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铁、锰、铝土矿、高岭土,稀有金属砂矿等工业矿床的形成,均与风化壳的形成过程有关。在风化壳内也富集铀。风化壳可分出若干相类型:山地的高(分割开的)准平原、低准平原(丘陵平原)和洼地平原。风化壳相类型的形成,受岩石风化时期的岩石成因类型和地形条件所制约。  相似文献   

2.
氟通常在岩浆结晶作用晚期浓集于残余的流体和蒸气中,所以它富集在花岗岩和碱性岩里。这种浓集和由此造成的富集乃是氟始终以痕量或少量及大量存留于几乎所有类型矿床中的主要原因。因此,许多矿床都有正的原生氟晕。在最近几年里对氟的迁移,对用氟值作为氟矿床和氟在其中是伴生元素的矿床的指示剂等一直在进行大量的工作。本报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的氟,以助于矿床的勘探。  相似文献   

3.
前人对贵州第四纪碳酸盐岩风化壳红粘土已经进行大量的地球化学研究,但贵州东部大片的新元古界浅变质岩分布区第四纪风化壳地球化学至今尚未被研究。作者以从江大融砖厂新元古界浅变质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的微量元素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发现风化壳剖面具有与碳酸盐岩风化红粘土类似的特征,即上部发育褐铁矿层,底部富集Mn、Co、Mo、Cd、Cs、Ba、Tl、Pb等元素,pH值的增加对多种微量元素沉淀富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母岩微量元素含量背景值低及岩石节理发育可能是研究剖面微量元素含量整体表现为亏损特征的主要原因。利用SPSS软件对大融砖厂风化剖面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根据其相关性大小划分为四类。在聚类过程中,突出地表现出一条原则,即为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活动性相似的元素往往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氟是人体必需元素,但过量的氟摄入影响人体健康。本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地区为例,通过该地区典型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共177个代表性样点取样分析,摸清了该地区农业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状况,探讨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溶性氟在0.22 mg/kg~4.57 mg/kg之间,平均值为1.74 mg/kg,变异系数高达50%。潮土中水溶性氟含量最高(1.86 mg/kg),其次是水稻土(1.76 mg/kg),棕红壤(0.55 mg/kg)水溶性氟含量最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在pH值低于7.5时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旱地与草地土壤的水溶性氟含量随着有机质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高氟含量的形成与当地的母质主要为冲积母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并与实验室(LAB)分析结果对比,判定了20种元素分析结果的质量等级,探究了检测时长和粒径对精密度的影响,在pXRF中构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模式,评估了pXRF对该类土壤分析的适用性。主要结果为:1)整体上,pXRF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有较好的分析能力;2)检测时长为120 s时能够兼顾精密度与检测效率;3)粒径从10目减小到200目时,Cu、Nb、Ba、Ce和Th的数据质量等级得到提高,其余15种元素不受影响;4)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模式显著提高了pXRF对同类土壤的分析能力,但对碎屑岩和玄武岩的风化壳土壤适用性低。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类型丰富,异质性大,单一检测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分析工作,亟需针对特定类型土壤构建检测模式,提高分析精确度,充分发挥pXRF的优越性能,助力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分析工作。同时,本文还为优化pXRF分析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探讨了海水、大气化学演化与沉积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的关系。依据模拟实验结果提出了大气的化学组成制约着风化淋滤作用的性质和向海盆提供矿质的能力;海水pH、Eh值的波动演化规律制约着海水中矿后的富集、分异和沉淀成矿的过程;海水化学环境的波动制约着沉积作用的旋回性和成矿作用的继承性;关于地史中海水、大气的化学环境变化与大型和超大型沉积扩床成矿的关系以及在一个盆地中为什么形成了这种矿床而不是另一种矿床,不仅与成矿本身的火山-沉积旋回有直接关系,还与成矿前的一系列火山-沉积旋回有直接关系。海水、大气化学环境的历史演化过程还控制着沉积矿床的成矿类型和成矿规模的演变,因此用海水、大气化学演化规律不但可以认识各种矿床的成因,还可以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很多类型的沉积矿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14-220
安徽庐江钟山铁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安山角砾岩、粗安斑岩(隐爆角砾岩筒)中,矿石类型为赤铁矿石和磁铁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采矿过程中收集的地质资料,总结并论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过程、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等,这对在庐枞火山岩盆地寻找同类型铁矿,扩大钟山铁矿床的铁矿石资源量具有一定意义,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池州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矿集区,属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矿床。文章研究了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床的找矿潜力,按照成矿缺位理论,预测了不同类型矿体的找矿方向。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区具有寻找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的前景,"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的深部找矿思路和工作方法对该矿区及周边地区寻找盲矿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粤北城口-九连钨多金属成矿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北城口—九连钨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北西向半隐伏—隐伏构造岩浆岩带和海西期隆拗过渡带。钨成矿与燕山第三期、四期花岗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岩体同位素年龄97.5~157 Ma。钨矿化类型复杂,其中石英脉型钨矿是主要矿床类型。根据该成矿带钨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信息,目前除寻找石英脉(带)型钨矿外,还应寻找蚀变花岗岩型和矽卡岩型钨矿。  相似文献   

