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文综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相匹配、各生态功能区空间格局导向性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的原则,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基于该方案,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研究。最后,针对"三网"绿化工程规划,对基于优化配置后的未绿化宜林牧用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和树种配置,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生态绿洲。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及其与土地优化配置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城市土地质量分类型评价,迄今研究甚少。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的理论、类别选择、因素与因子体系建立、评价基本方法和模型。从椒江等城市的实践看,土地分类评价更能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权属调整、地块分配三方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优化,案例区农业生产消耗降低了20.41%、地块平均规模增大了53.72%、户均地块数降低了34.92%,平均耕作距离减小了68.17%,可促进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对丰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解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规模之大,位置之重要,影响之深远,将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末的,因它具有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多方面的综合显著效益,对沿江地带乃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而库区的土地配置,是关系世纪之交库区建设成败的大事,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开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针对三峡库学,城市规划学和发展战略学等基本原理为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问题调控研究(续)彭珂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7121000)4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4.1强化“惜土”意识,造福子孙后代库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的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科技资源的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需要对人力、财力、物力及成果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对高校科技资源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合理扩大高校科技资源的入口规模;重视高校科技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壤质量调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环境效应已成为土地科学研究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土壤质量调查评价,探讨江苏省无锡市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壤质量调控问题. 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资源配置格局,并进一步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和土壤质量;在经济发展优先模式下,无锡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环境负荷加重,粮食产量降低,2030年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比2005年下降1.50;在生态保护优先模式下,无锡市区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压力趋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较稳定,2030年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仅比2005年下降0.57;未来土地资源配置格局应该以生态保护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为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GECM与CA+ANN模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目标动态规划方法中的逐步宽容约束(GECM)方法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系统目标,设置8个方面的GECM约束条件,对广州市花都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并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结果作为约束条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ANN+CA)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GECM是一种较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花都区2008年建设用地规模(23 097 hm2)接近于2020年的合理用地水平(28 800 hm2);②ANN+CA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与模拟,通过GECM与ANN+CA的耦合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比较符合花都区的实际情况,模拟的方案更具合理性,能实现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文章从可持结发展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含义与评价标准,分析了其实现存在的障碍,进而从认识,管理和科技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循环过程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对象依存和演化的基础。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多次转化多次利用的特点,建立以水资源转化过程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按水力联系将内陆河流域系统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按水资源转化特点和用水格局将各独立水系统分渠灌区、井灌区和渠井混灌区三个一级计算单元,每个一级计算单元由若干灌区(二级计算单元)组成。运用水均衡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一级计算单元间的水资源转化过程,分别模拟井灌区和渠井混灌区的来水量。建立一级计算单元和二级计算单元两层水资源优化模型,分别以灌溉用水效益最大和公平用水为配置目标。将一级计算单元的优化模型耦合到水资源转化模拟模型中。凉州区配置水量10.68×108 m3,金川区为2.63×108 m3,流域农业灌溉用水16.64×108 m3,占总毛用水量的75%,相比现状有大幅下降。分别采用模拟寻优和遗传算法求解两层优化模型,将水量分配到灌区,进而分配到行政区,实现水资源的流域配置和行政区配置的统一,便于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生态-经济导向的泰州市建设用地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管制不能仅着眼于总量规模控制,同时也要关注空间优化配置。但在该问题研究中,对具有市场价格的经济要素可以精确度量,而对土地利用中具有外部性的自然属性却无法准确把握;或者单纯从自然生态属性评价土地利用适宜性,对土地利用的经济属性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要素纳入一个统筹分析框架,建立建设用地配置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构建优化模型,并对2030年泰州市建设用地分布进行优化模拟。结果显示,泰州市的建设用地应向城区、县城和南部沿江乡镇集中,优化配置规模为9.36×104hm2,占市域建设用地总量的61.1%。该配置方案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适宜地区的经济潜力,并缓解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敏感空间与优质农业空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检察职能的优化配置是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检察职能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协调、运作属性不合理造成了进一步优化的困境。在坚持检察一体化、协调原则的基础上,以诉讼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适当分离为方向、检察官为主体、完善内部机构设置,以期对未来的检察职能优化配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李传日  李桃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3):53-57,86
目的验证长寿命高可靠整机产品的可靠性。方法基于RPN数据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得到子系统在各故障模式下的失效率,接着针对导致各故障模式发生的多种应力,研究温度循环、温度驻留、湿度、振动应力下的加速因子,推导出整机加速因子计算公式,并以某典型电子产品加速试验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整机加速因子为322.5,比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4.78×105更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基于可靠性分配的整机加速因子计算方法为整机可靠性验证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径流过程中磷素流失的影响,选取重庆忠县石盘丘小流域内传统农业模式集水区(CG)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后的集水区(EG)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个集水区出口采样,监测降雨事件中径流过程和不同形态磷素,分析土地利用配置对磷流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监测的10场降雨径流过程中,EG的ρ[总磷(TP)]均低于CG,两者范围分别为0.09~0.75 mg·L-1和0.13~2.82mg·L-1;相对于CG, EG显著降低了TP浓度峰值.(2) EG的TP、可溶性磷(TDP)、无机态磷(DIP)和颗粒态磷(PP)在降雨径流过程中的浓度平均值EMC均较CG低,且EG与CG在TP、 TDP和DIP的EMC上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降雨径流过程中两个集水区磷流失的主要形式均为TDP,但EG的TDP/TP平均值更大.(3) EG比CG的TP、 TDP、 DIP和PP的输出负荷降低45%、 43%、 57%和47%,EG和CG各形态磷素输出负荷均与径流总量极显著相关(P<0.01), CG各形态磷与径流总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目前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已经发生结构性改变,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监管核心的行政资源分配格局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下的行政监管效能最大化的要求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通过划分安全行政监管的6大环节(隐患检查、宣传教育培训、事故调查处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其他),构建了行政监管效能量化的简易计算公式,并通过比较确定了各监管环节行政资源分配的最优方案,以为政府安全监管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事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后,对配置方案进行后效和谐性评价以确定配置模型及配置方案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进人水和谐的有效途径之一。影响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的因素繁多,评价方法也较多,但各类方法在评价过程的模糊性、指标权重的模糊性及评价精度方面均有不足。论文将区间数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用区间数表示各指标表征值及专家的评价意见,对榆林市榆阳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后效和谐性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区间数特征根法求出各个指标层因素的区间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水资源优化配置后,榆阳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和谐性整体提升,且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和谐性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区间层次分析法体现了评价过程的模糊性、权重的模糊性与评价精度,使评价结果具有柔性化特征,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