适的足部防护鞋(靴)至关重要。在机械、冶金、建筑等行业的生产或施工过程中,常有铁钉、锐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上,这样会刺伤足部,所以防刺穿鞋在以上行业是足部防护的必备用品。按照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21147—2007《个体防护装备防护鞋》的规定,防剌穿鞋穿透鞋底所需的力不应小于1100kN。  相似文献   

9.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于2005年8月10日在广西北海召开。《中国个体防护装备》编辑部在大会上作了工作汇报,以下是发言全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国家和省、市、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对个体防护装备的需要,本刊将扩大《国内外个体防护装备新秀》栏目,义务为新研发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1.
在澳大利亚为,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NOHSC)。这个委员会不仅负责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而且负责职业健康的保护和管理。全国七个州均设有相应机构、垂直管理、体制独立。  相似文献   

12.
就广告牌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关键参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着重就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薄膜结构褶皱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薄膜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膜材不具有弯曲刚度 ,不能承受面内压应力。当外荷载产生的压应力超过结构的预拉应力时 ,薄膜结构将产生局部屈曲 ,即褶皱。褶皱的出现会对膜结构的美观及受力性能造成影响 ,甚至会造成膜材破坏。由于薄膜结构褶皱机理的复杂性 ,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 ,笔者首先概括分析了国内外膜结构褶皱分析方面的主要成果 ,并提出采用修正的本构矩阵方法 ,来分析处于褶皱状态的薄膜结构 ,结合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赵丽丽 《林业劳动安全》2012,25(3):15-17,31
林场管理经济效益提升需要从具体工作做起,需要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坚持走林场产业化发展道路,把林场生态资源分配好,优化各种产业链条,推动林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林场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好科学管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符合林场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林场管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促进林场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推行OHSMS过程中管理责任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建立 HSE(健康、安全、环境 )管理体系的实践 ,归纳了在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OHSMS)过程中运用管理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根据领导科学和安全科学理论 ,采取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论述了推行 OHSMS过程中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必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晓讷 《劳动保护》2006,(10):12-15
在全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暨小煤矿群众安全生产现场会在贵州省盘县召开之际,记者就“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和近年来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采取的措施和进一步的工作思路,采访了张鸣起书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assumptions can b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mmitments of professionals to their profession and to the employ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for other work attitudes. Two of the basic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are examined and their viability tested on a sample of 1206 accountants. One formulation assumes inconsistency between commitments leading to a commitment dilemma, the other assumes congruity between them. The findings point at the latter formulation as the more viable one, and suggests minor modifications in it to improve its fit with the dat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need to compare competing model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oretical clarity and consistency.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路基中正融土斜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斜坡稳定性问题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极地地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出了高原地区斜坡稳定性课题。目前,常用的有5种正融土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均以极限平衡法为依据。根据分析认为,Pufahl[1]的分析方法比较适合高原地区的正融土斜坡稳定性。该方法认为,冻土斜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土中的孔隙水压力。水压力包括以下3个主要方面,即渗透压力、由自重引起的固结压力和融化固结引起的固结压力。笔者利用非饱和理论,引用孔隙水压力P1和孔隙气压力P2表达在冻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提出用相应的冻土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氨氮作效果的跟踪监测,较系统地对影响硝化处理效果的环境湿度、源水氨氮浓度、两类硝化细菌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的差异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工程的运行参数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推进的困难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民  梁达  秦跃进  李文  张晓风 《安全》2008,29(9):29-30
2005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在全国开展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下称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四川、山东、江西等几个省市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也获得了一些经验。笔者作为四川省危化品从业单位标准化考评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在推进这项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与大家共享,亟以推动全国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