10.
环境地学     
X144 9500056中国主要类型土壤若干重金属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区域分异的影响/夏增禄〔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声土壤学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1994,31(2)一161~168环信S一4 通过八年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壤区域、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土壤pH、碳酸盐、有机质等因素对Cd、Cu、Pb、A、四种元素土壤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区域分异的影响,其中以土壤pH值和土壤类型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Cd和Cu的土壤临界含量、环境容量和土壤pH呈负相关性,并随土壤类型由北到南的分布而减小。土壤As的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随土壤pH增大和土壤类型由南到北的分布而增…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砷的原子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土壤粉末均匀稳定地悬浮于0.15%~0.2%琼脂溶胶中,采用悬浮样品直接进样,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其砷含量。以柠檬酸—NaOH缓冲液控制试样pH4.7,测定As~(3+);以HCl、KI和抗坏血酸还原As~(5+)为As~(3+),测定总砷量;用差减法求得As~(5+)含量。方法应用于测定不同类型土壤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6%,回收率为85%~10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湘江流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在大面积采样调查基础上,用地球化学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了湘江流域Pb、Cu、As、Hg、Cd和Ti等元素在岩石、土壤及湘江水体中的背景值,并用地球化学方法勾绘出湘江干流流域岩石中Pb、Cu、As、Hg、Cd、Ti和pH值等含量图和趋势面图以及浅层地下水中Pb、Hg和pH值趋势面图。阐明了整个流域中上述元素含量均在区域背景范围内。高含量区是局部的。流域中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是良好的。此外,还用地球化学、地下水渗透模拟试验等方法论证了金属元素从岩石(或矿石)—土壤—地下水中溶出迁移机理,得出天然地质体中金属元素直接溶于水中的量甚微、湘江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正> 索鲍林矿床位于共青团锡矿区的北部,属于锡石-硅酸盐建造,大体上与文献中详细描述过的该区其他矿床类似。但是,在研究索鲍林矿床的过程中揭示出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构造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寻找该类型矿床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不同母质发育土壤Cd环境行为对水分管理模式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敬  李欣阳  文沙  蒋凯  龙坚  彭佩钦  侯红波 《环境科学》2020,41(7):3418-3425
为探明不同母质发育稻田土壤Cd环境行为对水分管理模式变化的响应差异,通过不同的水分管理模式(长期淹水、湿润灌溉和干湿交替),在3种外源Cd水平下(0.5、 2.0和5.0mg·kg~(-1)),对2种母质发育稻田土壤(黄泥田和麻砂泥)进行培养试验,分析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值)、pH值、土壤溶液Cd含量及土壤Cd赋存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发育土壤pH值和Eh值对水分管理模式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土壤pH值变化率分别为长期淹水:-2.61%(黄泥田)和2.25%(麻砂泥),干湿交替:-1.96%(黄泥田)和0.52%(麻砂泥),湿润灌溉:-4.08%(黄泥田)和-0.52%(麻砂泥), 2种母质土壤Eh值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2种母质类型土壤溶液Cd质量浓度随水分管理模式变化规律一致,且该质量浓度麻砂泥高于黄泥田,其均值分别为:1.03μg·L~(-1)(黄泥田), 1.07μg·L~(-1)(麻砂泥);水分管理模式对不同母质发育土壤中有机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Cd含量影响不显著,长期淹水会促进Cd向残渣态转化,且在黄泥田中这一促进作用比在麻砂泥中强.因此,在应用水分管理调控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过程中,需根据土壤母质类型区别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超基性岩建造中,业已发现了许多大型磷矿床和稀有元素矿床。世界上有许多含铌和稀土元素的矿床与碱性超基性岩建造中的碳酸岩及其风化壳有关。在含烧绿石和稀土元素磷酸盐矿物的矿石中,钪-稀土-钇-铌含量已达到工业品位,从而成为一种新的矿床类型,因此研究它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地壳中,铁的丰度仅次于氧、硅、铝而居笫四位,并以多种价态存在。铁在自然界能被氧化也能被还原的性质,对铁本身及有关元素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家知道,在沉积岩、表生矿床、风化壳和土壤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萤石、叶腊石、石墨等非金属矿床及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葛山坞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北武夷地区下一步寻找萤石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鼎湖山三种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鼎湖山三种森林类型土壤pH值和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三种森林类型土壤pH值在3.72~4.31之间,属于强酸性土,而且随着土壤深度增加pH值逐渐升高;土壤有机质在6.83~78.43 g·kg-1之间,有机质较丰富.三种森林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3 g·kg-1、384.15 mg·kg-1、24.86 g·kg-1,含量较高,而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4 g·kg-1、14.29 mg·kg-1、73.38 mg·kg-1,含量相对较低,各种形态钙、镁的含量也比较低.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上是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而且随着深度增加而含量逐渐减少.土壤pH值与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等养分都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之间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土壤风化速率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模拟淋溶实验测定了中国几种土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和紫色土)的风化速率,并研究了土壤pH值和降水量对土壤风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风化速度在pH≥4时随pH值的下降而显著增加,但是当pH值低于4时,风化速率却急剧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低pH值时盐基阳离子和铝离子大量溶出,过高的产物浓度限制了风化反应的进行。土壤的风化速度与淋溶速率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用淋溶液pH值和淋溶液量两个因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 a间江西省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江西省农田土壤pH总体呈酸化趋势,2010S江西省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5.24,较30 a前的5.77下降了0.53;全省酸化趋向西南,其中酸化最突出的地区为赣州市,其次是鄱阳湖周边,特别是南昌市、鹰潭市,pH降幅较大;赣北局部地区农田土壤pH有所上升。定量分析氮施用量与酸雨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施用量、酸雨强度的差异和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长期过量施用氮肥是江西省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氮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30 a间,施肥量每增加50 kg/hm~2,农田土壤pH下降0.26个单位;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且随着酸雨pH值越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